連姆尼森的營救系列開始于《飓風營救》三部曲,随後 《空中營救》《通勤營救》《冰路營救》《黑金營救》如約而至。如果從影片故事的創意上來說,《飓風營救》絕對是巅峰之作,後續所有連姆尼森的同題材營救電影也都是重複《飓風營救》的模式。但是後續制作逐漸淪為簡單乏味的敷衍之作,就跟流水線一般。而且此類電影明的分為動作類電影,但細看下來,随着大叔年近古稀,動作場面是越來越少,不少觀衆都說:都古稀之年了,就不能換個人去營救嗎?對了,隔壁還有一個傑拉德巴特勒的陷落系列,這兩個大神,一個是不停陷落,一個不停營救,遙相呼應,也算是影壇奇葩兩朵。
最初接觸連姆尼森是他經典的1994年《辛德勒的名單》,那個白色恐怖的戰争年代的英雄使他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的提名。誰成想2008年的《飓風營救》全球爆紅,連姆尼森也就從此被迫踏上了營救之旅。有人調侃,這位大叔不是在救人,就是在趕往救人的路上。其實後來幾部電影都是打着營救的幌子,蹭着飓風的流量。就像本片《記憶》或者稱之為《記憶營救》。由于有 莫妮卡·貝魯奇和蓋·皮爾斯的加盟,本片也多少引人注目,也的确超過此前幾部大叔的電影。根據比利時電影《De zaak Alzheimer冷面赤心》(2003)改編。無獨有偶的是,22年前,蓋·皮爾斯(GuyPearce)主演了一部名為《Memento記憶碎片》(2000)的關于短期記憶的電影。 連姆尼森在本片中和Guy Pearce在Memento(2000)中都寫了自己的提醒,以彌補記憶的損失。這或許就是邀請蓋·皮爾斯加盟的原因。
作為一個職業殺手為什麼他放過了13歲的女孩子?為什麼那麼痛恨傷害小孩子的人?我猜想是因為他們兄弟可能在童年時代收到了父親的傷害,包括性傷害,所以警察認為是亞曆克斯劉易斯(Liam Neeson連姆尼森)放火燒死了自己的親爸爸。彼時連姆尼森正處于老年癡呆症的早期階段,他的兄弟已經患有老年癡呆症,這種痛苦與掙紮,連姆尼森刻畫得入木三分,仿佛大屏幕上真的有一位老年癡呆患者活躍之上。
劇情希望大家獨自欣賞吧,
不過地球之花莫妮卡貝魯奇狠狠地砸碎了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句話。
裡面最後有一個情節:
莫妮卡貝魯奇的一千萬傭金使得醫生鬼使神差要給被捕的連姆尼森直接注射毒藥死亡,他突然睜開了眼睛:沒有酒精棉簽嗎?
原來他在等這個機會逃脫。他記不住作為呈堂公證的優盤放在哪裡,卻有殺手突如其來的敏銳之力。
邏輯上還是稍欠火候。
雖然字幕翻譯也真是爛,但是還可以看得懂。
什麼是正義?
在他們那樣的國家裡你和誰談正義?局限性太強。個人複仇在美國驚悚片中屢見不鮮,沒有人比連姆尼森做得更好了。影片中充滿了對連姆尼森的同情,雖然作為職業殺手他濫殺無辜應該遭到社會的唾棄,但是因為他對販賣人口的抵制,導緻他搖身一變為道德榜樣,并且使得他和蓋·皮爾斯飾演的警探惺惺惜惺惺,變成了一個戰壕的戰友。
不容忽視的是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在情節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随着年齡的增大,人類壽命也越來越長。需要提防老年癡呆症患者增加刻不容緩。
“他的思想正在衰退。他的良心是清白的,”記憶海報說。
本以為大叔就此打住,卻發現明年還有一部《急速營救》等待上映,期待着營救之神再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