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确實是因為陳曉的緣故,我才知道了《好好說話》這部劇。

楊光,最初是一個心中并沒有多少陽光的人,作為“好好說話”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平時生活中卻并不能做到好好說話。這一點,既體現在他與牛志玲的溝通上,也體現在最初與廖望的溝通中。牛志玲作為一個女領導,要為了節目贊助去和别人喝酒,楊光卻并不太給面子,讓牛志玲一度很尴尬。所以,剛開始的楊光是有些任性的。 那麼,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性格特點呢?

楊光從小父母離異,被奶奶一直灌輸媽媽的各種“缺點”。楊光很早就開始一個人住,他的房間總是拉着窗簾,就像他自己一樣,被陰暗包圍着。奶奶總是給楊光灌輸各種思想,媽媽的各種不是,姑姑丈夫的各種不是,似乎,在老太太的人生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讓他稱心如意,而其他所有人,都必須要聽她的話。結果呢,兒媳婦(楊光媽媽)和兒子離了婚,最終楊光爸爸也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楊光的姑姑呢,最終也隻能和自己媽媽住在一起,照顧她。在這樣的環境下,姑姑成為了楊光奶奶的一個“縮小版”。當張文(楊光媽媽)想要回房子的時候,姑姑自然是站在奶奶這邊的,楊光對母親的不理解,讓他在很長時間内都是在恨着媽媽,因為他一直以為是母親抛棄了他,不要他,也從來沒去看過他。

在蘇菁菁的事情上,媽媽和姥姥始終都對這個女孩子是不放心的,尤其是蘇菁菁要和羅修去出差的時候。一次普通的出差,被她們二人當做“天要塌下來”的大事。不覺着可怕嗎?這種極端的對孩子的控制欲。

楊光爺爺很早沒了,爸爸也沒了,姑父也不在了。這個家裡的男人為什麼都沒有任何存在感?除了奶奶的控制欲,還有隐藏着的另一面,男性在家庭中究竟需要或者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其實,很多時候,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缺失的,可能會認為自己賺錢養家已經足夠辛苦,不需要去維系家庭關系,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婆媳關系,自古以來都是橫在家庭中最大的難題,需要男性在其中做調和,不僅僅是兒子,公公也是。有時候,我甚至會認為,婚姻讓女性之間互相嫉妒,因為一位女性要與自己撫養了二十多年的兒子分開,把他讓給另一個更年輕的女性。母親對兒子的控制欲,大概也是對兒媳的一種嫉妒的體現。為了傳宗接代不得不讓兒子進入婚姻,卻在婚姻後不忍心放手讓兒子去過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社會下,女性沒有自己的工作,沒有經濟來源,自然地位并不會高到哪裡去,甚至也很難得到足夠的尊重,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在家庭、在老公、在孩子身上,但是卻并不知道怎麼愛自己,一旦丈夫離開,一旦孩子離開自己,就徹底失去了依靠,徹底失掉了人生所有的安全感。他們可能也沒有幾個可以聊天的朋友,即便能夠聊天,也是家長裡短,全部圍繞家庭,卻唯獨,沒有自己。

如果,如果說女性也有自己的工作,也能夠賺錢,那這樣,男性的工作壓力是不是也會相應地會減少,畢竟兩個人賺錢總比一個人要好,而且這樣抗風險能力也高,一旦一方失業,另一方的工作也能夠維持家庭生活。同時,工作帶來的經濟效應,自然也會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話語權,不至于在家庭中聽“一言堂”,能賺錢,自然有底氣。至少不會總被說“不會賺錢還提各種要求”這種鬼話。再者,女性工作在外,自然會減少和婆婆的相處時間,所以距離産生美,在一起的時間越多,能看到的對方的毛病也越多,互相嫉妒的人之間,最初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而不是優點。如果男性不從中做任何調停,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矛盾積累到以程度,最終爆發,男性該承受的,一樣都不會少,一般是自己媽媽的埋怨(你媳婦天天怎麼怎麼),一邊是自己媳婦的埋怨(你媽總是各種挑刺,你總是站在你媽那邊)。諸如此類。以上諸多矛盾,最終會影響到下一代,下一代成為家庭矛盾的犧牲品,輕則避開他們,重則抑郁或者心理不健全。最總的最終,沒有任何赢家。楊光爸爸和媽媽關系真的就像奶奶說的那樣嗎?還真不是,因為如果關系真的不好,爸爸就不會把房子留給媽媽了。當時沒人意識到媽媽的産後抑郁,是愚昧的表現,也是很多傳統害人觀念的體現。

說實話,我特别能理解為什麼楊光要自己一個人住,他每次回到奶奶家裡,我都替他感到頭疼,感到窒息,楊光好像從來沒在奶奶家吃過一頓飯,每次奶奶都讓姑姑做好吃的,印象中楊光有一次是打算在奶奶家吃飯的,結果聽了奶奶的話後,有借口單位臨時有事,離開了。在這一點上,無比心疼楊光。所有的這些,楊光都要一個人承受,他不能埋怨奶奶、姑姑,還要幫着蘇菁菁。或許,在某個層面上, 楊光幫助蘇菁菁和羅修在一起,也是為了能夠讓蘇菁菁離開這樣的生活環境。

另一個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逃學的那個小孩,媽媽給他報名各種輔導班,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媽媽的“自我犧牲”,放下自己的學曆和工作,全職在家帶娃的結果,可能很多時候是所謂的“感動自我”。那麼小的孩子,其實什麼都懂,但是他一點都不快樂,同時他做不到完全理解媽媽的辛苦。媽媽的放棄也并沒有換來爸爸的體諒,因為兩人會逐漸缺少可以聊的話題,一個是工作太累,甯願在公司加班都不願意回家,一個是覺着自己都放棄了工作卻得不到孩子和丈夫的理解。久而久之,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這一次,爸爸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隻賺錢卻缺位孩子成長、缺位家庭教育的角色。而媽媽做全職主婦,真的能被理解嗎?沒有做過全職家庭工作的爸爸們,真的能意識到全職家庭工作的瑣碎和繁重嗎?

再者,關于老人的問題。

孤寡老人的再婚問題。現階段,其實大部分老人還是需要幫着照顧孫輩,也有更多的老人需要離開自己的老家,跟随孩子到大城市重新開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并不太容易認識新的人,也不太容易融入新的環境,适應複雜的交通規則,電子支付,令人眼花缭亂的大商場。離開故土,已經是邁出了最大的一步。大城市的物價貴,也讓老年人很難适應。更重要的是,當孫輩開始上幼兒園,老年人就隻剩下了自己,但據我觀察,很多地方并沒有什麼可供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場所,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供小孩和年輕人使用的。奶奶們除了廣場舞,爺爺們除了打牌寫寫字,我們的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又真正有哪些是為他們而設置的呢?失去了伴侶的老人們,則可能更加孤獨,他們想再次尋找伴侶時,雙方的孩子們,又是一番“大戰”,因為涉及到老人遺産的歸屬問題。是啊,他們不關心你自己一個人時是否孤獨,照顧孩子時是否疲憊,卻關心你留下的房子車子票子。所以,劇中所涉及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會問題,也可能是每一個你我他要面臨的問題。

楊光和小助理通過不斷的走訪,終于弄清楚韓大爺周大爺和馬大媽之間的關系,也幫忙溝通他們和自己孩子之間的關系,廖望做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支持。而在他們走入“好好說話”的現場之前,大概也經曆過無數次的争吵。所以,當楊光堅持做這個案子時,我真的很欣賞他。

楊光一開始時,其實會對一些案子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得益于牛志玲的幫助,她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案子也讓楊光自己的心結慢慢解開一些,在牛志玲的堅持下,楊光接了小孩的那個案子,在這個案子中,盡管楊光有抵觸,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也開始試着去接觸自己的媽媽,他也曾數次默默地到媽媽開的咖啡館附近,遠遠地看着,那時候,媽媽是一個遙遠但仿佛又很溫暖的存在,若即若離。所以哪怕他心裡很抵觸,卻又很渴望,還是去見了媽媽,哪怕心存不滿,卻至少,也說出了自己的不滿。他在嘗試一點點打開自己的心結。所以,後來他開始了關于老人的再婚問題,以及後面另一個小區的電梯改造問題。從被動到主動,楊光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楊光的進步,離不開廖望的幫助。

最初被認為是“小炸藥”的廖望,會在很多時候站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給楊光提供看問題的新角度,也許這些角度并不那麼入耳,但當楊光仔細思考時,會發現廖望的很多看法确實是正确的。從一開始的“不對付”,到逐漸增加的溝通的過程中,對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楊光和廖望的溝通,其實也反正了“好好說話”的重要性。如果楊光完全将自己封閉,如果沒有廖望的介入,他們都很難和自己的家庭和解,和自己和解。

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方能體會到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自以為家庭美滿幸福的廖望,也剛發覺父母之間可能存在問題時,也花了很久的時間做心裡建設。而廖望父母的問題中,其實同樣涉及到老年人的婚戀問題。爸爸陪着媽媽做做樣子,也很累吧。

楊光和媽媽的那次聊天,“你把我留在的灰燼裡”,真是戳人心窩子。但是,他也終于知道了,媽媽并沒有抛棄他,媽媽也默默參與了他人生的很多個重要時刻。

而牛志玲和李恒基,則是孩子相關的問題。牛志玲能鼓勵幫助楊光,卻在自己遇到問題時難以開口與李恒基真誠溝通,但是好在媽媽一直在鼓勵牛志玲。

(關于羅修,我理解這樣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實在讨厭這個角色,所以不做讨論了。)

人與人之間似乎形成了一個環,彼此開解照應。而楊光則是這個環的中心,連結了這劇中的所有人物。

楊光,終于在照亮别人之後,也讓自己照到了陽光。

大抵,陳曉也希望能夠通過這部劇,給更多的人帶去一抹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