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paration》和中國的《地久天長》一樣都在柏林電影節同時獲得了影帝影後,同樣都是家庭片,都在頒獎禮大獲全勝,很遺憾到了2021年才看到這一部優秀的伊朗電影。

電影的英文叫《A Seperation》,中文譯為《一次别離》,起初我認為不好,不恰當,太輕了,用“一次别離”來表達整個伊朗的社會面貌和人文環境,難免讓人覺得承載不了,可轉念一想,這個名字起的很好,以小見大卻也突出了其中的厚重感。

這樣一部伊朗的現實主義電影,圍繞一件矛盾沖突展現了伊朗資本主義與宗教信仰,中産階級與窮人之間的矛盾。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

關于一次别離我看到的:

一、父愛與母愛的别離:

現代婚姻的不幸和不美滿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孩子變成了大人們離婚的犧牲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愛來陪伴他們長大成人,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二、上層階級和平民百姓的别離:

電影中外婆和特梅在法庭外複習曆史知識時說過,“在薩珊王朝時期,人們分為兩個階層,上層特權階層和平民百姓”,外婆特意強調了“平民百姓”。在伊朗,社會等級是一直存在的,正如片中的這兩個家庭,代表資産階級的納德與西敏一家,代表普通百姓的女傭瑞茲一家。在法庭的戲份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到有錢人掌握着話語權和法官的好感,法官在發言權上偏袒資産階級,就連被請去作證的女教師都幫着納德一家,即使她是在說謊。

電影中諷刺是,越是受過教育的人越容易說謊,反而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社會底層老百姓更加真誠,而法庭顯然更相信受過教育的人的素質。道德和法律,誠實與謊言猶如風中飛絮般搖擺,這也是這部事故性影片的重點,究竟是誰在說謊?真相到底是什麼?

三:信仰與現實的别離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一個特殊的存在。伊斯蘭教在伊朗是至高無上且不容置疑的,即便是法律,也比不過一本《古蘭經》。

過去的伊朗,宗教信仰制約着人們的行為,人們恪守自己的信仰,有自己内心的道德标準和做事準則,把宗教當成是衡量自己人品的标尺。正如電影中展示的,女傭瑞茨做很多事情,都會考慮是否在宗教信仰允許範圍之内。納德的父親尿褲子的時候,瑞茨先打電話去咨詢,如果給他父親換褲子會不會觸碰信仰受到懲罰;在她誣陷納德,即将獲得大額補償時,卻又時時備受内心的譴責與折磨,害怕因為自己撒謊遭到報應,幾經糾結之後還是選擇了說出事實真相。她守住了自己的信仰,卻又因為堅守信仰而導緻現實中自己的家庭支離破碎,陷入困境。

女傭瑞茨一直用宗教信仰作為标準行事,她是伊朗宗教文明的象征。而另一方的納德,接受了現代文化教育,思想開放,是精英階層的代表。他思維敏捷,理性善辯,為了證明自己的無辜據理力争,甚至謊稱自己不知道瑞茨懷孕,他并不相信深深烙印在瑞茨内心的那一套宗教信仰。法庭作為現代文明的審判機構,審判更多的也是依據證據而不是道德。似乎在當下伊朗社會,一個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相信宗教信仰,他們内心深信的是事實、證據、金錢、資源,這是他們的處世準則。兩者不同的價值觀和做事準則,代表着伊朗社會宗教信仰和現代文明的别離,折射出信仰與文明的沖突,這也使得伊朗民衆陷入更大的迷茫和困境:當《古蘭經》的教義與現實生活出現分歧時,是選擇接受現實并默默承受着内心的譴責?還是堅守信仰卻看着現實生活在眼前逐漸失控?是該堅守心中的宗教信仰和道德,還是徹底舍棄信仰,全力擁抱現代文明和法律?宗教信仰不能救贖現實生活,而法律就能達成真正的公平公正?

而這些,似乎沒有人能給伊朗人明确的答案。宗教信仰與現代文明交織在一起,彼此嵌入,構成了對伊朗民衆的雙重思想影響和滲透,也讓民衆内心充滿困惑和迷茫。伊朗的宗教信仰和文明建設,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如何才能在對立、割裂中實現相對折中和統一,是伊朗社會需要不斷探索才能穿越的迷霧和困境。

而電影裡兩個孩子都是純潔的象征,特梅與瑞茨小女兒從友好到最後略帶敵視的目光接觸擊中了我的心,兩個孩子自始至終都在用自己的視角觀察着大人的世界,觀察着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看着種種沖突,甚至無辜陷入灰暗的矛盾。階級矛盾、階層固化沒有化解,社會的分隔也在兩個孩子的心中紮下了根。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特梅一代又該何去何從?我十分好奇電影的最後女兒特梅在律師面前會說出什麼,真相?納德可能入獄,家庭注定破碎,患病父親誰來照顧?瑞茨有罪?法律的評判無疑又是這個悲慘家庭的一道枷鎖,小女兒跟着失業的父親?血淋淋的現實,無窮無盡的問題。在走廊裡焦慮的夫妻,在伊朗水深火熱的人們,在熒幕面前焦急的我們都在等待解決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