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再看,竟是如此这般。初观于资料馆阿克曼影展,只抢到了犄角旮旯的位子,然后睡过去一半,其间被突然插进来的地铁巨响惊醒,结束后怒打三星。随着这二年的积累和对阿克曼的了解,今天抱着必胜决心来到Vidiots。如愿以偿,我很感谢在这样一个阶段看到这部电影。
news from home,总觉得该译为《家的消息》,一封封来自母亲的家书,用夹着口音的英语读出,文字被纽约繁忙的汽车冲散,声音被这庞然大物淹没。像昨天和父亲的视频通话一样,干着别的事情,听一句漏一句。他也看得到我没有专心,但还是不厌其烦地嘱咐。这些来自家的消息始终拽着我,给我安全感同时也是阻力。我说不上来这部电影在技巧上有什么华丽精妙之处,但似乎可以理解这些过于乏味的镜头,这就是我发呆时眼里的像,没有焦点,脑海中自动播放着long season,把自己放进漂流瓶然后扔到海里。镜头旁观着一切,于是成为了旁观者。路上的行人就这么和镜头对视,然后再转身离开,仅此而已。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放到一半,前排一个观众离场,银幕中一个工人转头看了他一眼。
我在等载我的那艘船。
写不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