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态度 一種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壺老酒 一部電影 一個知己,文章原創,歡迎品影。

第四次戰役第一件階段結束後,志願軍逐步撤至漢江北岸,轉入運動防禦,為第二番部隊開進争取時間,以再次發動攻擊。

相比于第一階段的堅守,此時的運動防禦給志願軍志願軍指戰員帶來了更大的考驗,如果撤得太快太遠,軍事上很容易影響部隊士氣,最終徹底演變為一場潰敗,政治上,也會極大地打擊民主陣營和中朝民衆的信心。

如果死守不退,又會被聯合國軍的機械化部隊狠狠咬住不放,如何把握這個度成為了一大難題,彭德懷給出的答案是各個部隊分成數個梯隊,輪番阻擊,整班換補。同時,他還給各軍制定了“撤退指标”,明确了每天最多能撤退多少裡,并且隻要敵人不進,我就不退,敵人退了,我還要近一點,以盡可能地為後續部隊的開進争取時間。


...

此時,身居前線的彭德懷十分清楚戰場形勢的 嚴峻,而中央卻因電報的遲滞性無法準确掌握戰場情況,鑒于志願軍的處境,彭德懷決定回國,把一切單面談清楚。

2月21日,彭德懷抵達北京,向中央做了詳細彙報,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彭德懷深刻分析了當前志願軍面臨的嚴峻形勢。武器裝備處于絕對劣勢,補給錢幾乎被摧毀,物資糧食得不到保障,制空權嚴重缺失。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這場戰役将無法堅持下去。

然而在讨論解決辦法的時候,有些人開始強調自己部門的困難,忍無可忍的彭德懷拍案而起,道:“這也困難,那也難辦,你們整天幹的是什麼?我看就是你們知道愛國,難道幾十萬志願軍戰士是豬?他們不知道愛國嗎?你們到朝鮮前線去看看!戰士們住的什麼,吃的是什麼,穿的什麼!這些可愛的戰士在敵人飛機坦克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就趴在雪地裡忍饑挨凍,抗擊敵人的猛烈進攻。他們不是為了保家衛國嗎?經過幾個月的苦戰,傷亡了那麼多戰士,他們為誰犧牲?為誰流血?戰死的負傷的餓死的、凍死的,這些都是青年娃娃呀!難道國内就不能采取緊急措施嗎?”

彭德懷的發言震耳欲聾,中央決定出動3兵團、20兵團先後入朝,同剛入朝的19兵團共9個軍27個師作為第二番部隊。出動一個高炮師,一個戰防炮師和三個火箭炮師,在朝鮮修建機場,逐步改裝志願軍輕武器等等。

3月5日,焦心戰況的彭德懷踏上了返回前線的路途,而另一邊的朝鮮戰場,聯合國軍已經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半月前,砥平裡一站的勝利讓李奇微認識到,現在的志願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他下令發動“屠夫之戰”,決心向搖搖欲墜的志願軍扔下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又從東京飛了過來。


...

第三次戰役後,麥克阿瑟多次表示 ,朝鮮戰場已經沒什麼希望了。然而他的下屬李奇微卻在第四次戰役取得了一定的聖果,被打臉的麥克阿瑟竟然不以為意,他叫嚣着要在志願軍後勤補給線上設置放射性廢料區域,割斷中國與朝鮮的聯系。

第三次戰役聯合國軍的撤退是在他授意下完成,目的是為了拉長志願軍的補給線,還把制定“屠夫作戰”說成了自己的想法,說完這些,他又匆匆飛回了東京。雖然聯合國軍對這位總司令的行為十分不滿,但這并不影響“屠夫作戰”的展開。

2月19日,聯合國軍集結陸戰1師、騎兵1師、美2師、英27旅和韓軍4個師向志願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為了應對聯合國軍攻勢,志願軍采取了兵力前輕後重,火力前重後輕的部署。在保證一線的同時,以後備兵力與美軍展開反複争奪。

戰鬥進行得十分慘烈,彈藥的極度缺乏讓志願軍戰士到最後隻能以石頭,來對抗敵人的火炮坦克。個别連隊甚至連一口炒面(面粉)一口雪都成為了奢望,吃起了樹皮和野菜。然而就在這種極度惡劣的條件下,志願軍依舊抵擋了聯合國軍軍16天之久,戰鬥中志願軍還創造了輕武器打飛機的神話。

戰士關崇貴用輕機槍擊落了一架美軍P-51戰機,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号,記特等功,由副班長被直接任命為副連長。


...

3月6日,美軍占領橫城一帶,與 漢城形成了東西平衡,3月7日,彭德懷還在返回朝鮮的路上,而李奇微卻再一次啟動了新的作戰計劃——“撕裂作戰”。聯合國軍從中路迂回,一舉撕裂志願軍中線防禦,将志願軍和人民軍分隔開,包圍漢城。

淩晨5點50分,陽光緩緩地從天空灑落,伴随着清晨的到來,聯合國軍開始了炮火準備,這是“這次戰争中最猛烈的炮兵射擊之一”。148門野戰炮、100輛坦克、48門重型迫擊炮、25輛自行高射機槍,還有頭頂呼嘯而過的十多架轟炸機,肆意地向漢江對岸的志願軍陣地發起了猛烈的射擊。

20分鐘的炮火準備遮蔽了天色,志願軍的輕武器反擊被完全壓制。在敵人強大的轟擊下,志願軍傷亡慘重,不少營連已經被打得不成建制。在漢江南岸阻擊聯合國軍的38軍幾個連隊全部陣亡,無一人生還,有的團打到最後隻能編出4到8個連。

3月9日,經曆了四天路程的彭德懷終于回到了前線指揮部,迎接他的卻是更加嚴峻的戰局。志願軍中路防線此時已經搖搖欲墜,戰士們幾乎是憑着最後一口氣堅守在陣地上,随時都有被聯合國軍突破的可能。如果再不撤退,一線的志願軍将陷入滅頂之災。

彭德懷果斷下令,部隊邊打響三八線以北撤退,等待後續部隊的接防。随後,他向中央發了電報,提出了放棄漢城的想法。


...

3月14日,志願軍放棄漢城,3月15日,韓1師進入漢城,3月16日,休整完畢的第9兵團正式接敵,損失慘重的50軍、66軍回國,38、39、40、42軍撤至朝鮮北部休整。4月初,志願軍全線撤至三八線以北,第四次戰役結束。

1月15日至4月21日,87天的時間裡,志願軍以悍不畏死的精神,遲滞了聯合國軍規模空前的滾滾洪流,以傷亡5.3萬人的代價斃傷俘敵7.8萬人。聯合國軍每天前進不足1.3公裡,(聯合國軍)傷亡人數超過了前三次戰役的總和,38軍、50軍跟是在漢江兩岸整整血戰50個晝夜,以血肉之軀抗擊敵人的逐步進攻。

由國民黨60軍改編而來的50軍,建制番号一直保留到1985年百萬大裁軍才撤銷,白雲山所在的師則一直保留至今,是目前我軍序列中保留建制最大的原國民黨起義部隊。

第四次戰役的節節推進,讓被志願軍壓制了半年的麥克阿瑟大喜過望,他拉着李奇微迅速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想要趁勢北上,一舉橫掃整個朝鮮戰場。但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麥克阿瑟所有的幻想。

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在白宮召開記者發布會,宣布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命令,任命李奇微接過朝鮮戰場指揮權。麥克阿瑟瘋狂擴大戰争規模甚至妄圖一舉消滅中國的想法,一次次幹擾了美國政府的規劃,嚴重挑釁了杜魯門的總統權威,杜魯門長久以來積壓的怒火終于在4月11日這一天徹底爆發。

1964年4月5日,五星上将麥克阿瑟與華盛頓病逝,終年84歲。

1951年4月上旬,籠罩在朝鮮半島的嚴寒揮手告别,春天終于來到了戰場。

深刻吸取了前四次戰役教訓的志願軍決定改變戰略,實施内戰,各兵團輪番入朝作戰。這樣既可以保持一線充足的兵力和士氣,又可以持續不斷地向敵人施壓,争奪戰争主動權。3兵團、19兵團的6個軍正是第二番入朝部隊,随着後續部隊的到達,朝鮮半島的志願軍已經達到了70多萬,敵我雙方在狹窄的朝鮮半島集結了百萬兵力,新的決戰如張弓之箭,蓄勢待發。


...

4月6日,志願軍黨委在上甘嶺召開擴大會議,研究第五次戰役的部署,會議上爆發了激烈的争論。彭德懷想要立即發動戰役,他認為,志願軍如果繼續向北退,就會把聯合國軍放進鐵原。鐵原作為朝鮮中部的交通樞紐,極利于美軍坦克集群的開進,這将使以輕步兵為主的志願軍陷入極大的被動。

而副司令洪學智、鄧華卻主張應該将聯合國軍再往北放一點,志願軍則可以借機将其攔腰斬斷,分割包圍,成建制消滅。如果立即發動第五次戰役,隻會讓敵人一味地後縮,一旦戰線拉長,極有可能出現第四次戰役後期的情況,同時,新入朝的部隊還不熟悉情況,現在就投入作戰過于倉促。

但他們的勸說并沒有動搖彭德懷的想法,因為彭德懷剛剛得知了一個情報,美軍計劃在東西海岸實施大規模登陸,一旦登陸成功,在配合陸上部隊的大舉北進。仁川登陸的一幕将會在志願軍頭上再度上演,

會議認為,戰争仍處于艱苦緊張的階段,各方情報及種種迹象表明,敵軍進占“三八線”以後還要繼續北進,而且從側後登陸配合正面進攻的可能性為大。估計敵實施登陸的地區可能是東海岸的元山 、通川,正面進攻的方向,可能是平康、洗浦,即首先占領東部山區。

為了搶在美軍登陸前徹底粉碎其大規模戰役計劃,彭德懷決心反攻!攻出去!


...

他的提議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志願軍指揮部計劃以三個兵團十二個軍(含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在西線向聯合國軍發起全面突擊。無論在進攻寬度、投入兵力還是突擊距離上,第五次戰役都是抗美援朝以來志願軍最大規模的攻勢。而志願軍的預想也是十分堅定且完美,将敵人徹底分割包圍,殲滅聯合國軍五個整師!

這期間,範特裡特接過了李奇微的指揮棒,成為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這位參加諾曼底登陸的将軍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指揮第八集團軍繼續北進,将聯合國軍凹凸的戰線拉平。

1951年4月22日17時,夕陽隐匿于群山,天地之間一片寂靜。突然間,一串信号彈伴随着尖嘯劃破天空,志願軍大規模反擊作戰的炮聲驟然響起,中朝12個軍在寬達200公裡的正面發起了排山倒海的反突擊!

經過長津湖血戰的9兵團十分英勇,在左翼率先實現突破,僅一天時間,就突入敵縱深30公裡,殲滅美24師和韓6師各一部。韓6師僅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徹底潰敗,導緻失去右翼的美9軍被志願軍打到完全失控。

戰鬥中40軍120師358團戰士韓勤忠竟然以手榴彈和機槍擊毀了一架美軍直升機,戰後被記一等功。中路的3兵團到達朝鮮僅10天毫無與美軍作戰的經驗,但仍成功殲滅美3師一部,突入敵人縱深,分割了東西聯合國軍的聯系。

右翼的19兵團則于23日淩晨強渡臨津江,阻擋在他們面前的英軍29旅(下轄4個營),他夢向着奔湧而來的中國士兵傾瀉着猛烈的炮火,直到炮管都打紅了 ,卻依舊未能阻擋志願軍軍前進的步伐。29旅徹底被擊潰 ,王牌部隊“皇家雙徽營”——格格斯特營被全殲。

187師561團2連戰士劉光子一人抓獲63名俘虜,創下了抗美援朝中一名中國士兵一次俘虜敵軍士兵的最高記錄,記一等功。

僅一夜時間,聯合國軍的一線防禦就被徹底撕破。無奈之下,範弗利特隻能下令部隊撤往二線駐地,重新組織防禦。然而志願軍大勝的背後,卻隐藏着不小的隐患,右翼的63軍因為人民軍第一軍團過早撤退,未能達預定地域就被迫進入阻擊戰。64軍在迂回政府的途中,遭到了美軍炮火的猛烈阻擊,進展緩慢,堵住了後續65軍的前進道路。3個軍6萬人全部擠在了臨津江南岸狹窄的江邊,攻又攻不上,退又沒有命令。

士兵們隻能在樹木、岩石下躲避着美空軍一次又一次地轟炸,傷亡巨大。左翼的9兵團前進途中,以一個營包圍了美軍一個裝甲野戰炮兵營,戰鬥打了整整三晝夜,志願軍主攻的兩個連傷亡上百人,卻依舊讓對手完成了支援任務沖出包圍圈,美軍僅傷亡15人。


...

戰役中,範特裡特堅決執行李奇微的戰術,每晚撤退20至30公裡布防,當志願軍步行追擊至拂曉停止時,恰好暴露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之下,進攻速度被嚴重拖慢。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志願軍雖然迫使聯合國軍撤至三八線以南二線陣地,但是其被圍部隊大部分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成功突圍,殲敵不多,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此時的彭德懷無比擔心敵人重演仁川登陸切斷朝鮮半蜂腰的一幕,不得不加快戰役的進展。26日,中朝部隊繼續向敵人縱深發起進攻,當日占領了聯合國軍二線陣地,28日,美軍主力撤至漢城,騎兵1師也奉命前往增援。

範弗利特在漢城周圍構築了密集的火力網,炮兵每個連平均發射炮彈3000多發,美空軍28日一天就對漢城前沿進行了39次轟炸。美軍在漢城張開了一張死亡的大網,等待着志願軍一頭紮入,然而志願軍前進的步伐卻在前沿停住了,因為第五次戰役打響至今,過去了整整7天,前沿所有部隊已經彈盡糧絕。

4月29日,彭德懷命令志願軍全線停止進攻,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就此結束。7天的時間裡,志願軍将戰線向南推進50至80公裡,殲敵2.3萬人,數字雖然喜人,但是過程之艱難,彭德懷卻心知肚明。

戰鬥中,美軍節節抵抗,始終保持着戰線的連續,緻使志願軍始終難以實現有效的1突破迂回。即使在戰鬥中成建制地包圍了美軍整師整團,卻并未能将其消滅。就在此時,有生力量得以保存的美軍甚至隐隐有了反擊的迹象,李奇微正準備利用志願軍“禮拜攻勢”後的孱弱發起大規模反擊,重演第四次戰役後期的大追擊!

彭德懷焦急地尋覓着新的戰機,他深知必須要先敵進攻,才能把戰争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這個戰機,正是聯合國軍的兵力部署。随着第一階段志願軍在西線的突進,聯合國軍西線被全面壓迫。整體防線呈西南向東北傾斜 ,暴露了東線側翼。


...

為了守住漢城,美軍幾乎将全部主力都調往了漢城周圍,防禦東線的隻有韓軍五個師和少數美軍。彭德懷當機立斷!19兵團繼續從正面壓迫漢城之敵,牽制美軍主力,而3兵團和9兵團則迅速向東線轉移,力求從東線打開突破口。彭德懷想要一記勾拳,徹底将敵人的防禦擊潰,而此時的李奇微,卻錯誤地判斷了志願軍的戰略意圖,他認為中國軍隊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中線,忽略了對東線防禦力量的加強。

為了掩護主力東移,5月9日,19兵團開始向漢城發動持續性佯攻,5月16日,3兵團、9兵團抵達攻擊出發地域。當晚18時,志願軍的炮火準備開始了,這次空前的炮火準備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9兵團正面韓7師的通信指揮被完全摧毀,公路被炸斷,工事被橫掃。韓7師炮兵還沒等志願軍步兵發起沖擊,就連撤至13公裡,結果因為撤退過遠導緻炮彈根本打不到志願軍前沿,過早地退出了戰鬥。

焦急的韓7師師長想要組織部隊就地堅守,但是他絕望地發現,此時的韓軍完全亂成了一鍋粥,各級指揮官甚至連自己的部隊都聯系不上。派往前線增援的部隊上去一支,就被逃兵沖散一支,随着韓7師的潰敗,一旁的韓3師、韓9師也迅速崩潰,戰鬥開始不到3小時,聯合國軍東西正面的3個韓國師就開始了拼命的撤退。

然而一個更絕望的消息還在等着他們 ,志願軍已經切斷了韓軍退路五馬峙,将韓3師、韓9師徹底包圍。為了沖破志願軍的包圍網,韓第3軍團軍團長親自督戰,命令3個營拼死也要攻下志願軍的阻擊陣地。

結果1營、2營直接繞過陣地逃跑了。他們的不戰而逃猶如多米諾骨牌,引發了韓軍的全面混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擇路而逃的韓軍,與此同時,中路的3兵團也向正面的美軍發起了攻擊,殲滅美軍4個營和法軍、韓軍一部。由于美軍阻擊火力的兇猛,未能推進太遠。

5月20日,察覺到志願軍主力東移的李奇微迅速調整戰略,一方面命令漢城守軍(3個師3個旅)向正面19兵團發起猛攻,另一方面,命美3師迅速向東轉移。僅一天時間,美3師就機動150公裡,堵住了志願軍在東線打開的戰役缺口,再一次将聯合國軍防線連在了一起。

到了5月21日,中朝軍隊已經在東線向前突進了60公裡,最遠的12軍直接穿插到了三七線。此時,聯合國軍已經完成了東西防守的接續,而志願軍糧食基本耗盡,無力進攻。彭德懷果斷下令部隊停止攻勢,向北轉移,防止敵人趁機發動大規模反擊。

正如彭德懷所預料的,此時的志願軍由于中線推進速度過慢,導緻整個戰線呈現一個巨大的凹形。李奇微果斷抓住了這一弱點,集中四個軍十三個師的強大兵力,在空軍和炮兵的支援下開始了大規模反擊,志願軍史上最悲怆的記憶,拉開了帷幕。

南面,聯合國軍正在迅速集結,向着中朝軍隊偷偷張開了血盆大口。北面,志願軍卻是在“第五次戰役勝利結束”的思想大背景下開始北移。絕大多數官兵都認為現在的轉移是“德勝回師”,志願軍各級指揮官此時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認為敵人追擊還會采用“磁性戰術”,不會快速反撲,不足為慮。

撤退計劃制定的倉促簡陋,有的部隊撤退途中甚至沒有按計劃行進,再加上各部隊間協配合不足,沒有嚴密控制公路要點。戰場上留下了許多緻命的空隙,而這些空隙,正是志願軍災難的序曲。


...

指揮官範弗利特也在“磁性戰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他吸收了志願軍穿插迂回的戰術特點,要求部隊在正面防線後,組織機械化“特遣隊”。迅速向志願軍後方進行了猛烈的穿插,割裂志願軍的聯系,截斷退路,力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包圍殲滅。

5月22日,志願軍下達撤退命令僅一天,在轟鳴的引擎聲中,聯合國軍的行動開始了。美軍的攻勢十分兇猛,攻擊發起僅僅3天,就已經向縱深推進了50至60公裡,志願軍各部被徹底分割,背腹受敵。美軍特遣隊“紐曼尖兵”更是将9兵團一舉切斷,各軍側翼完全暴露,志願軍局勢急轉直下。

危急時刻,彭德懷命令65軍務必要在漢城北側阻擊敵人20天,但不到5天,美軍就突破了65軍陣地,在志願軍戰線上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到了5月24日,12軍軍部和下屬2個師、27軍主力及60軍180師,都被美軍截斷在三八線以南,志願軍的戰役布勢被完全割裂。

在極端的絕境下,被包圍的志願軍部隊開始了堅決的突圍行動,被包圍的12軍31師91團,在團長李長林的指揮下,沒有向北突圍,而是從東南方向迂回。沖破了美軍3個師的堵截,建制完整地與大部隊彙合。

27軍全軍斷糧,退路也被187團完全截斷,但軍長彭德清絲毫不亂,指揮部隊交替掩護,鍵控就鑽,平安撤回了北方。戰場上,隻剩下60軍和180師還毫無音訊,彭德懷意識到,180師出事了!

180師究竟陷入了怎樣的困境?他們又能否脫困呢?咱們留到下文接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