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知道《小城之春》講述的故事,可真正看完還是感慨它超越時代的内涵,以及豐富的美學表達。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在于它的開創性,看很多遍才能領會其中諸多細節。

《小城之春》是1948年的老電影了,為中國第二代導演費穆執導。講述了一個女人在丈夫身患重病時候再見到昔日戀人的故事,三人之間的情感含蓄而複雜。

《小城之春》全片在戴禮言家殘損的小園裡進行,以悲觀诙諧的情趣(“我看他不是生肺病,他是神經病”),在線條筆墨中深淺橫斜地創造出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意味深長,暗香浮動。

電影的旁白是本作一大亮點。影片的環境介紹,主要人物的出場和情節的發展都離不開玉紋的旁白推動。旁白不僅介紹了故事背景,推動了劇情的發展,還對理解人物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城之春》也是通過旁白描繪玉紋内心的情感。玉紋在電影中的言行舉止給人一種端莊賢淑的感覺,可是她的内心情感卻是豐富而複雜的,對愛情的追求 ,對丈夫的強烈責任。音畫的融合,讓電影的詩情畫意更加濃厚。

長鏡頭表現的是一個較長時間的鏡頭,或者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它更好地保持了拍攝時空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真實的展現畫面内容。影片中有很多富有内涵和詩意的長鏡頭,通過簡單的鏡頭語言直觀地表現人物間複雜的情感。

片中志忱來到禮言家中,妹妹正在給他唱歌,玉紋在給禮言喂藥。玉紋是場面調度的中心點,後景是妹妹和志忱,左邊床上坐的是禮言,前景是給禮言喂藥的玉紋。沒有人物的對白,隻有歌聲貫穿始終,四個人都懷着難以啟齒、無法排解的情思,讓人回味無窮。

在妹妹的生日宴會後,三個主人公都不約而同地尋求安眠藥的幫助。志忱需要一粒安眠藥,稍稍平複激動悔恨的内心;玉紋需要更多的安眠藥,好讓自己的生命連同忏悔永遠地沉睡;禮言最後服了一瓶安眠藥,想成全妻子的幸福。

《小城之春》展現了中國人的含蓄的情感世界,以及傳統道德觀念的壓迫和束縛。另一方面,本片也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當性,将中國知識分子豐富的人性美表現得淋漓盡緻。

愛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占有,有時候克制的愛更美。懂得尊重、理解對方,是一切親密關系的前提。禮言知道自己給不了妻子幸福,所以他想用一粒安眠藥成全玉紋;玉紋希望用一顆安眠藥抹去對丈夫的傷害;志忱心知不該破壞朋友的家庭,他最終決意離開。

這種細水長流的愛意,雖不像海誓山盟般的轟轟烈烈,但褪去熱情後卻能長長久久。費穆以其獨到的眼光和鮮明的風格化,在亂世中創造出這部精品,成為中國電影美學的經典,我想這部電影注定留名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