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水浒傳》真是精品嗎

  口徐德明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播出前後形成了強大的宣傳陣勢, 炒得很熱, 呼聲很高。推出電視劇的預告, 《相聚水浒城》的晚會, 報刊上劇情、人物的介紹, 花絮、側記的渲染, 以及群衆評說, 專家拍闆, 真是沸沸揚揚, 熱鬧非凡。溢美之詞不絕于耳: 《水浒傳》的播出取得了“ 轟動效應” ,“ 最高收視率達4 % , 這是近幾年來絕無僅有的” ; “ 這部戲的攝制應說是實施電視劇精品工程的一次成功實踐” , 是“ 一流的編劇、導演” ,“ 一流的主創班子’ , “ 完成了一流的制作” ; ‘《水浒傳》為古典作品的改編提供了範例, 除個别細節以外, 基本上無可挑剔” , “ 在四部古典名著電視劇中, 《水浒傳》達到了高峰” , 等等。1 雖說也有人多少指出一些不足, 但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

  然而, 看完連續劇後, 筆者卻認為, 人們的評價與連續劇的實際很不相符。坦率的說,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很使人失望。雖然有人說它“ 基本上無可挑剔” , 筆者卻覺得問題不少。要是一一點評, 意見不下百十條。現擇其要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内容取舍不甚恰當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本應吸取人們研究名著的成果, 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從内容上來講,應盡量選用能表現農民英雄鬥争業績的故事,舍棄或壓縮那些遊離于主題之外的内容。遺憾的是, 編導的做法恰恰相反。我們看到的連續劇, 關于起義發生、發展的過程, 很多内容都被砍掉了: 少華山、桃花山、二龍山等多處起義的故事被全部删去, 這就無法展示起義由零散的複仇火星發展為燎原大火的鬥争過程; 宋江避難清風寨, 發配到江州, 其間發生許多故事, 帶出許多人物, 可是, 連續劇裡寫得很簡略, 幾回故事壓成一集, 許多情節一帶而過, 又未作必要的交待, 緻使未讀過原著的觀衆找不到頭緒, 就是看過原著的觀衆有時也感到茫然。

  有的人物突然冒出來, 觀衆還不知是啥回事。例如, 作為五虎将的秦明, 很有個性, 原著中故事也多, 可連續劇裡什麼也不交代, 到攻打祝家莊時, 宋江卻突然命令他出戰, 真好象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但是, 有些僅為陪襯的人物, 特别是女性,戲卻拉得很長, 前後穿插, 反複露臉, 似乎成了主要人物。閻婆惜、潘金蓮、潘巧雲、賈氏, 哪個不是如此? 特别是潘金蓮, 從《景陽岡》露面到《獅子樓》結束, 前後拖了五集。一部43 集的連續劇, 潘金蓮的戲竟花了這麼多集, 究竟該占多大比例? 所以, 有人說,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給觀衆留下了這樣的印象: “ 凡是女性出場的地方, 都要小題大作。’,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水浒傳》中, 梁山好漢108 人, 雖然說個個英雄, 但不能說沒有主次之分, 輕重之别。在連續劇裡, 很多重要人物都被略掉了。五虎将中,除了林沖以外, 僅僅寫了一下呼延灼; 秦明沒有什麼戲, 關勝隻在受封時露了個睑, 董平則隻見于陣亡名單之中。可是, 有些次要人物, 像沒面目焦挺, 原著中并沒多少故事, 可在連續劇裡卻占有席位, 還要打上字幕。

  而矮腳虎王英, 在梁山好漢中位次不高, 是一個次要人物, 可因其“ 好色” , 在連續劇裡, 他的鏡頭就很多。這種主次不分、輕重倒置的例子還很多。因此, 我們不能不說,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在内容的取舍上不甚恰當。



  二、人物塑造不很成功

  《水浒傳》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很成功的。前人曾有所謂10 8 人, 個個面目不同的說法, 這話當然有些言過其實。不過, 全書中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至少也有一二十個。中國老百姓閉上眼睛都能說出自己心裡的林沖、武松、魯智深、黑旋風. .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的編導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下了功夫的, 總導演張紹林說:“ 在改編中, 我們避免過去名著改編缺乏創造性的照本宣科和不尊重原著的狗尾續貂, 在忠于原著思想實質、主要人物性格和命運結局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使宋江等主要人物更為清晰、豐滿。’,. 看了電視連續劇, 筆者卻認為, 恐怕有些事與願違, 人物形象很多走了樣, 使人很不滿意, 确有“ 狗尾續貂”之嫌。

  先說魯智深。魯智深是《水浒傳》中英雄人物的傑出代表, 他嫉惡如仇, 見義勇為, 直爽粗犷, 英勇豪邁,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梁山好漢中, 天不怕地不怕, 做事不考慮後果的, 第一個是李逵, 第二個就數魯智深了。從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一連串故事來看, 魯智深性格最突出的特點是“ 粗豪” 。

  可是, 連續劇中的魯智深, 卻缺乏應有的豪氣, 遇事焦頭爛額, 憂心忡忡, 甚至有些傻頭傻腦。據介紹, “ 總導演張紹林在概括魯智深的性格特征時用了兩個字: 憨直。’, . 難怪劇中的魯智深那麼聽話, 智真長老僅用幾句話, 就使他改邪歸正, 認真參禅打坐, 還說什麼: “ 坐不好禅長老說我嘛。一心換一心, 他待我好, 我也得對得起他。”婆婆媽媽, 一副女兒相。隻是後來火工們有意陷害, 千方百計誘騙他去喝酒, 才使他上當, 酒醉亂性, 大鬧五台山。可能編導認為, 這樣改, 魯智深的形象才完美。殊不知, 這哪裡是魯智深? 魯智深的性格中雖然有許多令人崇敬的優點, 但絕不完美。好酒任性, 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弱點, 也正因為如此, 才有大鬧五台山等故事的發生。要為他“ 隐惡揚善” , 人物就不真實了。

  還要提及一點, 原著中魯達打死鎮關西時,腦子裡确實閃過要吃官司的念頭, 但他極為鎮靜, 以攻為守, 指着鄭屠屍道: “ 你詐死, 灑家和你慢慢理會。” 于是, “ 一頭罵, 一頭大踏步去了。” 這本是經典細節, 不應輕易改變。有位大師說: 故事易編, 細節難尋。

  可連續劇裡卻改為圍觀者一擁而上, 魯達驚慌夫措, 逃離現場。哪裡有一點英雄氣概? 這麼一改, 真使人覺得是将一杯回味無窮的龍井茶變成了白開水。

  次說李逵。李逵是《水浒傳》裡一出場就緊緊地吸引着讀者的人物, 他個性突出, 形象鮮明, 人物豐滿; 他的故事特多, 哪裡有熱鬧哪裡有他, 不但沖鋒陷陣、攻城奪池離不開他, 就是戴宗請公孫勝, 吳用賺玉麒麟, 燕青撲擎天柱,哪一件沒有他? 李逛出身貧苦, 受壓迫最深, 反抗也最強烈。他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是敢于藐視封建王法“ 尊嚴”的頂天立地的起義英雄。

  他雖沒文化, 但對那黑暗腐敗的社會, 認識相當深刻。高廉舅子殷天錫要搶占柴進叔叔的花園, 将其叔打傷。柴進認為他家也是龍子龍孫, 有誓書鐵券在手, 可以憑條例打官司。李逵卻一針見血地說: “ 條例, 條例, 若還依得, 天下不亂了! 我隻是前打後商量。”因此, 他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從不考慮後果, 甚至不分是非善惡。這怎麼能怪他呢? 社會太黑暗太腐敗, 不痛快淋淋的斬殺,無法除胸中的惡氣啊! 連羅真人都說: “ 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衆生作業太重, 故罰他下來殺戮。”要鏟除惡勢力, 矯枉就難免過正。

然而, 我們知道, 雖然李逵殺起性來,排頭砍去, 不分青黃皂白, 但其實他心中自有善惡标準。戴宗也說: “ 在江州牢, 但吃醉了時, 卻不奈何罪人, 隻要打一般強的牢子。” 你說是啥道理? 李鬼冒他的名搶劫, 被他拿住, 本要砍了,但被李鬼有九十老母需要贍養的謊言所騙, 不但放了李鬼, 還給了銀兩, 這能說他隻會殺人嗎? 最典型的是當聽說宋江搶了劉太公的女兒以後, 他便砍倒杏黃旗, 提着闆斧要殺宋江。本來, 宋江是李逵心中的偶象, 李逵最崇拜的就是宋江。為了宋江, 出生入死, 他在所不惜; 可一旦聽說宋江幹了壞事, 他就翻臉不認。究其實, 在李逵的心目中, 宋江是正義的代表, 真理的化身。因此, 一旦這個形象受到損害, 他就什麼也不管了。這能說李逵沒有是非善惡标準嗎? 當然, 李逵的是非善惡标準又自有其表現特點, 就是說, 是“ 李逵式” 的。李逵的形象很感人, 雖然書中說他殺人不眨眼, 可讀者卻非常喜歡他。

  連續劇由于要“ 大膽創新” , 李逵的形象了很大改變。嫉惡如仇, 反抗到底的精神削弱了, 滑稽可笑的“ 人情味” 加濃了。居然撮合了王英和扈三娘的好事, 婆婆媽媽地求燕青給他讨赦書, 要和小孩玩打樁遊戲, 對龐秋霞癡癡呆呆差點喪命, 端起皇上賜的毒酒主動喝下. . 少了幾分粗豪, 多了些許妩媚。

  可這哪裡是《水浒傳》中的黑旋風啊? 專家評論連續劇說: “ 在人物形象上, 李逵特别好’,. 。又有人說: “ 導演對小說中的李逵形象進行再創造, 去掉一些如魯莽嗜殺的缺點( 如打祝家莊時, 扈家莊已投降, 然而‘李逵正殺得手順, 直搶入扈家莊裡, 把息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 不留一下。夕電視劇中的李逵卻作了王英和鹿三娘的媒人。) 在他的魯莽之中加人不少機智和可愛。使李建的形象得到升華, 從可笑可畏的綠林好漢變成了一位可愛可敬的農民英雄, 使之更接近于民間傳說中的李逵形象。’, . 對以上說法, 筆者不敢苟同。當然, 避開一些嗜殺的情節是應該的, 但假如說加上一段撮合王英與啟三娘好事的滑稽情節, 就是“ 加入不少機智和可愛” , 李逢的形象就“ 得到升華” , 這就太誇張了。

其實, 連續劇所改編的情節, 很多不合事理。

  就以給王英和扈三娘撮合為例, 宋江作媒, 扈三娘尚且未同意, 怎麼殺了扈家一門老小的李逵來撮合, 扈三娘心理上竟能接受? 有些與人物的性格不相吻合, 如求燕青讨赦書一事, 原著中燕青教李逵負荊請罪, 李逵都說: “ 好卻好, 隻是有些惶恐。不如割了頭去幹淨。”李逵是甯砍腦殼不割耳朵的硬漢啊! 怎麼會軟纏硬磨要燕青去給他求情? 說穿了, 改編的情節, 多是些插科打渾的鬧劇, 生拉活扯的雜湊。要說形象, 原著中的李逵, 雖有莽撞急躁、不講策略等缺點, 卻是一位可愛可敬的農民英雄;而連續劇中的李逵, 有些地方近乎一個滑稽可笑的小醜。

  再以出場的細節來談談。原著中, 李逵一出, 直呼宋江名諱, 喝酒用大碗, 吃魚用手抓, 弄得戴宗很難堪, 認為“ 全沒些個體面” , 可這正是李逵啊! 宋江都說: “ 我倒敬他真實不假。” 不識尊卑, 不拘禮俗, 不顧小節, 不虛僞, 不掩飾, 這正是活脫脫的黑旋風! 這些細節, 多麼傳神, 多麼漂亮!而連續劇裡, 李逢卻是以敲詐囚犯宋江銀兩的情節出場的, 真使人為李逵叫屈。原著中, 敲詐宋江銀兩的是戴宗, 連續劇則移到李逵身上。這樣改, 極不合事理: 從敲詐者來講, 戴宗合理, 因他是獄官, 要犯人送“ 常例錢” , 作為封建社會的官吏, 這是司空見慣的; 而李逵不合理, 因他隻是個牢子, 沒有地位, 即使要詐騙銀兩, 也不可能像戴宗那麼拿大。從被詐者來講,宋江頂戴宗有緣故, 他有吳用書信在身, 想見戴宗, 隻是以此辦法來激他; 宋江頂李逵就沒道理了, 獄中上下, 人人他都送了銀兩, 為何偏偏不給李逵, 且還要頂撞他? 這樣改, 又損害了李逵的形象: 李逵最恨貪官污吏, 同情受壓迫的人民, 他當牢子, 吃醉了都“ 不奈何罪人” , 怎麼會敲詐犯人錢财? 這種“ 升華” , 實在是對李逵形象的最大損害!

再說宋江。宋江是《水浒傳》中的核心人物。作為起義的領袖, 人民群衆愛戴的“ 及時雨” , 天下英雄頂禮膜拜的“ 宋大哥” , 他是梁山起義事業興旺發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導緻起義失敗的關鍵人物。簡言之, 梁山事業,興也宋江, 敗也宋江。當然, 宋江招安的路線是曆史的必然, 英雄失敗的命運是曆史的悲劇。成功的描寫, 應該使人對他的業績崇敬, 對他的錯誤痛惜。

  但是, 作為藝術形象, 原著中的宋江, 寫得不是很好, 現實血肉少, 概念化成分多。除了冒險私放晁蓋一事外, 英雄們對他的崇拜多是側面烘托, 沒有多少正面描寫; 而對許多上梁山的好漢, 他不是讓位, 就是下拜, 有點像劉備, 虛情假意。總之, 原著未能以藝術形象很好地再現他作為農民領袖的才幹、氣質, 使之成為讀者喜愛的人物, 像李逵、武松、魯智深等英雄一樣。連續劇也未能彌補原著的不足, 使宋江形象真正清晰、豐滿、可信, 反而把他寫得不可思議, 言談舉止古怪做作.未能給人留下好的印象。特别是電視劇要突出宋江思想的局限, 強調他要招安,就給人極壞的印象。受封時的表現更使人讨厭:文武百官退朝, 衆英雄也已起身, 宋江卻還跪着, 頭着地, 屁股高高翹起。

  看到這鏡頭, 真使人想罵一頓。難怪一位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問學生:“ 看了電視劇《水浒傳》, 你們最恨哪個人物? ”“ 宋江! ” 同學們不假思索, 異口同聲地回答。但是, 宋江雖有錯誤, 畢竟是起義的領袖啊,連續劇不能讓觀衆喜愛熒屏上的宋江, 這能說達到目的了嗎? 連續劇對宋江興梁山事業的功績表現不夠, 敗梁山事業的錯誤寫得充分, 能說這分寸把握得好嗎?

  其他許多人物, 也有些走樣。連續劇裡的吳用, 表現嚴肅, 有時甚至木然, 一切都等宋江表态, 根本起不了軍師作用, 這哪是原著中潇灑自如, 指揮若定的“ 智多星” 形象? 高休是個不學無術之徒, 他的發迹, 是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的結果。但不管他官當多大, 層次畢竟隻那麼高。老演員魏宗萬飾演城府極深、老謀深算的司馬就倒很恰當, 而演高體這樣的無賴, 總覺不甚相宜。

三、許多情節不禁推敲

  原著中的故事情節, 大多符合情理, 符合人物性格, 禁得起細細推敲。連續劇中改編後的許多情節, 生拉活扯, 誇大做作, 甚至漏洞百出。我們随便舉幾個例子。

  公孫勝被綁

  在《火并王倫》一集中, 公孫勝被描寫成為莽莽撞撞找上門去論理的粗漢,結果被王倫手下捉住, 五花大綁地展示在衆英雄面前, 狼狽至極, 一個狠瑣小道人的形象, 哪有什麼“ 道貌堂堂, 威風凜凜”的影子?公孫勝是梁山上的副軍師, 謀略型的人物, 怎麼會莽撞上門? 如果是劉唐或三阮這樣作, 那倒還可能。且就道行而論, 不要說公孫勝有“ 鬼神不測之機,呼風喚雨之法” , 就憑拳腳功夫, 王倫之流也不是對手。書中雖未寫公孫勝上陣沖殺, 但從他到晁蓋莊上, 一動手就打倒十來個莊客來看, 那也不是王倫的手下随便抓得住的。既然王倫這等無能之輩都能把公孫勝抓住, 那梁山上副軍師的交椅他如何坐得上去?

  盧俊義下獄

  原著中, 宋江要請盧俊義上梁山. 吳用便設計智賺。他裝扮成算卦先生, 來到盧俊義宅上, 謊稱盧員外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災, 若要免除此難, 須到東南方千裡之外去躲避。實則是要誘盧俊義從梁山泊經過, 以便攔截上山。為斷歸路, 吳用以卦歌為名, 口授四句含有“ 盧俊義反” 的藏頭詩, 由盧親自題寫在牆壁上。後盧俊義果真帶着管家李固等出門, 路經梁山泊, 被衆英雄劫持上山, 連住數日, 受到盛情款待。這一切, 李固事事親見, 加上吳用指點, 回去告官, 有充足證據。這情情節, 符合事理, 使人信服。而連續劇裡卻改為: 吳用自題卦歌于壁,李固識破玄機, 便去告官。因此, 盧俊義還未出門, 就被官府捉拿下獄。編導這樣改, 删去i犷多情節, 倒是省事, 可不禁推敲。生活告訴人們, 就是一般地頭蛇, 你拿不到真憑實據, 尚且告他不翻, 所以, 老百姓都隻好忍氣吞聲, 任其胡作非為。而盧俊義乃一方富豪, 武功蓋世, 李固怎不拈量拈量, 輕易就敢告他? 官府僅憑算卦先生所題藏頭反詩, 就斷盧俊義謀反, 怎能向世人交代?原著中, 要定盧俊義謀反, 是有許多證據的,但官府都認為“ 雖有原告, 卻無實迹” , “ 難問真犯” , 隻是脊杖四十, 刺配沙門島。而連續劇裡,僅憑四句反詩, 就定盧俊義死罪, 豈不荒唐?

  潘巧雲偷情

  原著寫潘巧雲偷情的過程是這樣的: 先是海和尚來家給前夫王押司做功德,兩人眉來眼去勾搭, 并約定第二天去報恩寺給亡母還血盆忏舊願。結果, 支開衆人, 終于在海和尚卧室成奸。這些情節比較自然, 符合事理。而連續劇裡卻是這樣改的: 潘巧雲去報恩寺裡還願, 跟到裴如海的卧室, 兩個眉來眼去, 放浪調情。可當海和尚跪下求歡, 要動手時, 潘巧雲不但不從, 還打了他耳光。後來又暗示說: “ 你急什麼” , 要海和尚過幾天到她家裡給前夫作功德。海和尚心領神會, 如期而至, 終于在潘巧雲家裡勾搭成奸。這就怪了, 報恩寺裡, 清幽靜僻,又無雜人, 偷情可以毫無顧忌, 卻未成奸; 在潘巧雲家裡, 人多事雜, 且有石秀礙眼, 居然敢偷情。編導的思維為何這般奇特? 原著寫楊雄處置潘巧雲的過程是這樣的: 石秀将潘巧雲偷情的事告訴楊雄, 商量一道捉奸。可楊雄酒後失言, 走漏了消息。潘巧雲惡人先告狀, 離間了楊雄石秀兄弟。石秀乖覺, 知道上當, 假意出走, 捉奸殺了和尚與道人。案情一出, 楊雄便知乃石秀所為, 且知奸情是真。楊雄找到石秀, 商量辦法,将潘巧雲及丫環賺到翠屏山上, 由潘自己交代出奸情, 然後楊雄把她殺死。這些情節也合符事理。而連續劇把以上情節改得面目全非, 使人難以置信。且看翠屏山上的情節: 石秀将潘巧雲綁上翠屏山, 由楊雄親自審間。潘巧雲知道石秀殺了海和尚, 竟然要同石秀撕拼。在石秀和潘巧雲之間, 楊雄竟沒了主意, 一會兒要殺潘巧雲, 一會兒要殺石秀, 甚至說: “ 大嫂, 你若說沒有此事, 我就殺了他。” 簡直是個窩囊廢。直到潘巧雲自己坦白交代, 楊雄才大喝一聲, 将潘巧雲殺掉。楊雄是江湖豪傑, 又在場中混, 有豐富的生活經驗, 有敏銳的判斷能力, 哪能像連續劇所寫毫無主見? 試問: 如果潘巧雲死不認帳, 那楊雄将怎生處置? 這戲該怎麼演下去?

李師師私奔

  在梁山好漢中, 除了像王矮虎這樣極個别的以外, 大都是不近女色, 且鄙棄貪戀女色的男子漢。擔着幹系, 為梁山泊大事而入肩李師師家的天巧星浪子燕青, 更是“ 心如鐵石”的好男子。戴宗怕他到李師師家“ 心猿意馬,拴縛不定” 時, 他發誓說: “ 大丈夫處世, 若為酒色而忘其本, 此與禽獸何異! 燕青但有此心, 死于萬劍之下! ” 李師師多次向他調情, 都被他巧妙擋回。而到連續劇裡, 燕青居然同李師師産生了情愛, 最後, 李師師竟然扮成民女, 大膽地追上欲隐姓埋名、浪迹江湖的燕青, 與燕青私奔。又是一出英雄愛美人的喜劇。這些情節, 怎麼禁得起推敲? 且不說原著中燕青是頂天立地的好漢, 根本不喜女兒私情, 這祥改, 有損燕青的形象; 就是李師師要私奔, 又談何容易? 李師師過慣了名妓的生活, 如何耐得清貧同燕青去浪迹江湖? 《日出》中的陳白露, 戀人要帶她脫離苦海, 她都自認無法适應清苦生活。就算李師師對燕青産生了真情, 但她是說走就走得了的? 不要說李師師是皇上的愛妓, 就是一般名妓, 都是鴨母的搖錢樹, 監護極嚴, 既然花大筆銀兩贖身從良, 尚且艱難, 怎麼你要私奔就私奔了? 這隻要看一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賣油郎獨占花魁》便知道。 退一萬步講, 鸨母發善心讓你私奔,一個弱女子, 出門尚且艱難, 怎麼會追得上連宋江、盧俊義都不知去向的浪子呢?

連續劇裡禁不起推敲的地方還很多: 本來自幼相交, 深知林沖本事, 林沖大喝一聲, 便吓得路都走不動的陸謙, 居然拔出刀子, 拉開架勢, 同林沖相拼, 還說什麼: ‘來吧林沖, 殺不死我, 我還要殺你。”身戴刑枷卻大鬧飛雲浦, 獨自一人卻敢闖鴛鴦樓的武松, 在孫二娘家被一隊官兵追捕, 竟然呆頭呆腦, 最後由張青同他演一出滑稽戲才逃離現場. . 這些有誰相信? 梁山上的英雄, 是理想化的, 個個身懷絕技, 武功高強。更何況他們又是梁山的精英, 一般人怎會是他們的對手?

  連續劇裡胡編濫造, 不禁推敲的地方太多啊!

  四、情趣低下難副名著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使人特别難以接受的是情趣低下、庸俗低級鏡頭充斥熒屏: 潘金蓮要幾次露背洗澡; 武二郎雪天還裸露睡覺, 以至于潘金蓮有機會觸碰他結實的軀體; 公人竟敢伸手去摸孫二娘的胸部, 調戲說: “ 老闆娘身上的饅頭也吃得?’兩個解差, 居然被剝得精赤條條,扔進水槽; 孫二娘要出賣色相, 才能把官兵目光引開, 讓武松脫逃; 時遷盜甲, 竟然有閑心将壺中茶水倒進丫環被褥裡, 弄醒兩個丫環, 讓她們互相指責對方“ 尿炕” . . 有人說: “ 凡是有女性出場的地方, 都要小題大作。”筆者補充說: 而且都要演床上戲, 挨挨擦擦, 摟樓抱抱, 打情罵俏,俗不可耐, 能裸露盡量裸露, 能刺激盡量刺激。

  你看: 閻婆惜已得到休書, 完全可以毫不顧忌的投入張文遠懷抱, 卻還要纏住宋江, 說什麼“ 三郎别走, 讓我再陪你一夜, 婆惜定讓三郎快活” ;劉高妻第二次被王矮虎住後, 竟唠聲嗤氣, 摟住王矮虎脖子悄聲說: “ 不勞将軍, 奴家自己動手。” 說着便解開衣帶; 潘巧雲偷情敗露後, 恬不知恥, 公然對楊雄說: “ 我嫁你兩年, 還不如與我師兄睡那兩夜快活! ” 這究竟是些什麼東西啊?

  然而, 據說要這樣才算高揚人性, 才能吸引觀衆, 提高收視率。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當今, 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餘, 人們喜歡看看談情說愛的影視片, 輕輕松松, 這無可非議; 言情片走俏, 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但不能因此而不管什麼題材, 什麼主題的片子都要納入言情的範疇, 甚至拿一些色情的東西來冒充。當年, 曾出現過萬人空巷看《渴望》的轟動效應, 但《渴望》裡并沒有多少接吻擁抱的鏡頭, 更沒有什麼床上戲。我們的編導不應低估觀衆的欣賞水平。如果古典名著要靠情趣低下的鏡頭來吸引觀衆, 提高收視率, 那真是名著的恥辱, 也是編導的悲哀。

  五、結構松散文不對題

  從表現形式來看,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也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結構松散, 文不對題怕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茅盾先生說: “ 從全書看來, 《水浒》的結構不是有機的結構。我們可以把若幹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編為各自獨立的短篇或中篇而無割裂之感。但是, 從一個人物的故事看來, 《水浒》的結構是嚴的, 甚至也是有機的。’,. 應該說, 原著給連續劇的創作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是, 編導要創新, 要改變原來的結構, 要打亂原來的順序, 将一個故事拉得很長, 而把不同的故事交錯起來, 前後穿插, 顯得新穎, 卻讓觀衆常常難以找到頭緒。如王矮虎與扈三娘的婚事, 原著中在打下祝家莊後, 宋江便作主為他們辦了。連續劇卻改到《曾頭市》一集由李逵來撮合。

原著中打下祝家莊是第50 回, 攻打曾頭市是第60 回, 中間相隔10 回啊生由于這樣來編撰故事, 就使每集連續劇的内容都比較雜, 很難有一個中心。因此, 雖然每一集都有個題目, 卻常常是文不對題。舉例來說, 《鬧江州》一集, “ 鬧” 的内容不多, 占不到一半, 後面大量的情節卻是李逵回鄉去接母親上梁山之事; 《李逵背母》一集, 李逵同他母親的鏡頭也不多, 接下去主要又是楊雄、石秀、潘巧雲和裴如海的故事; 《曾頭市》一集更是大雜燴, 開頭是晁蓋在聚義廳擺慶功宴, 緊接着是武松、魯智深等上梁山, 接下去是李邃撮合王英和扈三娘的好事, 再下去是晁蓋下山打曾頭市, 然後是宋江攔截宿太尉, 最後是吳用智賺玉麒麟。這麼多内容, 怎麼能用“ 曾頭市” 三個字來命題呢?筆者歪想, 如果學生的作文這樣寫, 能夠及格嗎?

  六、改編名著必須忠實

  古典名著, 流傳久遠, 深入人心; 故事情節,人物形象, 基本定形。要将古典名著搬上熒屏,必須忠于原著, 盡量保持原貌。當然, 電視和小說不同, 它們有各自的特點, 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要求電視劇按照小說的内容一章一回的去拍, 顯然不可能。小說改編為電視, 有的要壓縮, 有的要擴充。但總起來說, 不能違背原著, 隻能是彌補原著的不足, 使之更加完善。

連續劇中, 随意改變原著的内容, 改得不禁推敲, 改得十分拙劣的地方很多, 前面已舉了不少例子, 這裡想談談改編的原則。改編名著, 不論是編導還是評論家, 都談到既要“ 忠于原著” , 又要“大膽創新” 這個原則, 可對照實際怎麼樣呢? 拿電視劇《水浒傳》同原著比較, 是否如此呢? 顯然, 連續劇不尊重原著的地方太多了, 特别是為了所謂“ 大膽創新” , 丢開原著, 去“ 新編” , 去“ 戲說” , 甚至胡編濫造, 實在很不妥當。通過影視作品, 将古典名著搬上熒屏, 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古典名著, 欣賞古典名著, 這是件大好事。但既然打着“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招牌, 那“ 保持原貌” 、“ 忠于原著” 應是第一位的, 而“ 大膽創新” 的口号則不宜提倡。否則, 隻要一打起“ 創新”的旗号, 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亂改, 那我們的古典名著就要被弄得面目全非了。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之所以出現這麼多間題,主要原因就是抛開原著, 随心所欲地亂改亂編。

  而時間久了, 這面目全非的連續劇會被人們認為就是原著, 或者認為, 原著就是這個樣子。那就會以假當真, 贻害無窮。因此, “ 忠于原著”和“ 大膽創新”二者如果可以得兼, 那當然再好不過; 如果不可得兼, 我們甯要忠于原著的“ 照本宣科” , 不要違背原著的“狗尾續貂” 。

附帶說一點, 人們都認為, 旋耐庵筆下的女性, 沒有一個是好的, 這是作者思想的局限。因此, 在改編時, 都想翻案或改寫, 并名之日“ 創新” 。殊不知, 這些人物均為故事情節而設, 你一改, 問題就複雜, 漏洞很多。筆者認為, 要改變對女性的錯誤看法, 可以寫評論文章進行分析, 幫助人們提高認識, 或另編故事, 重新創作, 而不要幹随意改變原著這種費力不讨好之事。

  七、殷切期待精益求精

  為了拍電視連續劇《水浒傳》, 劇組的編、導、演、職人員幾百上千人, 苦戰了三年零八個月, 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花費了不少的心血, 作出了很大的犧牲。飾演魯智深的演員, 緊急增肥4 6 斤, 這要折壽啊, 可為了事業, 不悔; 飾演黑旋風的演員, 睑上傷疤大小18 塊, 但還覺得“ 過瘾” ; 飾演潘金蓮的演員來自台灣, 學做勞動婦女, 天天去食堂揉饅頭. . 這一切, 都是為了對藝術的追求, 為了對人民的奉獻。他們的精神是崇高的, 他們的事迹是感人的。連續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許多成功的經驗, 如武打設計、武打表演、舞台美術、影像處理、氣氛營造等都很不錯, 報刊上已作了不少分析, 很多是應該肯定的。

  作為觀衆, 應該感謝《水浒傳》劇組的同志們為大家提供了可貴的精神食糧。但是, 筆者認為, 4 3 集的電視連續劇《水浒傳》确實還存在許多間題和不足, 談不上是精品、極品。

  很多文章都以收視率高來證明電視連續劇《水浒傳》拍得好。而筆者認為, 收視率的高低有比較複雜的社會原因。評價作品, 應從作品本身的實際去研究, 不能簡單地用收視率來代替具體分析, 更不能用收視率作為評價作品的唯一标準。中國社科院有位專家同我談到一個現象:地攤上的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明星傳記等非常暢銷。但是, 很多名著, 真正有價值的學術著作,卻難以出版。因為讀者不多, 銷量不大, 出版社要賠本。能說那些地攤文學都一定是精品嗎?

  電視連續劇《水浒傳》的收視率高, 筆者認為至少有兩個原因: 第一, 名著效應。《水浒傳》是古典名著, 廣泛流傳, 深入人心。中國老百姓,不論識字不識字, 誰不曉得宋江、武松、黑旋風、花和尚? 他們的故事是很多人都能講述的。筆者幾歲時就聽鄰居一字不識的老婆婆擺“ 水浒”故事, 那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因此, 将《水浒傳》搬上熒屏, 沒看過原著的人可看到水浒故事; 看過原著的也想看看水浒英雄活生生的形象。第二, 宣傳效應。前面已經講到, 《水浒傳》播出前後, 形成了強大的宣傳陣勢, 炒得很熱, 呼聲很高。因此, 人們都想一睹為快。許多外國名著, 象《巴黎聖母院》、《泰坦尼克号》等都不惜一拍再拍, 精益求精, 追求“ 最佳” 。中國是有十多億人口的泱泱大國, 是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要将輝煌的古典文學名著《水浒傳》搬上熒屏, 人們理應對它抱有較高的期望值, 而不能滿足于目前拍出的連續劇。因此, 不應該大轟大嗡, 拍闆定認, 把它說成是什麼精品、極品、高峰, 封住人們的嘴, 使人們不敢再有新的追求。

  筆者殷切地期待着, 若幹年後, 人們會不滿足于現狀。力求精益求精, 在現行連續劇的基礎上, 總結成功的經驗, 吸取不足的教訓, 拍攝出無愧于祖國, 無愧于人民, 無愧于曆史, 無愧于名著的真正堪稱精品的電視連續劇《水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