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微信公衆平台《伊姐看電影》,作者:伊姐、杉姐

01

最近迷上了一部劇,那種感覺,好像穿越回童年,近距離觀察自己的生活。

——《我們的日子》

...

以下場景,你是不是覺得特别熟悉?

在經濟不夠好的時代,一家人的财力往往隻能供應一個大學生。

想跟大人談獨立,談自主,談自我?

父母會用上帝的語氣來重複那句“隻要我活一天,這個家,就是我做主”。

...

想追求一下“音樂”這樣的奢侈品?

迎接你的很可能是吉他摔個稀爛的“咣當”,以及“學音樂的結果就是,沒工作、沒錢”的警告。

父母從來都認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由父母決定。

...

甚至,有的人發現了一向自認權威的父母,私下裡隐瞞着難以啟齒的大秘密。

但父母依然選擇逃避,因為“大人無論怎樣做,永遠都有自己的道理”。

...

父母的不理解,以及理想和現實之間永遠隔着一堆“我是為你好”......

這些橋段,幾乎是我們每個成年人的童年往事,《我們的日子》把它們的出處,掰開揉碎,拿給你看。

但父母也有過青春歲月,當他們是兒女的時候,他們接受的是怎樣的教育?

他們漫長的婚姻裡,最初有怎樣的欣喜和憧憬,最後有怎樣的痛苦遺憾?

他們學習成為父母的過程,又經曆了怎樣的,九九八十一難,穿越時代風浪,才把我們養大?

《我們的日子》,像父母人生的紀錄片一樣,把他們的青春、夢想、遺憾都一一展示給我們看看,溫柔地告訴我們一句:“大人,也是會犯錯誤的。”

也讓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們,回望父輩生活,站在時間長河的另一端,和父母的生活和解,“人生,對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02

《我們的日子》,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講起。

同住闳光機械廠家屬院的三對夫妻王憲平和劉淑霞、東方玉樹和傅瑩、楊大山和方慧,在同一天生下了他們各自的孩子。

三位妻子是朋友、同事,每天一起上下班,連孩子都是同一天出生,但人生境遇,卻迥然各異。

...

劉淑霞是單位的會計,她心思敏感,身體裡住着一個詩人。

蘇聯詩人西蒙諾夫的詩,她在街頭随口就能背。

劉淑霞(李小冉 飾)是單位的會計,她心思敏感,身體裡住着一個詩人。

蘇聯詩人西蒙諾夫的詩,她在街頭随口就能背。

她會在桌上鋪上紅格子布,放一張膠片,沖一杯咖啡,躲在角落“偷得浮生半日閑”。

她的丈夫王憲平(李乃文 飾)是轉業軍人,外人看來他正直、高大、忠誠,但大男子主義刻在骨髓,對妻子索取的情感共鳴,評價是“敵台”。

...

劉淑霞早就告訴過王憲平,二胎生産時,必須坐小轎車去醫院,結果臨産那天,王憲平給她找來了一輛三輪車。

...

劉淑霞在醫院難産,他鼓勵方式卻是,在門口高喊:“拿出炸碉堡的精神!”

...

好朋友玉樹勸他不應該對妻子發火,他的理論卻是:我就是把她們當自己人,當家人我才這樣,我才想說啥說啥,按你這麼說,我得裝啊,那叫虛僞。

...

...

...

...

但也是這麼一個人,父母早亡,把劉淑霞的媽當親媽,一起生活,孝順了好多年;和劉淑霞說好了“生七個”,見證了她二胎難産,徹底害怕了,和好友玉樹認真讨論“男人該怎麼結紮”。

...

劉淑霞和王憲平就像兩條永遠都不能相交的平行線,幾乎是我們這輩人記憶裡,父輩最經典的相處模式了。

王憲平是那個年代的典型男人,不懂提供情緒價值,但實實在在把“責任”兩個字,看得比天重,不僅是對妻子的,而是對所有人的。

03

另一對夫妻,東方玉樹(孫浩 飾)和傅瑩(齊歡 飾)。

傅瑩在食堂工作,一個扛白菜的動作,就能看出她有多“壯美”。

...
(同樣是扛白菜,懷孕的傅瑩比男師傅扛得還多)

傅瑩沒讀過什麼書,性格大大咧咧,脾氣直接火爆。但她的丈夫東方玉樹,被稱為“最細膩的上海人”。

有多細膩?看東方給老婆端水,就知道了。

畫面背景中,燒水壺燒開了水,一直叫。

但東方并不理會開水壺,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水倒進好看的陶瓷杯,嗲嗲地囑咐一句“老婆,小心燙”,然後迅速掀開杯子蓋,遞給她,最後再把杯子蓋拿走。

...

這一套遞水的程序,比劉淑霞喝咖啡還要複雜。

傅瑩不領這個情,說當初圖他細膩嫁給他,但結婚後才發現,丈夫“磨叽得跟個大閨女似的”。

...

不管是鋼鐵直男王憲平還是細膩的上海男人東方玉樹,都沒辦法在愛妻這件事上,交上滿意的答卷。那個年代,有暖男嗎?有寵妻狂魔嗎?當然!

劇中的第三位女主方慧(王維唯 飾),是廠子裡的播報員,遠近聞名的廠花。她的老公楊大山(任帥 飾),年輕時候太愛打架,“遠近聞名”的小混混。但自從楊大山遇到方慧之後,就變成了踏實、顧家的三好男人。

當劉淑霞和傅瑩在産床上喝清水粥的時候,楊大山反複和醫生确認禁忌,給方慧煮了雞丁小米粥。

他還帶來了奶粉、收音機和方慧最愛看的《紅樓夢》,連第二天的夥食也給計劃好了,鲫魚湯和雞蛋糕。

...

這老公模範的,讓傅瑩根本吃不下飯,讓其他男人在背後罵街。

...

但方慧的臉上,總是有着若有若無的某種沉思,仿佛有很多話,說不出口。

有一場戲,楊大山在産房外面遇到一個叫做林俊生的男人,立刻讓方慧收拾行李就走,但越是逃避越有鬼,方慧和林俊生正好碰見,四目相對,情愫流動。

...

《我們的日子》中,看到楊大山和方慧的戲,我總會恍惚,總會意識到——

父母也年輕過,他們的愛情,也曾如此虐心,山崩地裂,驚心動魄。

他們并不是生來,就成為了父母的。

80年代的中國,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但底子薄基礎差,中國式家庭的成長,父輩們的理念和做法,在今天看來是有一些落後的。

1986年,女排五連冠,南極考察站建成,中國開始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劇裡一直緊跟時事,貼着國家政策變化走,也幫助大家回顧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劇中人物,一直随着時代在成長,在進步。

...

父輩們思想怎樣解放的,日子怎樣越過越好的,是這個劇接下來要展示的重點。

04

《我們的日子》是年代劇,故事橫跨近30年時間,講述了兩代人的情感、生活和成長經曆,在這裡我們找到了太多遺失的美好。

為了真實還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主創團隊做到了90%以上的實景拍攝。

斑駁的紅磚瓦房、漆黑夜晚裡的一束手電筒亮光、木質電視櫃、老款彩電、熊貓刺繡的沙發巾、印了竹子的白窗簾、室内的煤爐子和在屋子裡拐彎、直穿房頂大煙筒......

...

...

那時候,漲工資10塊,就能讓全家人喜出望外。

...

兩袋奶粉,是産婦能吃上的最好的補品。

...

多給幾口奶,就收一個“親閨女”,兩家人喜滋滋“指娃為婚”。

...

...

...

我們很難理解那個時代,很正常,物質水平在發展,獲取信息的途徑在擴寬,全球化的趨勢在加強,科技一直指數級增長——這就是80後曾經被稱為自我的原因。

而當80後成為00後、甚至10後的父母,我們要面臨的也許是更革命的挑戰:ChatGPT、web3、智能社會和元宇宙。

《我們的日子》因此珍貴,它搭建了一個時間的橋梁,讓我們站在今天對父母的青春和來處進行回望,也對此緻敬和紀念。

不管在任何年代,遇到哪種問題,“好日子”的真正内核都細碎、踏實、以及全力以赴。

《我們的日子》,一座城,幾代人。

兩代人之間碰撞與和解,共同勾勒出一幅極具人間煙火氣的生活圖景。

導演王雷表示,劇集跨越二十餘年時間,透過小人物的日常展現多元生活群像,呈現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成長。

編劇娟子也說,該劇展現的是很典型的中國式家庭關系,希望大家能夠慢下來,好好體會身邊的溫暖。

《我們的日子》,也彙聚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李乃文、李小冉、周依然、周奇、宋春麗、孫浩、任帥等,不但演技穩,還一水的年代劇故事臉。

電視劇《我們的日子》上線首日就以1.6的收視成績,拿下了黃金檔的收視率全國第一。

...

它接棒的,是2023年開年大戲《狂飙》,《狂飙》的熱度無需多言,口碑至今還在瘋狂發酵,被稱為“一部終于可以讓《甄嬛傳》歇歇的戲”。

而2022年的開年大戲《人世間》,創造了太多奇迹,我甚至因此把小說看了一遍,永遠記住了那段話”人生的劇本你在天上已經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一定是因為這個劇本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不管是《狂飙》、《人世間》,還是《我們的日子》,我喜歡愛奇藝這個内容平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流量明星之外,它特别重視“生活化的、不獵奇、讓普通老百姓能沉浸進去”的内容,那些紮紮實實的劇,就像我們真實的日子,那麼親切、共情,讓人感動。

杉姐,影評人、編劇、導演、教師小姐姐一枚。

《導演請指教》薦影團嘉賓;

中宣部原動力漫畫《我是人才》編劇;

微博、豆瓣電影、搜狐、愛奇藝,認證影人;

作品散見《幕味兒》《豆瓣電影》《第十放映室》《電影爛番茄》《武志紅》《遇見張小娴》《外灘The bund》《灼見》《大象點映》《獨立魚》《伊姐看電影》《世界華人周刊》等公号。

...
轉載美三代 點贊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