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系列的拍攝背景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導演王家衛計劃拍攝一部以葉問和詠春為主題的電影。然而,由于王家衛拍攝電影進度較慢,這個項目被制片人黃百鳴捷足先登,拍攝成了《葉問》系列電影。在拍攝過程中,為了展現出詠春拳的真實效果,導演邀請了詠春大師梁紹鴻擔任武術指導,并采用了真實的武術動作和技巧。此外,電影中的場景和服裝也都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觀衆呈現出一幅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畫卷。

而《一代宗師》的拍攝背景則與武術大師宮寶森和其女兒宮二的故事有關。導演王家衛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深入研究和挖掘了武術文化,并将它融入到電影的劇情和表現中。電影中的武打場面采用了真實武術家的表演,并運用了細膩的鏡頭語言和燈光效果,将武術的美感和力量展現得淋漓盡緻。此外,電影還通過展現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掙紮,深入探讨了武學精神、傳承和人生意義等主題。

《一代宗師》的拍攝背景主要集中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以廣東、福建、北京等地為主要取景地,同時也在海外的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拍攝。這個時期的背景設定在動蕩的民國時期,社會動亂不安,武術文化也處于衰落階段。

《葉問》系列和《一代宗師》的拍攝背景都與武術和傳統文化有關,但它們在表現手法和主題上有所不同。《葉問》系列更注重傳統武俠風格的展現,強調詠春拳的傳承和熱血的武林故事;而《一代宗師》則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現,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來深入探讨武學精神、傳承和人生意義等主題。

從視聽角度就能直觀感覺到兩個作品的差異化賽道。

首先,我們來看《葉問》系列。它的鏡頭語言比較傳統,強調動作場面和武術表演。導演在展現葉問的武藝時,多采用近景和特寫鏡頭,突出葉問的拳法和身形,讓觀衆感受到他淩厲和迅速的打鬥風格。此外,導演還通過快鏡頭和慢鏡頭的交替使用,展現出葉問在打鬥時的速度和力量。例如,在葉問與敵手的對決中,導演運用快鏡頭來展現出葉問的拳法如閃電般迅速,而慢鏡頭則用來展現出敵手的動作被葉問輕松破解,這種鏡頭語言的運用突顯了葉問的高超武藝。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代宗師》。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更為複雜和細緻。導演通過運用大量的近景、特寫和升格鏡頭,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狀态表現得淋漓盡緻。特别是在武打場面的表現上,導演運用慢鏡頭來展現出武打動作的優雅和美感,同時也突出了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掙紮。例如,在宮二與馬三的對決中,導演運用慢鏡頭來展現出每一招的威力、速度和精度,同時也通過背景元素的展現,營造出緊張、嚴肅的氛圍。這種鏡頭語言的運用不僅展現了武打場面的精彩,也深入地表現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兩個版本的葉問都具有非凡的武術技藝和堅定的意志。無論是在《葉問》系列還是《一代宗師》中,甄子丹和梁朝偉飾演的葉問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武術技巧和面對困難時堅定的信念。但由于導演想要進行的内核表達各不相同,可以看出兩部片子所側重的刻畫方向不同。

兩個版本的葉問都尊重傳統,熱衷于傳承和發揚武術文化。無論是甄子丹還是梁朝偉飾演的葉問,都表現出對傳統武術的熱愛和尊重,并緻力于将其傳承給下一代。甄子丹版本的葉問更加注重突出其熱血、正義的形象,而梁朝偉版本的葉問則更注重表現其沉穩、内斂的性格。這種差異也體現在兩部電影的氛圍和風格上,《葉問》系列通過家國情懷和民族情感的渲染給觀衆帶來一種熱血沸騰的感受,而《一代宗師》則更注重細節和人物内心的刻畫,着重展現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活動。并且甄版葉問的自持屬于葉問這個角色的高光,而梁版葉問的保守則更是為了反襯出與武林、與世俗、與傳統格格不入的宮二所具備的閃光點。

兩個版本的葉問在面對外敵的态度上也存在差異。在《葉問》系列(按劇情來講應該正是葉問第一部裡)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代表了廣大遭受侵略者迫害,忍受淪陷屈辱的中國人民,他以中國武術對抗日本武官,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精神的同時也象征着中華民族的反抗精神。而在《一代宗師》中,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則更注重個人命運的掙紮和内心世界的表現,面對民族危亡的大局,他雖然也有所作為,但電影叙事的角度還是主要放在動蕩的亂局下,葉問在武林中的沉浮,與其他中國人所代表的武林門派的恩怨情仇,并未像甄子丹版本那樣表現得非常突出,日本侵略這樣重大的幹預因素在劇情中的地位隻是讓葉問生活變得窘迫,磨練其品性的工具,轉瞬即逝。

如果說《葉問》是在講“強者向内尋求力量”的振臂一呼,那麼《一代宗師》就是“原來最難越過的,是生活”的細膩思考和“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執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