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這部描影片時,我的腦海裡數次浮現出《戰地1》的遊戲序章場景——當玩家扮演的士兵陣亡時,屏幕上會出現這名士兵的姓名和生卒年,随後視角轉移到另一位戰友身上,繼續作戰,然後再次陣亡……一開始,我會因自己的操作不夠謹慎而感到懊悔,但我很快發現,即使操作再完美,死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的設計讓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種濃烈的虛無,也讓百年前的戰場陰影變得無比真實。

我在《西線無戰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這種虛無與真實。盡管很多人将它與《1917》做比較,但顯然《西線無戰事》沒有在刻意追求戰場上的光影美感,而是着力于描繪士兵的饑餓、肮髒與恐懼。我們跟随着保羅,見證戰争的謊言讓無數青年淪為行屍走肉,直到迎來不可避免的死亡。在他倒下的那刻,我甚至為他感到輕松。為我知道幸存者并沒有迎來解脫,而是将在悲怆與怨恨中炮制第二次戰争。

關于保羅之死,原著的描述是,“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陣亡,那一天整個前線是如此平靜和沉寂,所以軍隊指揮部的戰報上僅僅寫着這樣一句話:西線無戰事。”馬雷克并沒有提及死因,而在片中用濃墨重彩的戲劇化橋段來呈現保羅“一戰最後犧牲者”的身份(1930年版則是加入了“抓蝴蝶”這一橋段)。這些改編在某種程度上也許都消解了馬雷克的本義,将戰争與人生的雙重虛無歸結在戰争的殘酷性本身上,但對于影像的受衆而言,如此直接的畫面可能比深刻的内涵更具價值。

隻要人類還有戰争,《西線無戰事》就需要一直被講述。它不僅提醒着人們戰争的代價,更将虛無的真實展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