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京劇票友漂洋過海奔京城學唱戲、中國男老生演員轉行失敗回梨園找飯轍、結果女票友成了女票的故事hhh總體是個十分隽永的片子,不時點着中日關系、民族情感、戲曲發展、時代變遷等世紀之交的時髦話題,也比較巧妙地選了《四郎探母》這出本就意有所指的戲,遼宋戰争中的國仇家恨、楊家将故事裡的忠孝節義以及木易與鐵鏡、四郎與四夫人等等……這些曆史上或戲曲裡的故事與人物似乎都在片子裡中日雙方兩個不同的家庭之間得到了相應地體現,雖然片中具體的矛盾設計過于戲劇化且表達得稍顯突然,但用這種方式來聊近代以來的中日關系史卻頗具幾分意趣,不俗套不做作,總體氛圍還充滿了京劇獨有的那種朦胧的美感,尤其是最後一幕中日兩方的後人在長安大戲院合唱《四郎探母》、老伶工乘雪離去以示内心最終之和解的場景,不可謂不妙!導演編劇着實是懂戲!另外雖然片子在表現唱念做打等京劇的專業技術時屢屢漏怯,但考慮到大部分都是演員自己來的、而非另尋專業京劇演員代替的,所以大體上能表現出一個不錯的票友水平便當知足了!而其中白二爺更是把那演了一輩子旦角兒的老伶工到老了舉手投足都還是旦角兒範兒的勁頭拿捏屬實是的恰到好處,靳東也是相當令人驚喜,扮相好、身上利索、嗓子挂味兒,還有日本女演員,可想而知也是很不容易了!
一部戲味兒很足的文藝片!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向抗戰史上的少年戰士們緻敬!
4.5——一部小成本、大寫意式的兒童戰争片,而無論故事視角還是拍攝手法,在抗戰類影視作品中都堪稱獨一份的神作!以“萬裡長城”為舞台,以一幫“軍隊的孩子”為主角,以“沿着長城向西……”的“不明”任務指令為引子,劇情如此沿着這條“戰争子 ...
一百多年前的默片佳作!
4.5——首次看默片,一時為其聲畫交融的和諧程度所折服,那是一種别樣的藝術魅力,故事交由畫面及文字共同講述,情緒交由表演與配樂一起表達,這兩對搭子在互動中交替進行,真正把光與影、形與聲融合為一,以舒緩的節奏連接各個重要情節直至高潮到 ...
開心麻花還是有一些搞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基因的
4.5——不曾想開心麻花時隔多年,又弄出了這麼個不錯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首先搞笑方面不須細說,雖然論起來沈馬組合的效果已然不複當年,但整體上本片的包袱抖的還是挺有水平的。其次關于影片的整體叙事,需要明确的是,因為題材、設定及喜劇屬性 ...
沒那麼多所謂的“夢”
無所謂荒誕與魔幻,也沒那麼多所謂的“夢”,有些農村生活經曆的人便很好理解這些,片子對于改開以來中國農村生活群像的展現就是很直接、也很真實的,以及對于農村人進城後窘狀的刻畫同樣很到位,而此外一些虛虛實實的情節設計不過是因為在叙事中越來 ...
一部戲劇化的犯罪劇情片
4.5——雖說這個“除三害”的戲核是始于男主親人的以身設謊,彷如古代勸導周處的老者所做的那般,但看完片子竊以為故事中的這位仁兄還是真有些天命在身的hhh(至少在其拜了關老爺之後是這樣),其殺人也罷、逃路也罷、“患病”也罷、自首也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