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的姐姐》是半個月前看的,因為一直忙,這點感悟拖到了現在。

作為家庭倫理劇,《我的姐姐》劇情清晰。

一場車禍帶走了父母,剛畢業的安然不得不承擔起撫育年幼弟弟的職責。

矛盾沖突在于:姐弟關系并不和睦,父母重男輕女的童年經曆給安然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創傷——

為了生弟弟,父母讓正在青春期的安然假裝瘸腿的殘疾人;父母篡改安然的高考志願,令她和醫生的職業夢想失之交臂,隻能當一名普通護士;自從上了大學,安然就靠兼職賺錢養活自己,幾乎和家裡斷絕關系……

...

故事的主題也很明确:批判重男輕女。

所以,這劇裡所有男性角色的設定都是廢柴:安然的姑父是會偷窺她洗澡的渣男;舅舅不學無術遊手好閑又好賭;看似溫存的男朋友其實是沒有主見的媽寶男。

主題并不新鮮,劇情也不複雜,但卻引無數人淚落深思、

那麼,編劇是如何把看似普通的故事講述得如此動人的?

有兩個秘訣。

第一, 人物性格刻畫細膩,沒有人設漏洞。

第二, 善于運用有象征性的細節,增加真實感、代入感,讓人回味無窮。

劇裡,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所有人物性格都是立得住,經得起細緻推敲的。

安然的性格是倔強、叛逆,有主見,缺乏安全感,卻又不敢全然依賴任何人。

父母離世後,她甯肯親自下場和親戚們抗争,争奪房産,也不接受男友的邀請,搬去男友家同居。童年的經曆早已把不安感刻進她心底,越是危難時,她越清楚,除了自己,誰都不可靠。

安然的男朋友趙明,性格溫吞,是原生家庭比較幸福的乖乖男。兩個人的性格和成長經曆截然相反,但也正是這巨大的差異,使得兩人在戀愛之初互相吸引——趙明欣賞安然有主見、獨立,這是他身上所缺失的特質;而安然則從趙明溫存寬厚的性格中汲取她一直缺失的溫暖和包容。

就連配角準婆婆的形象,也通過幾個一閃而過的細節,刻畫得耐人尋味。

安然第一次去男友家吃飯,飯桌上準婆婆話裡話外炫耀自己家的财産,催促安然結婚生兒子,全程自說自話,沒有問過安然的想法;準婆婆說起話來嘴很甜,對安然看似也很熱情,然而鏡頭一轉,第一次上門的安然卻在廚房裡刷碗;準婆婆過生日,讓兒子叫安然來作陪。

編劇隻用了幾個細節,就把一個虛榮、虛僞、強勢又重男輕女的事兒媽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安然和趙明根基上的巨大差異,以及趙明母親的為人,預示這一對戀人必然的分手。

另一個值得品味的人物形象是安然的姑媽。

...

姑媽是作為重男輕女價值觀的犧牲品存在的。電影開場,姑媽的形象就是一個勞累挫敗的家庭婦女。年輕時,為了弟弟的前途,姑媽被迫放棄了學業和事業,人到中年,她要照顧癱瘓的老公,還要養育一雙兒女。

為了凸顯姑媽這一形象的悲劇性,編劇用了幾個有象征性的細節。

姑媽家裡灰暗的牆壁上挂着她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留着披肩發,身材苗條,穿一條時髦的紅裙子。這種巨大的形象反差,引發人們自然地聯想:看似小市民一般平庸的姑媽也曾有過燦爛的青春,是什麼令她變成了今天這副模樣?

另一個細節:姑媽去咖啡館找安然談判,讓她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職責。不肯屈服的安然憤然離場,留下姑媽一人呆坐着,這時,服務員端上了咖啡,無心喝咖啡的姑媽把咖啡倒進了随身帶的保溫杯,還順嘴抿了一下咖啡杯口,生怕浪費一滴。一個抿杯的小動作,就折射出了姑媽身處底層的困窘和艱辛。

第三個細節:姑媽家裡擺了一套俄羅斯套娃,她一面擦着套娃,一面對安然訴說——套娃是她年輕時去俄羅斯做生意買的,但生意談了一半,就被父母喊回了家,讓她替弟弟帶孩子(這孩子就是安然)。姑媽說:“我是姐姐,從生下來的那一天起就是。“

套娃哪裡是套娃啊?那分明是姑媽抱憾終身的夢想!

如果不是被重男輕女價值觀綁架,幹練潑辣又能吃苦的姑媽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女商人!

安然走後,姑媽擦着套娃,自言自語地說出幾句地道的俄語。至此,一個被犧牲、被損害的婦女形象立得穩穩的。

特别讓人感動的是,經過幾次和安然的交流後,最終,姑媽從重男輕女價值觀的犧牲品、捍衛者,轉變成了新價值觀的接受者。

她對安然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台詞,她說:“其實,套娃也并不是非要套進同一個套子裡頭。”

她接受了安然和她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去追求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電影裡,像這樣值得品味的細節有很多,就像陳年的普洱,讓人回味無窮。

劇情最後,安然态度轉變了,對弟弟,她從抗拒到接受。這種劇情設定,雖然是為了過審,但轉變得非常自然,完全符合人物性格走向。

一定先是姑姑發自内心地理解并且尊重她的意願之後,在與弟弟的親情互動中,安然才會自發地選擇照顧弟弟;否則,以安然叛逆的性格,親戚們越是道德綁架,她越要反抗,且絕不妥協!

因為這種倔強,是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女孩成長中早已刻進基因裡的本能。

安然的轉變是基于愛、理解和親情的本能,是她的自我接納和主動選擇,并不是傳統價值觀的捆綁。

所以,結局怎樣根本不重要。

編劇通過一些列高級細膩的叙述,早已把重男輕女的價值觀批判得足夠深刻,足夠警醒。

觀影時,也不要忽視舅舅這一形象。

...

舅舅的存在是為了展現了男尊女卑價值觀對男性和女性雙向的戕害——在衆星捧月中成長起來的舅舅,犧牲了姐姐的前途來成全的舅舅,并沒有如父母所期待的,成為光耀門楣的存在,反倒成了沒有擔當不學無術的落魄男,無論事業,還是婚姻,都一事無成。

從很多細節,可以看出舅舅的本質并不壞,甚至還有着純真善良的一面。正是借這複雜的人設,才更能展現出男尊女卑價值觀下舅舅這一男性形象的悲劇性。

越是簡單的故事,越要用心、投入,絕不能有糊弄讀者(觀衆)的心思,作者(編劇)在創作時要真的代入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别人!這也是我自己的創作信條。

以上,是觀影感受到的一點點創作感悟,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