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1星。超出預期的好,少見的東南亞電影。講述的是馬來西亞的身份認同問題。
這樣的戲中戲,想起魯迅小說的“看/被看”模式,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構成了“看/被看”的二元對立,在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後,還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從而造成反諷的距離。電影亦是同理,尋找“自己是誰”的對象是多重的:既是戲中戲裡的失憶者,更是戲中拍電影的導演、小滿、小滿的前夫,以至馬來西亞人本身。
(年輕的時候,電影就是一切,現在,一切都是電影;孩子之于母親,不是最偉大的作品,母親之于孩子,是管道,是3d打印機;在吉隆坡上學看了電影;和同一個類型戀愛或和各種人戀愛;靈魂是束縛身體的牢籠;學功夫是為了尋找自己,感到疼痛的是自己,會躲閃的是自己;戲中戲是失憶後尋找自己,不談姓名、職業、各種關系,自己究竟是誰,不由聯想到馬來西亞人身份認同,是中國人嗎?不知道,是泰國人嗎,不知道,是緬甸人嗎?不知道,是馬來西亞人嗎?
(對馬來西亞的了解來自幾年前認識的一個馬來西亞筆友,所以難得的東南亞電影還是要看下的,大熱天的一個人出門來電影院看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