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這部電影情節是曆史的片段呢,還是電影道出了曆史的全部呢?我們到底是如何生存的?我們生活在各種沖突之中,其中充滿了動物本能而來的貪婪,也有無能為力。片中背景有戰争和鄭智,是為了争奪。有性之初覺醒,使得少年自行車狂奔,隻為目睹尤物一面。我們作為生物,生活的驅動力還有占有欲,性等各種本能欲望,對流言八卦的好奇,對于事物偏好模棱兩可的判斷,善于閑談論人非。生活中,極度缺乏克己複禮,缺少基本恻隐之心,更别說每個人很少願意釋放善意。所以,片中表達出來的是,美人之美是罪惡,少年青春之真實是罪,因為善意一直缺席——神在沉默,少年帶着無奈和憤怒打斷神的雕塑上的手臂,神依然保持沉默。最是在沒有能力的時候,愛上一個人最為緻命。

總之,人的生活就是曆史之開端和終端,放眼人類曆史,充滿了無數個這類故事。但是,以上還不是生活的全部。人不是動物,不是每個人都會放棄善意。少年或許是青春之沖動之下愛上一個自己不能得到的人,但是,他對她的愛意是真實的,帶有善意的。所以,他一直在暗中見證了她所有的遭遇,他為她哭泣,也最終幫助他丈夫,讓她能夠重拾尊嚴。這樣的少年,比起那個鎮上的所有人,善良且勇敢,曆史上就是有這樣的人。她的丈夫,他沒有死在恐怖的戰場,歸來也許隻為了她。回歸後,聽盡了流言蜚語,受盡了侮辱,但是最後還有勇氣踏上尋找她的道路。最後,他找到了她,帶回來并且給她體面,告訴全鎮的無恥男人,真正喜歡一個人和新,欣賞一個人,不是像動物那樣占有她,而是陪伴她呵護她,那怕斷了一條胳膊,也盡力給愛人一個肩膀。這樣的成熟男人,比起全鎮的男人,浪漫且富有責任感,曆史上也有這樣的人。少年的父母,他們知曉了他們兒子的困擾,但是他父親沒有出現在猥瑣地想占有和欺辱夢蓮娜的地方,她母親也沒有說要去讨伐她。他們隻是想拯救他們的兒子,不惜任何代價——盡管他們的做法戲劇性太大。母親求助更高的精神維度,希望兒子能擺脫人間情苦,她在教堂抱着孩子的模樣,很像聖母瑪利亞抱子,道出了這件事情蘊含的神性維度。而父親粗暴的多,他直接帶兒子到風月場,讓他直接體驗性和情的區别,從不見這樣的父親,但是父親一般都是願意這樣解決問題。父性之于理性思維,多半會選擇這種不夠高雅,但是會有效果的選擇來。這樣的父母,以自己的方式愛着别人,含蓄也濃烈,曆史上也是有這類人的。哦,還有夢蓮娜。原來一個人美起來,可以這樣美,可以這樣撫媚動人,可以這樣攝人魂魄。她值得被嫉妒,值得被少年視為夢中情人,值得全鎮男人拜倒在她裙下。隻是,其他人都不值得,其他人都沒資格嫉妒她,沒資格占有她。他們越是嫉妒,越是想占有,越是展現她的美,以及他們的醜陋。曆史上是有這樣的美人的。隻是,這樣的美人最好就是能有英雄陪伴,能有富有責任心的且有力量的大丈夫陪伴。如若不然,我們知道各種結局,紅顔禍水等等故事,夠我們聊很多。

所以,什麼是人類曆史?一部電影,一部注定不會被很多人觀看的電影,能夠道出人類曆史的真相嘛?我以為,确實可以的。生活作為曆史的片段,是曆史的單位,也是曆史的立足之地。而生活,是由我們的欲望和我們的善意構成,生活不僅隻有卑賤和無謂的消耗,生活還有真情,善良,美感,責任感,生活還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