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播出前,市場其實并不看好這個項目,這一點從節目冠名商就能看出一二。

《浪姐1》的冠名商梵蜜琳,是一個在2015年才進入市場的新護膚品牌,與國内頭部綜藝冠名商中常見的VIVO、蒙牛、伊利、農夫山泉等遠不在一個量級。梵蜜琳之所以能夠以4000萬便拿下《浪姐1》的冠名權,一來是因為市場不看好這個項目,競争不大;二來則在于梵蜜琳與湖南衛視有深度戰略合作在前,且黃聖依、伊能靜分别是梵蜜琳的兩代代言人。

由此可見,《浪姐1》最初的廣告合作并不搶手,很多品牌方都是在節目播出之後才開始尋求合作。然而,随着節目爆火,《浪姐1》的廣告位一度到了“一票難求”的局面,據開源證券預測,在中性假設下,《浪姐1》的廣告收入預計在4.55億元。

後來,這種招商熱潮也延續到《浪姐2》中。公開數據顯示,《浪姐2》從開播起,贊助品牌便達到15家之多,包括金典、美團優選、VIVO、唯品會、有道精品課、德芙、美的、力士等。其中,《浪姐2》的獨家冠名方已經變為伊利旗下品牌金典,預計冠名費至少在上億級别,而當初4000萬入場的梵蜜琳則已不見蹤迹。

顯然,有了《浪姐1》的熱度加持,品牌方進入《浪姐2》的門檻自然變高。然而,注入更多資本的廣告主并沒有看到預期中的火爆場面,《浪姐2》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越來越糊,當初搶着“押注”的品牌方們如今卻難以走下“賭桌”。

熱度驟降、股價暴跌,《浪姐2》乘得上風,但破不了浪

《浪姐2》已經播出過半後,熱度依然并沒有太大起色。

與第一季網端獨播不同的是,《浪姐2》在芒果TV和湖南衛視同步播出。在台端,CSM59城數據顯示,《浪姐2》第一期收視率達到2.478%,位列同時段首位,但到了第二期時,收視率則滑落至1.622%。

在網端,貓眼數據顯示,《浪姐2》播出過半時,除了在上線第二日登頂全網綜藝熱度闆塊之外,之後的熱度值整體在9000上下。而《浪姐1》播出期間,則累計拿到11次綜藝熱度日冠,節目熱度值也屢屢逼近10000。

而在《浪姐2》播出期間,根據百度搜索指數,節目的熱度峰值出現在首播當天,之後便經曆了一個大幅度的回落,整體保持在2萬-4萬之間。

對比《浪姐1》播出期間的百度搜索指數來看,節目熱度峰值一度逼近40萬,且整體搜索指數在較長一段時間内都保持在10萬以上,遠高于《浪姐2》的整體表現。

受節目影響力驅動,芒果超媒在财報中披露,《浪姐1》播出期間,單期會員收入、活躍度、拉新數等多個指标創新高。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股價。《浪姐1》開播當天,芒果超媒的股價經曆了一次較大幅度的上漲,當日,公司市值突破千億關口。之後,随着節目熱度釋出,公司股價一直呈波動上漲的趨勢。也是在這段時間,芒果超媒的市值一度達到1600億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浪姐2》開播。2021年1月22日,也就是《浪姐2》開播當天,芒果超媒的股價峰值達到93.01元/股。然而,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公司股價連續多日暴跌。

從熱度縮水到公司股價暴跌,市場更看好的《浪姐2》卻沒能延續第一季現象級的影響力。

回看《浪姐1》時,除了甯靜、張雨绮等這樣級别的姐姐,對于大多數姐姐來說,盡管這檔節目在當時的影響力尚不可知,但已是不少姐姐能拿到的不錯的資源。

然而,到了《浪姐2》,流量基礎已經具備,節目組拿回話語權,姐姐們抱着翻紅的目标而來,隻想“乘風”不想“破浪”,30+女性的态度早已被抛諸腦後,個人表現上更變得束手束腳。節目播出至今,大概率已經很難再翻盤,而背後财大氣粗的廣告主們,雖然給出了更具誠意的入場券,但卻可能連“風”都難以乘上。

節目露出or藝人合作,廣告主請謹慎

此前,芒果超媒曾在中報中披露,報告期内,公司在綜藝類項目中的廣告簽單量上漲近50%。其中《乘風破浪的姐姐》招商數據刷新多項紀錄,節目廣告客戶總數超40家。據此,開源證券保守估計,《浪姐1》的廣告收入規模在4.55億上下,加之節目對會員收入的拉動在5億左右,《浪姐1》帶來的商業收入規模預計可達10億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方除了與節目達成合作之外,憑借《浪姐1》聲量漸起的姐姐們也拿到了非常多的合作資源。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僅在《浪姐1》播出期間,甯靜、萬茜、孟佳、張雨绮、郁可唯、金晨等姐姐拿到的商業合作都在10家左右,其中不乏蘭蔻、安居客、LV、快手、知乎等知名品牌,部分姐姐更是登上《芭莎》《紅秀》等一線雜志,一些姐姐也成為《奔跑吧》《天天向上》等熱門綜藝的嘉賓。

正是由于《浪姐1》出色的商業表現,芒果才會在第一季收官尚不足4個月的時間裡,便匆忙上線了《浪姐2》。而站在這樣的起點之上,更多廣告主想要吃到流量的紅利。《浪姐2》的初始贊助商就達到15家之多,根據綜藝市場的普遍招商情況預估,《浪姐2》可拿到的贊助額預計在8-10億。

然而,《浪姐2》熱度不及預期,盡管入場的廣告主已經沒有“回頭路”,但是,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與《浪姐1》播出期間蜂擁而至的品牌方相比,《浪姐2》播出後,姐姐們商業合作并沒有出現井噴現象。

在《浪姐2》中熱度相對較高的姐姐,拿到的資源也不過寥寥。周筆暢成為羽西星推官、那英代言了有道精品課、比節目熱度更高的李菲兒拿到康巴赫、比黎加的相關合作等。但是,從整體上看,在數量上,“二代姐姐”的合作品牌大多隻是“初代姐姐”的十分之一,在影響力上,“二代姐姐”合作品牌的知名度也不及“初代姐姐”,甚至一些姐姐還沒有拿到合作資源。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很多廣告主已然不願再投資《浪姐2》,這在更大程度上驗證着節目已經嚴重式微。

參加《浪姐2》的金巧巧在微博自嘲“翻紅失敗”,她的經曆或許将成為不少“二代姐姐”們的縮影。而像這些姐姐一樣“乘風”失敗的,還有那些搶着“押注”的廣告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