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是我喜歡的那種現實劇——

矛盾沖突激烈,貼近現實,代入感、爽感都足足的,看完之後,還能引發對生活的深入思考。

作為一部教育題材劇,編劇還是挺敢拍的——父母的焦慮、雞娃、内卷在劇中都有生動的呈現,也揭示了大環境下教育階級分層,私營學校和輔導機構唯利是圖的病态教育環境。

兩個女主角:田雨岚一出場就是雞娃母親的代表,而高薪高知的南俪在劇情前期是佛系育娃代表。

南俪和丈夫夏君山作為中産階級知識分子,有一套相對理性的價值觀,他們認為孩子的教育不應該唯分數是圖,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健康成長。

然而,随着劇情推進,南俪在大環境夾裹下,不知不覺也變得雞娃起來。

...

編劇設置的這種轉變,極具諷刺效果:看似理性的南俪一旦“雞娃”起來,比她一直看不上的田雨岚更瘋狂更可怕——為了給學渣女兒歡歡買學區房,南俪動了跟丈夫假離婚的念頭;為了讓歡歡能上擇數的競賽輔導班,她到處托關系,甚至低三下四去求“仇人”田雨岚;為了激發歡歡的鬥志,她鼓勵鐘老師對歡歡實行打壓式競争教育,把學霸米桃設置成歡歡的超越目标。

可米桃是智商140的天才啊,歡歡再怎麼努力,學習成績也追不上米桃!

在持續的比較和打壓下,歡歡心理失衡,她不再把米桃當作朋友,嫉妒心趨勢她聯合班裡其他同學一起孤立米桃。

學霸米桃出身貧寒,又是農村轉來的,本來就很自卑,而長相漂亮、家境優越的歡歡在班裡卻一呼百應。

米桃越來越自卑,受了欺負的她,回家嘗試向父母傾訴,讓她更難過的是,沒受過多少教育的父母不但不理解,反而訓斥她不懂事,說她是因為性格不開朗,才導緻同學們不喜歡跟她玩。

歡歡的内心也受到了傷害,她覺得自己成績不如米桃好,媽媽和爸爸就不再愛她了。

在長久的壓力下,劇裡的三個孩子,都出現了心理問題。

那邊,田雨岚的孩子子悠也出現了精神分裂症狀。

...

原著《小舍得》小說的結局其實是悲劇的、無解的。

小說的結局:爸爸夏君山帶着一對兒女去泰國旅行,孩子們在海邊盡情嬉戲,短暫的放松讓她們找回了丢失的童真,然而這不過是一時的逃避;子悠掀翻了競賽考場的桌子,在考場外崩潰大哭;最讓人心痛的是,懂事的貧民學霸女孩米桃,在貧富差距和階層差異的刺激下,産生嚴重的心理問題,不得不辍學回老家,跟母親種茶去了。

歡歡和子悠家境較好,即使不走“雞娃”的路,家長也可以用資本為其選擇一條相對輕松的路,比如藝考,比如出國留學;可米桃的人生沒有其他選項。

她想要當女飛行員的理想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

每當看到米桃的戲份,我都難過得想落淚。

米桃的父母在大城市當保姆、擺地攤,卑躬屈膝地生活,辛辛苦苦地攢錢,就是能為了把孩子接到大城市受好的教育,他們的初心錯了嗎?

沒有。

可米桃又犯了什麼錯?

年幼早熟的她,無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擁有上海女孩那種融入血液的自信和眼界;她的考試成績幾乎每次都是一百分,可張嘴說出的卻是蹩腳的英語;好朋友保潔有穿不完的公主裙,她的破書包則補了又補;同學們都知道她的媽媽在歡歡家裡做,歡歡邀請她去遊樂園吃冰淇淋,她驚訝的發現,歡歡的一頓甜點錢就是媽媽一星期的薪水;最讓她羨慕的是,歡歡有一對疼愛她理解她的父母,而自己的父母根本沒耐心也沒有能力聽她傾訴,父母遇到問題隻會一味地要求她“懂事一點”“再懂事一點”……

...

每當米桃用豔羨的目光看着歡歡在父母跟前撒嬌,她的心情用一句詩可以形容——“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一個價值觀還未成熟的孩子,乍然從貧寒的鄉村來到大城市,又缺乏父母的理解和疏導,年幼的她真的能承受住如此強烈的沖擊嗎?

要我說,米桃想不崩潰,難!太難了!

為了過審,電視劇把紮心的悲劇改成了大團圓結局。

為了自圓其說,編劇隻好捏造出張老師這樣一個完美到不真實的教師形象(彈幕裡觀衆稱之張老師為天使老師)。

然而,太完美的,終究是虛幻的。

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鐘老師這樣的老師。

這部劇後期的虛假之處在于,隻展現了學生的壓力,卻沒有表現出教師的壓力。(而小說裡,張老師作為教育界的異類,她所秉持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殘酷的競争環境中難以存活,她本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沖擊,甚至多次萌生退意。)

要知道,現在,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對教師的考核都是方方面面的,是KPI式的,教育大環境的内卷,教師也無法幸免。

在焦慮的大環境下,有幾個老師能保持張老師這般清醒理智?

在繁雜的工作重壓之下,他們又怎能做到如張老師這般明察秋毫?

劇裡,因為歡歡和米桃發生了肢體沖突,互推了一下,張老師就去家訪了,不但向孩子和家長誠懇道歉,私下還花大把時間分别跟兩個孩子深度談心,并且自掏腰包請米桃吃飯逛街放松心情,甚至還大義滅親地學生家長坦誠: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跟自己男朋友鐘老師的教育方式脫不了幹系……

我的天哪!

編劇把張老師編得太完美、太無私了!

也不是說現實中沒有這樣的老師,我相信随着年輕一代從業者素質的提高,好老師還是有的,但問題是,編劇企圖把所有無解的難題,一股腦都推給完美的張老師——歡歡的嫉妒,米桃的自卑,米桃父母的教育缺失……好像隻要張老師用心調和一下,就都能化解,這種編故事的方式也太偷懶了吧?

而且,張老師之所以這麼閑,是因為她還未婚未育啊!如果她也有了孩子,她會不會也變得雞娃?在管好學生和管好自己娃之間,她還能完美地平衡嗎?

本來能打95分的劇,因為強行的大團圓結局,隻能給75分了。

看最近兩集預告,為了搞大和諧收尾,編劇不惜把“新冠疫情”都搬出來解決問題了。

然而,天使般的完美老師和災難下的大團圓,都隻是權益之計,如此強行粉飾隻讓人覺得疲軟無力,絲毫不能掩蓋亟待改革的病态教育現狀。

還不如設置成開放式結局。

或者更大膽點,用米桃的悲劇深度刺激人們疲軟的神經!

就讓我們為米桃多流一點痛心的淚水吧!

也許,劇裡的米桃流淚越多,現實中的米桃就能少流一點淚!

米桃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梁,可他們還未成才,就被病态的教育扼殺了,扭曲了,何其痛心!

劇是大團圓了,但現實問題一點沒解決。

更諷刺的是,劇裡劇中,見縫插針地充滞着各種輔導機構的廣告,讓人不得不吐槽:劇方這種又當又立的分裂做派,跟劇裡的鐘老師還是蠻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