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記錄片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穿梭,拉長時間展現“電影課”的實施過程、部分成果、與lifetime-long的影響,反映思考美育、人、電影的意義。
我想美育的追求并不停留在向外産生美的藝術品、表達觀念,還回歸到創作者本身成為更完整的人。比如用延時攝影偷拍交警的小姑娘,在技術手法下這些社會秩序的維持者顯得忙亂又摸不着頭腦,她說“我想讓整部影片顯得充滿惡意”,這是她對父母社會的一種反抗,與電影課剛開始時老師詢問女孩們意見,女孩說因為和父母總是意見不同且知道自己“赢不了他們”而不說太多形成一種callback。
老師的教育方式是一種蘇格拉底式的追問和思想解放,沒有評分沒有目的導向,而是不停追問女孩們你贊成什麼,你贊成的理由,這樣的攝影手法讓你感受到什麼,你想表達的是什麼。他說“一開始她們談論的都是一些無聊正确的老生常談,逐步打破後則展現出每人不同的多彩想法”
至于電影之重要性,影片中的老師提到,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或埋首書海的學者,其一生書籍的閱讀量也沒有其對影像作品的觀看量多,而大部分人對于電影的表達手法一無所知,這是一種嚴重且廣泛的“文盲”現象,我不能再贊同更多。對影像知識的匮乏讓我在品味電影時總感到一些大腦的無力、靈魂瘙癢和空虛。但是,從社會大衆來看,電影專業知識教育仍被視為小衆領域,對于非電影領域專業的“行外人”來說,系統的教材書籍和教學并不多甚至是很少,這種無形的壁壘不是強制性形成的,而是由于經濟狀況、社會觀念、固有文化結構等方方面面共同打造的,對于有能力的個人來說,費些力氣就能穿過;對于有條件的個人來說,在能意識到的時候就早就越過壁壘許久了,但大衆仍是被屏蔽在外的,我想大部分人到影院所能接受到的有效信息或許不超過60%,因此在影院呼呼大睡或不停玩手機的觀衆大有人在。想到一部好電影所能帶來的精神力量與慰藉,不禁感到可惜。
可能是我觀影時個人意識還是較重,或者該記錄片的不少鏡頭、語言确實也有意展現:最觸動我的不隻是電影,而是完成電影課的女孩們。紀錄片中的電影教育實驗選中的是文理學校的女子班級,如片中所說就會涉及到一些資本主義和教育制度的問題,但這不是實驗人員和影片所能改變的。電影課完成後家長評價,一位男家長說,這個實驗有一個好處是“讓女孩們難得呈現出了互幫互助的情景,你知道她們一般不這麼做”。其實答案就在記錄片中:因為在以前女性是不被允許齊心協力完成某項事業的。一位電影成品是拍攝她弟弟踢足球的女孩說她非常愛足球,現在每年都會看拜仁慕尼黑的比賽,并且從小和她弟弟一起踢足球,但是12歲以後她就不被允許和男孩一起踢球了,她隻能一心開始追球星——她從場上被踢出了,她從此隻能做個觀衆。就像電影的制作者參與者,其實默片時代就有不少女性參與,但從未成為主流。觀看記錄片我很驚訝十幾歲的女孩子們的影片居然有模有樣,而且展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批判精神。不是拾人牙慧的複讀應聲(指我經過應試教育後的創作狀态),或空泛的虛幻美麗附庸,而在影片中真正地投入并揭露自己的生活情感與态度。她們的才華讓我驚歎,如果有更多女性被鼓勵進入電影制作等等行業,毫無疑問會帶來全新的景氣。
但就像紀錄片中一位媽媽斥責老師“你給了她們一塊糖,你卻又把它拿走了”,電影課的推行終究還是由于經濟狀況、思想禁锢、結構問題而難以實現。與此同時影片給了商店櫥窗上“我們有權服用避孕藥”的标語三四秒的靜止鏡頭,我很難不想到現在一些地區對于女性堕胎權的剝奪。是否我們從觀衆走到場上,從第二性變成自己的主人,也還是由于經濟狀況、思想禁锢、結構問題而難以推行甚至倒行呢。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