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開播前對《性教育》(《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第四季的某些不好的預感成真了:失去了莉莉、拉希姆、歐拉等一些在前三季裡戲份相對吃重的配角後,最終季的劇情開始注水了……

老實說,這一季《性教育》除了少數标志性橋段外,已經很難被稱為“性喜劇”了,而更像是一部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日常要素的生活劇。

...

話雖如此,最終季倒也不至于難看,它依然有不少值得解析的人物關系和故事線,況且過去幾年時間裡,我為前三季都寫過長評,最後一季自然也不會因為些許遺憾而錯過。

下面,我會先簡述對《性教育》S4的印象,講完幾條不錯的支線後,再展開說說自己最滿意的三條故事線,仍是多圖長文、全面劇透——那麼,咱就開整吧!

看似熱鬧,實則寡淡

《性教育》第三季結尾時,“性愛高中”莫戴爾高中被關閉,學生們被“分流”至幾所不同的高中,歐迪斯、埃裡克、艾米等人就來到了卡文迪什學院。

沒想到,新學校玩得更花。

...

在這所崇尚進步開明、自我表達的學校裡,學生們非常積極地用外在形象來标榜自己,“性”方面更是不會落後,連埃裡克都感歎“到處都是同性戀”。

本季《性教育》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字面意義上的“五顔六色”:普通白人異性戀已經是稀缺品了,非裔、亞裔、同性戀、無性戀、跨性别者、異裝癖、殘障人士等等标簽随機組合,高矮胖瘦應有盡有。

...

這座“政治正确大觀園”熱鬧非凡,它在極盡嘈雜之餘總算實現了一點——當所有人都不普通時,每個人都是普通的。

隻是,在這場喧嚣背後,關于“性教育”的故事卻顯得平淡如水,沒有顯出與場面升級加碼相匹配的深度或特色。

...

比如珍在産下喬伊後,患上了産後抑郁症,本來一個大齡産婦就夠不容易了,除了孩子,她還要面對恢複工作、被冷落的長子以及不着調的妹妹等難題,典型是典型了,卻顯得流于表面。

還有一心想過上變性人生活的卡爾,TA的“存在危機”也是一言難盡。

...

其實上季就有類似問題了,卡爾這類“酷兒”太過少見,想拍好并不容易,劇集隻是突出了卡爾的特殊和困難,其餘就所剩無幾了。

如果說上述故事線還算和“性”有關系,那麼另外一些則隻屬于有點搭邊的牽強附會了。

...

例如傑克遜在體驗過前列腺高潮後爆發的“蛋蛋危機”和尋父記,以及随之而來的與兩位媽媽和解,放到其他作品裡去也毫不違和。

包括亞當、邁克爾、莫琳一家三口的重歸于好,我承認這條故事線不錯,可确實太普通了些,而且讓亞當回滾到雙性戀的人設,還給他安排了一位火辣的農場小姐姐組CP,總有在來回打轉的偷懶意味……

...

其他還包括喬安娜的創傷,她與姐姐的和解,梅芙的家庭線等等,不是說這些支線拍得一定有多差,而是内容過于寬泛的劇情,大大稀釋了《性教育》的主題和特點。

雖說“一切問題都可以歸結于性”,但如此生活化的“庸常”,着實是令原本好玩的劇集變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仍有教育意義

上面的牢騷發完,接下去該好好說說本季《性教育》一些不錯的診療和關系了。

首先是艾比和羅曼那段倍受全校關注的情侶關系。

...

艾比作為卡文迪什最有号召力的風雲人物,信奉并推崇“絕對積極”的價值信條,開口閉口都是正能量,不讓聊八卦、不準背後講人壞話,渾身上下都是大寫的正确。

如此極端做派的代價,就是她無法表達負面情感,缺乏正确交流,導緻她和羅曼都以為對方想分手。

...

可事實上隻是羅曼壓迫得緊了些,TA隻要稍稍減少一點壓力,兩人的關系立刻就緩解了。

但歐迪斯的建議屬于治标不治本,艾比的問題遠比羅曼說的嚴重,直到最後一集大家把話說開了,艾比才不得不承認,她是太過懼怕負面情緒才片面地選擇了全面積極,都是患得患失的心态鬧的。

...

這有點像《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裡樂樂不健康的“隻要快樂”了,其實擁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才是正常人……在歐迪斯和歐兩位診療師的合力開導下,艾比變得“尋常”多了。

其次是薇薇安和博烏的非良性關系。

...

剛認識後的那陣子,薇薇安一直很喜歡博烏這個積極主動的男生,包括對方總是為自己和傑克遜的關系而吃醋,她也會感到受寵愛的甜蜜。

可在薇薇安與一個陌生男生談論試題、被博烏抓手威脅後,一切都變味了。

...

先是強行控制你、告誡你不要離開自己,回頭再一副委屈又知錯的樣子,不斷強調自己有多愛你、多舍不得你……味兒太沖了,對吧?

不管叫PUA也好CUP也好,但凡在兩性關系中讓人産生了自輕自賤的不良想法,展示出了精神虐待、控制欲失控等迹象,就該離這種危險分子遠遠的,及時止損。

...

薇薇安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認清了這點,并勇敢地對着博烏下了有理有據、仁至義盡的驅逐令。

本季《性教育》最讓我有意外之喜的一對CP,是艾米和艾薩克。艾米登場時依然在治療受到性騷擾後的心理創傷,她聽說搞藝術創作有幫助,便報了繪畫課,由此與上同一課程的艾薩克産生了更多交流。

...

艾薩克得知艾米的情況後,建議她找點别的方式,自己也樂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導。

觀衆們普遍都比較喜歡艾米,覺得她可愛、認真、重情義,但她“用心”的一面卻沒有多少人懂得欣賞(更多人隻是認為呆萌),而與梅芙有着相似成長經曆的艾薩克,恰恰是少數能夠發現艾米這一面的人。

...

換言之,艾薩克能夠給艾米提供少有的情緒價值,這是艾米以前交往過的男生所沒有的特質,也難怪她會被艾薩克吸引。

艾薩克的觀衆緣就不怎麼好了,但說句實在話,他在S2結尾的黑點,在S3時就已經靠自己抹掉了,除了那個黑曆史以及有些敏感、刻薄外,他都是個很不錯的男生。

...

因此,當梅芙解開自私的心結後,很快就祝福艾米和艾薩克兩位好友在一起了,作為共同好友,她能看出兩人的般配。

隻是,還有一道屏障阻攔着兩人産生更進一步的親密關系:艾米仍未撫平的心理障礙。

...

所幸,艾薩克已經提前把解決之道傳給了艾米,她隻需在某個時刻開竅就行了。

艾米終于來到了那個噩夢開始的公交車站,脫下了那條被侵犯時穿的褲子,點起了一把火,使用已經熟悉的照相機,記錄下了她告别創傷陰影的時刻。

...

待到牛仔褲化為灰燼,歸來的艾米已經是一位更加強大、自信的女孩了。

另外在性關系方面,我也覺得艾米和艾薩克很搭調——回想過去艾米的戲份,會發現她其實對肉體上的男歡女愛并不熱衷,無論是和亞當交往時,還是後面那些露水男友,以及試用各款震動棒,都像是在“探索”和“測驗”,艾薩克雖然身體上有殘缺,但他卻能在其他層面上充分彌補。

...

所以,我衷心祝福這對小情侶能夠好好走下去。

雞零狗碎的選舉

接下來聊聊本季《性教育》裡我最喜歡的一條故事線,校園性愛治療師之争。

在此之前,先來看看卡文迪什學校的特色:由學生主導的非競争教學模式,鼓勵每位學生表達自己的先進觀點,無論多麼稀奇古怪都行。

...

換句話說,在這所學校,所有傳統的、保守的、不正确的言行都不會有什麼市場,甚至還會随時社死和被封殺——往好了說,這裡有一群充滿理想和朝氣的年輕人,往壞了說,這兒就是一個“網左小白”大本營。

得益于這種寬松氛圍,歐迪斯都不用申請,直接就可以開新診所,唯一問題是,他需要和先他一大步的另一位治療師歐展開競争。

...

出于年輕人争強好勝的自負、幼稚心理,歐迪斯很快跟歐杠上了,還因為僥幸緩和了艾比和羅曼的關系,順利搶走了歐的客戶。

面對“一代新人勝舊人”的窘境,歐打算找歐迪斯解決這一問題,沒想到後者都不用騙就上當了,主動同意在校園内展開一次性愛治療師競選。

...

随後歐迪斯就傻眼了:歐充分明白卡文迪什的遊戲規則,也明白“選票政治”的關鍵是會作秀,她能說唱、有粉絲、會科學上網,競選噱頭直接拉滿,歐迪斯這個隻會診療的菜鳥,哪是她的對手?

不過歐迪斯并非毫無勝算,因為“校園宮鬥滿級選手”魯比願意做他的競選經理。

...

魯比做這些是為了複仇:原名莎拉的歐,在小學時曾靠着出賣魯比的糗事來融入集體,如今她又裝作不認識魯比,這讓魯比充滿了扳倒她的鬥志。

但就算幫歐迪斯拍了一支真誠的介紹視頻,他們也不是歐的對手,直到魯比挖到了歐“玩弄别人感情”的黑料……這個爆料本可以在辯論中輕易擊垮歐,沒想到她情急之下,說出了自己是無性戀的實情。

...

這番發言順利讓歐反敗為勝——因為她疊buff成功了——同時,這也讓先前歐講的“歐迪斯父親雷米有男權言論 = 歐迪斯是厭女者”的詭辯更有說服力了。

此外,歐還和珍一起主持了廣播節目,眼看着仇人越走越順,魯比終于忍不住上傳了歐當年霸淩自己的視頻,成功令歐一夜之間聲名狼藉。

...

而歐迪斯三番五次冷落、傷害自己的言行,也令魯比心灰意冷,所以她幹脆扶持了一個新的獨立候選人康納。

這場選舉已經越發像個鬧劇了,緊接着發生的意外更是把語境推向了高潮:電梯又壞了,即将錯過考試的艾薩克和艾米決定大鬧一場,制造假火警還堵塞了樓梯,逼着大家重視這個問題,聽障人士艾莎也順勢說了自己長期以來遭受的不便。

...

宣布選舉結果時,隻想上珍節目的獲勝者康納棄選,遞補冠軍歐迪斯也放棄了,最後隻剩下了名聲不佳的歐,靠着魯比親自站台背書,她再次成為了學校認證的性愛治療師,形勢一片和諧。

校長宣告結束這一切時忍不住嘀咕“浪費時間”,也算是個官方吐槽了。

...

活潑、快樂的埃裡克,在本劇中一直是積極的外向型同性戀代表角色,他早已打通了生活中各方面的避障,唯獨在宗教信仰這一面尚未突破。

這個矛盾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遲遲沒有接受洗禮。

...

擺在埃裡克面前的似乎隻有兩條路,要麼決絕地離開,要麼像另一位同性戀小哥阿德達約那樣徹底隐瞞自己的取向。

之後埃裡克身上發生了一系列真假難辨的“神谕”,他被一步步指引去了教堂,得知了教會慈善項目缺乏資金支持的困境,随後提出了為教堂募捐的主意。

...

先前見過的女流浪漢成了上帝,敦促他要回到教堂去。

玄學還不止于此,夢境裡那些預示元素,一一出現在了埃裡克陰差陽錯的現實世界裡,這讓他不得不相信,上帝對他真有旨意存在,他需要去受洗。

...

如果大家接受自己,那就安心受洗,如果不接受,那他就離開……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出教堂後,埃裡克再次見到了上帝,對方聲稱這正是自己想讓他做的事,埃裡克身上背負着更大的使命:前路漫漫,遍布荊棘,而他需要一直昂揚、頑強、驕傲地走下去。

...

這是一份能夠傳遞勇氣和幫助的理想,它看上去大逆不道、沐猴而冠,卻又是深得《性教育》本真精神的體現。

終将逝去的青春

最後來談談歐迪斯和梅芙的感情線吧,《性教育》的故事由他們倆開始,也在他們倆之間結束。

梅芙去美國讀書後,她和歐迪斯要面對名為“異地戀”的新考驗,兩人雖然在發裸照一事上遇到了小坎坷,但歐迪斯靠着電話性愛實現了柳暗花明。

...

而此前梅芙在美國求學受挫,自己寫的東西被莫洛伊老師貶低地一無是處,導緻她開始開始懷疑自己,因此也更加依賴歐迪斯了(像抓救命稻草一般)。

母親的去世,進一步擊垮了梅芙:艾琳是吸毒過量殒命的,哥哥肖恩也成了一個不靠譜的毒蟲,這些親人的糟心事不斷在把她拖回自己極力想擺脫的原生家庭。

...

然而歐迪斯的“親密接觸恐懼症”又回來了,況且他也意識到了梅芙不對勁,最終他交代了和露比過夜的心病,硬生生打斷了“好事”。

等到葬禮過後,梅芙狀态總算恢複了不少,但她還是沒有再去美國的信心,并流露出了放棄留學、留在老家的意願。

...

這回歐迪斯可沒法甩鍋給心裡有愧了,隻能承認自己的恐懼症依然沒有根治。

第二天一早,珍邀請梅芙去家裡吃飯,她想借此機會增進與兒子女朋友的了解,緩和兩人過去略顯尴尬的關系,可由于喬安娜的離開和歐迪斯被困電梯,兩人意外有了充分的獨處空間。

...

可人要是想擁有親密關系,就不能懼怕這個,因為去愛别人注定要冒風險。

等回了家再見面時,梅芙和歐迪斯的心病很大程度上都已經解開了。梅芙告訴歐迪斯,自己還是想去美國,離開莫戴爾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真正能助她走出去的機會很少,現在有個好機會擺在面前,她一定要抓住。

...

唯一一次親密接觸卻成了分手炮,歐迪斯縱有百般不願,也隻能接受梅芙的離開,因為他明白對方心意已決。

可大結局開頭那場戲還是令我有些崩潰:得知珍鼓勵了梅芙後,歐迪斯的第一反應是生氣,他認為母親又在操縱别人思想,害得梅芙遠走他鄉,不能留下和自己在一起。

...

但結尾時他與母親的和解,我還是會有點“強行圓滿”的潦草感。

萬幸的是,《性教育》最後一場戲還是很好的,以梅芙留給歐迪斯的信作為整部劇的結尾。

此時梅芙的作品已經得到了外界的積極反饋,她愈加有信心和資本在美國立足下去,我們從上帝視角出發,也更明白她不會再回來了,那封信就是梅芙與歐迪斯真正的告别。

梅芙回顧了自己過去的離群和兩人相識的經曆,點明了歐迪斯的能力以及對自己的幫助,讓她不再感到孤單,同時也有了去追求遠方的勇氣,“我永遠不會再封閉自己,你打開了我的心門,改變了一切,無論去哪裡,我都不會忘了你……謝謝你所做的一切。”

相聚是緣分,錯過的是青春,而在我們生命中,注定會有無法抓住的、終将逝去的青春。

《性教育》就此結束,願你我在這段旅程過後都能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