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一直是雲裡霧裡,想着這部劇究竟要說一個什麼故事?連刷兩遍之後我試圖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性轉版的兩性關系故事。
故事其實是一個老套的故事:戀愛,結婚,生子,一個人在事業上的發展優于另一個,開始出現三觀上的分歧,這種分歧也非常老套,就是物語和愛欲的分歧。這樣的一個老套的故事是不值得說的,因為已經太多太多了,這個故事的亮點在于性别調轉。
男主Fleichman性格溫和,事業上不太push自己,單純,友好,想要穩定的關系,想要被愛,想要安撫,需要情緒價值,而且非常擅長表達需求,對同事也可以說出自己的煩惱,有不開心就打電話給閨蜜、朋友。
女主Rachel性格慢熱,缺愛,焦慮,沒有安全感,所以她的行為動機都是追求更多的安定,在她看來,在物質條件上更多的滿足家人是提供安全感,是搭建她的家庭,她不擅長親密關系,不擅長示弱,她去互助小組隻會哭,面對安慰首先反應是拒絕,不喜歡被人看到自己脆弱。但是一旦是在工作中,她表現出很優秀的品質,獨到的眼光,果斷的決策力,非常負責,用心,能吃苦,那個狀态是她的價值感體現,也是她最快樂自信的一面。
這樣一對組合,如果性别調轉了,這個故事會變成怎麼樣?老公打拼,老婆主内,然後互相聽不懂對方,不理解對方,老婆不體諒老公工作很辛苦,老公也不能體諒老婆需要人陪。但是這樣的關系依然可能會一起過日子,一種同床異夢但相對穩定的狀态。可是在這個故事裡,偏偏是調轉了性别,我姑且稱它為女身男腦,男身女腦的配置。
為什麼說姑且?因為“腦子”本身是不分男女的,是社會規訓使得我們對性别有不同的期待。好比說,社會鼓勵了男人成為情緒更穩定,更隐忍的性格,鼓勵了男人多練習成為職場上成功的人,那麼他們自然也更多地表現出這樣的特性,最後使得這樣的特性帶有了男性色彩,所謂“男腦”。反之,社會也鼓勵女人去求助,表達情緒,于是,總是女人會更容易說出,我好難過,我想要抱抱,我想要休息,我想要愛,所謂“女腦”。
因此這個劇的觀影也讓我感到,隻要受到一樣的規訓,就會習得一樣的屬性或說技能,觀察身邊的世界,這樣的性别屬性已經越來越去性别化,獨生子女的一代,在職場中的男女,我們都一樣接受了情緒穩定、理性以及其他有利于社會發展的規訓,所以這些特性已經不分男女了。
再說回這個故事,這樣配置,引發了不同的結局。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與社會期望格格不入的,具體表現為,Fleischman沒有異性緣,年輕時一炮難求,職場上發展受阻,跟Libby的老公一起的時候,人家不願意跟他social,也是一種膈應的表現。Rachel雖然已經那麼優秀,但是大家依然不會因為她養家了就覺得她是一個好媽媽,她老公因為她的成功感到憋屈而不是自豪,她跟其他的全職媽媽在一起,總有一種微妙的被排擠感。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對于特定性别有具體的期待,如果不滿足,其他方面再優秀,也難以得到認可。這最後也導緻了Rachel的精神崩潰,努力搭建的comfort zone都破碎了,她的努力都付之東流,她陷入了自我懷疑。
這種困境在他們的一兒一女中也映射了,想要自然而然地成為自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在Libby的婚姻關系中,有一個看似完美的老公,但是Libby在一種每天重複,沒有盼頭的日子裡感受到窒息和壓抑,她老公以及其他的圍觀人員都覺得她應該要滿意,因為她老公挑不出來毛病,你還要怎麼樣呢?
Fleischman與Rachel在一起的時候,一定是相互滿足了需求了,分開的時候,也一定是需求不再滿足了。
Libby的老公那麼好,但是不妨礙Libby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是她自己的課題。
我們在不斷變化的需求中偶遇,相愛,分離,而且我們對此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