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坂本龍一的配樂與雪夜下銅鑼灣的霓虹燈交織,麥浚龍導演耗時八年,耗資四億港币打磨的本片,用極緻的鏡頭美學包裹着破碎的叙事,在警匪類型片的軀殼下,隐藏着對人性與時代的深沉叩問。本片最驚豔的突破在于視覺語言的颠覆。劇組 1:1複刻了上世紀90年代銅鑼灣街區,霓虹燈光穿透積雪的冷冽光圈,将 “雪與火”的對立轉化為了“秩序與欲望”的視覺隐喻。金城武在隧道裡蘇醒的長鏡頭、古天樂在雪夜持槍的剪影,每一幀都堪稱美學标本。而那些驚心動魄的爆炸戲,更讓槍戰場景衍生出了文藝片的細膩質感。演員陣容的表演也堪稱本片的一大亮點。金城武将制藥巨頭的野心藏于儒雅語句之間;梁家輝以沉着的氣度诠釋着喪妻老探員的隐痛;劉青雲則用指尖微顫演繹着正義與私欲的掙紮。但這些精彩表演都難掩叙事的缺陷:7小時的初剪版被強制壓縮至2小時,不少故事線的删減,導緻很多人物動機都模糊不清,很多條并行時間線都淪為了碎片化拼圖。本片通過僑言集團奪嫡等線索,揭露了資本與權力的共生困局,結尾 “緻命與救命的幕後是一家” 的台詞,更将主題升華為對階層固化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