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般年底有驚喜。

聖誕節前夜,一部全上海話對白的小衆愛情電影悄悄上映,一舉拿下了今年國産片最高分。

...

目前豆瓣8.3分的評價,委實是一匹黑馬。

90後非上海人的女導演處女作,卻很好地拍出了上海人骨子裡的調調。

故事非常真實鮮活,靈動有趣;

既生活化又不失清醒的幽默諷刺;

既有上海大都市的時尚摩登感,又有不可或缺的市井裡弄的煙火氣。

柴米油鹽夾雜着浪漫情懷,虛構的愛情神話與現實的雞飛蛋打融彙出一場趣味橫生的大戲。

全滬語圈演員的選擇也将這種城市風情死死地拿捏住了,滿耳吳侬軟語,極盡風流。

是《西雅圖夜未眠》、《巴黎最後的探戈》這種可以為城市代言的電影。

哎呦喂,真是老嗲老靈了!

就是片名我真的要吐槽一下,雖然是緻敬經典電影,但是也要跟上時代,真的這個片名很容易讓人錯過如此好的一部電影。

有意思的是,本為《愛情神話》的片名,看下來卻處處提醒你現實生活的存在。

果然沒頭發的徐峥是喜劇,有頭發的徐峥是倫理劇嗎?

老白和老烏,一對上海老克勒(有格調有品味的男人)好友。

...

老烏年輕時歐洲留學,女友無數,疑似和大明星索菲亞羅蘭有過香豔一夜情。

老白住祖上留下來的花園洋房,小學美術老師出身,會寫詩會畫畫會打鼓,有一個說一口地道上海話的意大利租客。

...

平日就是收收租,燒燒菜,教教爺媽畫畫。

典型的上海男人。

圍繞在他周圍的三個女人。

有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喜歡跳探戈的前妻;

...

有喜歡賣相“有錢有閑沒老公”的學生富婆Gloria.

...

有被外籍前夫騙了兩套房子離異帶着混血女兒的廣告界麗人李小姐。

...

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的一群男男女女,偶然間聚在一起,氣氛通常既通透清醒又暧昧氤氲。

那些成人間的暗流湧動、你來我往、嬉笑怒罵……眼角眉梢間都是都市男女特有的調調。

他們就算離婚和老媽擠破舊閣樓、平日騎共享單車買菜、精打細算買臨期食品、外貿打折衣服;

...

也一定要随時能喝杯咖啡小酒,看先鋒話劇,跳探,煎心形煎蛋,穿一萬多的Jimmy Choo高跟鞋。

還能滬語普通話英語随時切換。

新一代的男孩子更是把這種精緻小資過到了極緻。

平時做咖啡研究美妝,和男孩氣的女朋友打打鬧鬧。

他們過得了生活的一地雞毛,也不失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就連街邊的皮鞋匠也能随時拽兩句英文,每天需要固定時間享受手磨咖啡。

...

可以說,上海的精髓,就是”腔調“二字。

借用一段網友的評論:“上海的洋氣不是說它有多少高樓大廈,大牌旗艦店、咖啡館……而是骨子裡的時髦,思想上的洋氣、生活方式的文藝;路邊的皮鞋匠能講流利的英文,講Jimmy Choo的品牌理念;70歲的爺叔也穿得時尚講究潮範;離婚的女人也要學探戈拼事業泡男人;還有懂化妝會護膚的精緻男孩;人們日常看話劇畫展藝術電影的文化常态……等等。

也沒有拿腔拿調的裝高級,鏡頭随處捕捉的裡弄小店,市井鄰裡,吳侬軟語,又是最真實的市井煙火氣。

在這樣時髦腔調和市井煙火交織的背後,是有趣的男歡女愛、兄弟人情。”

如果說要有這樣一個發生在中年男女間勢均力敵又羅曼蒂克的愛情故事,那上海無疑是最合适的土壤。

如果說要有幾個有關40+離異帶娃熟女的暧昧風情故事,那也隻能發生在上海。

...

說到這裡,有些可惜當時剛畢業回國去了帝都沒有去魔都。

16年回到東北老家工作機會受限時也曾動搖過要不要去上海。

也許去了符合自己想象和氣質的地方,積累了足夠的堅定和喜歡,就會克服艱難留在那裡。

但生活就是這麼說不定又無可奈何的事。

因為擔憂大城市打拼的辛苦,滿心的猶疑不定。

如今就隻能遙想那種洋氣自由開放包容的海派風情。

...

徐峥老師演這種上海文藝中年男人簡直到骨子裡了。

...

倪虹潔正在漸漸從祝無雙蛻變為電影青衣,她的演技真的值得。

...

還有老烏,誰能看出他是98版水浒的林沖?演員的可塑性簡直絕了。

...

白鴿真沒看出來是黃明昊,小愛豆演技意外的好。

最後老烏用他的生命給了我們一個讨論。

那就是,生活裡真的有愛情神話嗎?

...

我認為是有的。

因為有人相信,并為之努力過。

廣闊的生活裡存在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