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部我追看七年的美劇完結了,它就是《小謝爾頓》(Young Sheldon,少年謝爾頓)。

遙想七年前,我還為該劇首集寫過劇評,而在五年前《生活大爆炸》完結時,該劇第二季的大結局也送出了完美的助攻……

時至今日,終于也要和《小謝爾頓》告别了,我必須得為它寫一篇道别文。

...

回望過去7年的追劇生涯,《小謝爾頓》給我的感覺,很像是身邊一個有趣的親人,TA當然無法每時每刻陪着你,也談不上不可或缺,更多是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溫馨又輕快的愉悅。

可真當TA要離開時,你難免會有傷懷和不舍。

作為《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半部前傳,《小謝爾頓》最終季明顯加速了與母劇的銜接,圓上了許多設定。

...

比如謝爾頓形成敲門喊三聲的習慣,是他不想再看到“不堪入目”的情景,而他父親喬治的“出軌”,其實是和瑪麗玩制服play時被謝爾頓看到而造成的誤會等等。

又比如謝爾頓的穿衣風格,也在迅速向成年謝爾頓靠攏。

在确定要去加州理工上學後,最後幾集裡,我們看到了不少謝爾頓與過去道别的場景。

...

像是謝爾頓再次回到了高中,與曾經相處過/鬧心過的老師和朋友道别,吉文斯老師欣慰地祝他一帆風順,更添了一份真摯和欽佩。

如果《小謝爾頓》最後幾集都能這麼和諧就好了,沒想到它完結前放了個大招……

此時庫珀一家的生活進入了新軌道,尤其喬治獲得了去執教大學橄榄球隊的機會,可謂是事業的巨大飛躍。

...

小喬治已經和妻小搬去丈母娘家住了,謝爾頓也即将去加州理工上學,康妮有老伴兒相陪,米希總要找所新學校,那為何不抓住這個機會搬去休斯頓迎接新生活呢?

S7E12就在這樣一股“喜上加喜”的氣氛下慢慢推進了。

...

瑪麗支持丈夫更上一層樓,米希無比期待這個轉變,至于謝爾頓的抗拒,在母親大人的“教育”下也是徒勞無功。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能獨當一面的小喬治,雖然在某些地方仍然是個不成熟的大男孩,但他已經充分展現出擺脫父親羽翼、自立門戶的特質了。

...

相比起父親的踏實穩重,小喬治顯然更活絡,也更有野心,未來斬獲“得克薩斯州銷量第一”的輪胎大亨,正在醞釀成型。

PS:由小喬治和曼迪主演的情景喜劇已經定了,就不知道這個新系列能不能受到觀衆青睐了……

瑪麗強制一家人拍全家福的這天,似乎與平時沒什麼分别。

...

喬治像往常那樣去上班,瑪麗不忘囑咐下午4點拍照,米希正有些鬧情緒,謝爾頓又在神遊天外,一切都是那麼得平常。

可偏偏在這樣一個平常的下午,卻傳來了喬治突發心髒病去世的噩耗,庫珀一家的支柱斷了。

老實說,我曾以為《小謝爾頓》裡不會拍這段劇情了,就按照一直以來的節奏和調調讓劇集完結,把這個變故“丢到”正劇故事之外,大家恐怕也不會有多少意見。

...

所以,真得知喬治死去時,觀衆們的錯愕和悲傷,和庫珀一家人是一樣的。

喬治去世後,每個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應對這份痛苦:瑪麗瘋狂去教堂向上帝尋求慰藉;康妮整日酗酒買醉;小喬治更加努力表現得像個一家之主,一個能抗事的男人;米希則動不動就怼人發火,宣洩怨怒……

...

可惜這些“平時宇宙”裡的道别并不能解決謝爾頓的煩惱,于是他又選擇了徹底的逃避。

喬治葬禮那場戲,應該是我看《小謝爾頓》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哭泣,沒辦法,這麼溫馨日常的家庭生活輕喜劇,突然來這麼一出傷心欲絕的悲劇場面,簡直是犯規作弊……

...

至少在應對“父親早逝”帶來的心緒問題上,謝爾頓就隻能靠自己了,于是他錯過了父親下葬前的最後一别,也錯過了上台緻辭哀悼的機會。

也不知道謝爾頓花了多久的時間,才真正想通并接受了自己對父親的感情(我猜要到謝爾頓同樣當了爸爸之後)……

...

從艾米和謝爾頓的交談可以得知,此時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兒子萊納德加入了冰球隊,女兒在潘妮阿姨的影響下,對表演産生了興趣。

根據“智商守恒定律”,天才的孩子大概率不會是天才,不難發現,謝爾頓和艾米的兩個孩子相比起父母應該較為普通,而謝爾頓顯然看不上“平庸”的冰球和表演,還推三阻四不願去看兒子的冰球比賽。

...

就像過去一樣,謝爾頓不信上帝,但他相信媽媽,為此他可以走那個形式——盡管還是穿着奇裝異服。

真正的感情注定不可能一帆風順,它意味着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更意味着必要時的妥協和犧牲。

...

我忍不住想起了《生活大爆炸》S11E24謝爾頓結婚那集,家人們都出席并祝福了,現在回更加感慨……哎,又想刷TBBT了……

常言道,自己做父母了才知道父母不容易,兩條主線交彙之下,謝爾頓的共情力也上線了:我有一對支持自己的父母,我今天的成就與他們的支持密不可分,我能成為那麼棒的父親嗎?

...

伴随着謝爾頓的超強記憶,少年的他與成年的他同時掃描留存了家裡的裡裡外外、邊邊角角,每一件家具的擺放,以及每一位親人的點滴。

《小謝爾頓》的最後一場戲,謝爾頓踏入了加州理工的校園,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留下了一往無前且不忘來路的背影。

至此,又一段故事畫上了句。

我很喜歡這段旅程,希望讀到這裡的朋友,也能收獲同樣的感動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