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拍電影像是個夢,生活中怎麼也學不會的事情,我想去這個夢裡奢侈地感受一把。”

飲、食、男、女,生活、愛、死亡和生命都悄然融進嘈雜的用餐聲中了,李小李戴着螃蟹頭套,面試工作、上課、投簡曆,最終在同鄉引薦下來到中華料理店南國亭,并自此落腳,端盤洗碗,接單點單,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們捉弄他,要他推薦飯菜,拿着記事本的李小李憋了半天說南國亭炒飯,盯着他的幾道目光好似松了一口氣,卻又無奈地發現點多了,太實誠把她們胡鬧起哄的數額也算了進去。多了好幾份炒飯這個事件真是太切身了,太像是獨屬于一個青年的回憶,一個人真實經曆的投射了,在其中也可以看見導演過往的一角,孤身一人的艱難和茫然無措。

杯盤碗筷、熱氣騰騰中,警察進店查戶口查暫住和身份證明,廚師不得不蜷起身躲在倉庫水箱後,水箱裡的魚類搖頭擺尾,黑暗裡隻有一片藍光,一個地上的水下世界。

魚的意象貫穿全片,電影也猶如魚落入水,無為多于有為,順其自然多于大起大伏。李小李,更是一個鈍感的觀察者,不太會招攬吆喝,應酬接客,面試見人還要鬧别扭,時不時冒出點執拗的文青氣,在作為留學生的這一年盡情見證着萬象生态。他來到淵野邊,鏡頭語言和配樂都活泛起來,鮮豔招展的蝴蝶,陽光燦爛的日子,自行車,湛藍天空,年輕女生的花衣,都是那麼純澈有生趣。觀影前看電影簡介,提到留學生李小李經曆“限定親情、臨時友情、類似愛情”,錯以為他會喜歡上同學,結果卻再一次出乎意料了,相比故事的主人公,他更像是主要觀察者,沒有在其中紮根,沒有和其他人物産生糾葛和關系,萍水相逢,他鄉一場相遇和離别,而“離别和想念往往是如影随形”。

牛超飾演的中日混血店員趙青木,不笑的時候看起來有三分狠戾,流裡流氣,油嘴滑舌,恃強淩弱,其實到底心還是軟的,人是直的,是活的,人情世故尤為練達,和李小李一比顯得無比活絡,但在他身上也存在着他們共有的困境和矛盾,那種卡在兩個人、兩個身份兩種文化中間不上不下的隐痛,以及來自原生家庭的陰影和壓力。南國亭一共六個人,除了他們倆以外還有齊溪飾演的代理店長管唯,宋甯峰的飾演小師傅宋哥,陳永忠飾演的後廚大師傅老萬,以及一位不會說中文,卻在中華料理店打工的日本老媽媽。影片的前半段,他們各自忙碌,井然有序,時不時生活中冒出一些小插曲,略顯手忙腳亂但并未打亂節奏,李小李和趙青木點餐端盤,師傅剃魚,老媽媽做杏仁豆腐,管唯和客人打招呼,結賬,送客,鞠躬。

但這并非影片落點所在,南國亭的老顧客悄然離世,從某一天老先生開始獨自一人前往用餐;趙青木同時打三份工,接連不斷地從取款機取走其父的積蓄,在某個雨夜突然被逮捕入獄;日本老媽媽一直嫌棄的年邁母親逝世,留下蝴蝶發夾;廚師老萬在電車上被日本女人當作癡漢,又身懷重病,不得不掏出微薄積蓄進行治療;李小李攜小趙的留言找到邱天,卻發現她已經有了男友,并在夜店燈紅酒綠中打工;管唯挽着小宋的胳膊走回家,遇上碰瓷撞上他們的日本地痞,宋的失語,管的接連道歉,都展現了他們的一種疲憊,小宋身份沒有着落,管唯難以生育,緊密相依後是偶然洩露出的無數次争吵,異國他鄉的每個人都有着隐疾,每個人都有着自我身份和定位的迷茫,《如果有一天我将會離開你》将離開這一主題藏在油鹽醬醋中,展露得悄然無聲,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花倫真是在脈動,在呼吸,一張一弛,帶着自己鮮明的特征,一聽就知道是花倫,也隻有花倫,對情感的松緊強弱有着細膩入微的把控,活潑時活潑,憂郁時憂郁,卻又都不完全不徹底也不純粹,把每一個人物都襯托得栩栩如生,鮮活林立,像水族箱裡的魚,汩汩的泉水,平淡中蘊含芒焰。

李小李在父親重病,母親失業時出國留學交換,在南國亭店員減少,生意不景氣的時候又滿了時限預備回去,管唯對他說,現在這邊需要你了,你又回去了,怎麼都不合時宜,什麼都沒有改變,什麼都沒有解決,什麼都沒有挽回,什麼也都沒有發生,沒有地久天長,沒有突然留下,沒有出路,不會有結局,甚至不會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在回國前的最後一天他沖出半地下的料理店,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高舉菜單,大聲吆喝,四下環顧,霓虹和蒸氣中,鮮少有人回頭,美好的事物是留不住的,掬水月在手,逝者如斯,但氣氛并不凄涼,也恰好應了那一句“臉上不會有淚滴”。

如果有一天我将會離開你,卡在片中簡直就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之于婁烨的風雨雲,齊溪以一種醉酒的嬌憨态沉浸在歌房的新年氣氛中,無比動人,寥寥數人,卻硬是有了一種熱鬧之象。最終管唯和小宋前後來送回國的李小李,擁抱告别過後,兩人一前一後,沒有并排,沒有交流地默默往回走,從親密到疏遠,相對無言。“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大家慢慢聚在一起,然後再慢慢走散,有人在原地,有人走到遠方,生命也是如此,不斷相遇,不斷别離”,永遠鮮活的生命,永遠活着的靈魂,永遠年輕,也永遠是春天來臨之前。

電影院出口的通道一直延伸鼓樓到地鐵站,沿着一号線和三号線,拖曳到樹影斑駁的回校人行道,我一個人踢踢踏踏彎彎繞繞往回走,耳機裡無言的結局成為背景音,好像身處黃金年代,筵席散盡,彩紙飄飄。邱天對鏡粘假睫毛,每一幕在幾天後都仍然如在眼前,團團簇簇擁擠在腦海中,走馬觀花一遍掃過,恍惚間又瞬時回到影院了。龍标出現,聲音響起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種無比的喜悅和震動,幾乎流淚的沖動。影片開場前主持簡要介紹幾句,觀衆前前後後落座,中年男人,中年女人,年輕女孩,形形色色,放在人群中好像不起眼,但散落開去又會覺得可愛,一群人群當中的豆友,一些共同身份,一群文藝中青年。

“曾經是對你說過,這是個無言的結局,随着那歲月淡淡而去。如果有一天我将會離開你,臉上不會有淚滴,但我要如何,如何能停止再一次想你,我怎麼能夠,怎麼能夠,埋藏一切回憶,啊,讓我再看看你,讓我再說愛你,别将你背影離去。”

下個春天到來之前,請别讓我們在頰上留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