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無主之作》與大名鼎鼎的《竊聽風暴》是同一個導演,這位導演的名字非常得長: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該片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威尼斯電影節提名,金球獎提名。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實力放在大部分年份都有獲獎的實力,隻是恰巧2019年的競争對手《寄生蟲》實在是過于強大了。

這部影片跟《竊聽風暴》有很大的一個相似之處是,随處可見的象征和具有張力的鏡頭,我從未見過哪部影片能夠把這個特點發揮得像《無主之作》這麼極緻。其中,導演最為擅長的手法是反複,但每一次反複又不盡相同,在劇本情節上和鏡頭上都能看到這樣娴熟的手法。

...

01 Ich,ich,ich——我,我,我

電影極其強調一點,即自我,而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更是如此。

主角Kurt兒時有一句台詞:“或許我不會想去當畫家。”而事實上,Kurt在那個時候就展現出來極高的藝術天賦,一個乳臭未幹的毛小孩已經開始畫人體畫像,還偷偷藏好。但是這一點已經被家人發現,影片中先後通過小姨和母親的話語交代。

...

“Ich,ich,ich.”(“我,我,我。”)作為一句很重要的台詞,在影片中出現了很多次。第一次是由Kurt在東德時藝術學院的老師說的,東德藝術受當時政治意識形态的影響,推崇現實主義并且排斥一切超現實形式。畢加索被東德的老師作為反面教材,他抨擊了藝術家強調自我的思想,認為藝術家應該始終回歸農民,強調群衆,反對一切形式的創新創造。“Ich,ich,ich.”老師用很鐵不成剛的語氣諷刺表達自我的藝術家,勸導學生隻能進行現實主義的創作。

...

這句台詞的第二次出現是在老師勸說Kurt留在學校畫現實主義牆畫,但是Kurt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拒絕了老師。老師還是很經典地抱怨了一句:“Ich,ich,ich.”盡管最後Kurt迫于現實壓力還是選擇接受了這份工作,但是這也為後來的逃離埋下伏筆。

...

“Ich,ich,ich.”第三次出現于Kurt之口,他在日複一日毫無創造性的牆畫中厭倦,雖然他在東德已經成為了一個有名望的藝術家,但他毅然決定放棄一切,拜托同伴重新刷白所有的牆畫,奔赴西德追尋夢寐以求的藝術。“我,我,我。”這句台詞終于以積極的象征出現,Kurt最終無法欺騙本心,轉而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表達。

...

第四次出現是Kurt在西德學習藝術時,Antonius教授強調的。嚴格來說并不能算一次,但是其表現的内核是一樣的,對于自我的表達和展現。西德教授的那一段台詞語義深明:“我是這麼理解它們的,就像笛卡爾所理解存在那樣,‘我思故我在’,他曾質疑一切,所有事物,所有能産生錯覺的事物,欺詐,想象的幻覺。但他之後明白了不管去思考什麼,不管由此會産生什麼,他把這一不确定性稱為:我。”

...

我是誰?我是什麼?Kurt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真正找到,他抛棄了備受推崇的雕塑和行為藝術,毅然選擇了已經被宣判死刑的繪畫,因為繪畫才是可在他的基因深處的表達方式。

他尋找自我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尋找真實的過程,小姨在兒時在他心中就種下了種子——“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在Kurt給Professor Carl畫肖像時就談到:“為什麼一張傻乎乎的業餘照片比我的畫更加真實呢?幾乎沒人會喜歡自己的照片,但每個人都會喜歡自己的畫像,因為照片更真實。”

...

Kurt開始臨摹業餘的照片,而使他真正找到自己的靈感原點的,仍然是童年時期懵懂之間,對于真實的探索。電影裡兩次展現了Kurt童年的探索,這樣的探索方式就仿佛把眼睛當成了攝像機,Kurt擡起一隻手對眼前的景物重新對焦。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Kurt擡手是因為小姨被抓走,而小姨曾教誨他:“不要移開眼睛,要凝視真實。”并且在被抓走時還不忘提醒Kurt,“不要移開眼。”年幼的Kurt雖然沒有移開眼,但是他也不想看見小姨被眼睜睜地抓走,所以擡手擋住了視線,眼前的景物模糊了。可以說這一次是Kurt意外的發現,而後來Kurt就不斷對這一發現進行複現。

...

...

Kurt後來對于生活的感悟也與真實相關,他讓教授眼前一亮的是一個引其他人發笑的感悟,關于六個數字,如果随機說六個數,那麼它們毫無意義。如果說的剛好是彩票的中獎号碼,一切就變得真實起來,變得有意義了。

而如今的Kurt回歸了他一開始的感悟:眼前所見一定是真實的嗎?真實一定清晰嗎?當他大膽拿起筆刷刷開清晰的油墨,他的作品才真正開始成為“無主之作”。

後來他在自己的畫展上這樣回答記者:“真實的,和諧的,真的,隻有真實的才是和諧的,每一樣真實的内容都是和諧的,一切真實的都是美好的。”

“我要真相。”

02母親與孩子——生命和藝術的延續

影片中對于Kurt親生母親的描繪很簡略,而Kurt對于母親這個角色又有一種特殊的情節。同時,在這部電影裡還展現了母親對于生命存續的偉大力量。

在Kurt無主之作的創作之中,對他影響很大的是小姨,而最讓人詫異的是,他把他和小姨的畫像命名為《母親與孩子》。而當媒體問道:“上面的人是您的母親和您嗎?”Kurt卻回答道:“不,這不過是一張業餘級别的照片,我無所謂畫面裡的是誰。其實,如果我不認識她,則會更好,那我就能更好地看到真實的内容。”

所以對于Kurt來說,小姨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教給了Kurt最早的藝術啟蒙,啟發Kurt去尋求真實,她雖然很早就被迫害,但是她留給Kurt的影響則是像母親一樣深遠的。

所以實際上小姨這個角色是這部電影第一個重要的“母親”角色。小姨這個人物引導的故事也十分精彩,又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

小姨的名字叫做伊麗莎白,電影一開篇就是小姨帶領Kurt參觀藝術展的片段,展現了全片第一個張力十足的鏡頭——童年時期的Kurt凝視着一個骷髅雕塑品,這個骷髅藝術品的一些特征展現了這是一個女性的形象。小男孩是生命,而雕塑是死的,仿佛預示着小姨後來被迫害的命運。而死去的小姨的影響又依然深深影射在幼小的生命上,仿佛是一種母愛影響的延續。

...

小姨,伊麗莎白,這個人物在電影中是一個極具藝術天賦的人物,導演沒有明确地指出伊麗莎白是否真的是精神病患者,但是就算她不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她也展現了她對于世界遠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她仿佛一個極盡瘋狂的藝術家,這點在本片開頭就展現了,小姨站在一排公交車司機面前,拜托司機同時鳴笛,一片巨大的噪音中,小姨卻仿佛置身于一場音樂會,在接受生命的洗禮。

這點在影片的結尾由Kurt複現,首尾呼應這一點其實是很多電影都用到的手法,雖然觀衆很好猜,但是确實是永遠經典的手法。Kurt也在停車場中拜托司機,在一片刺耳尖銳的鳴笛聲中,仿佛巡遊于天外,電影兩次都給了旋轉的鏡頭,速度先快後慢,交響樂也是漸強再漸弱。

...

...

後面一個片段中,小姨全身一絲不挂在彈鋼琴,兒時的Kurt被琴聲吸引下樓,看到了這一震驚倫理的場景。接下來小姨對Kurt講的這一段話可以說直接影響并貫穿了他的一生。

“别把目光移開,絕不要把目光移開,Kurt。所有真實的東西都是美好的。”

然後小姨按住了一個琴鍵,展現了一段無人能懂的瘋狂藝術家的片段。

“這個音,裡面蘊藏了音樂的所有力量,生命的力量,整個宇宙的力量。人們在尋找構成世界的公式,可它就在這裡,這裡,你聽到了嗎?倍高音la,現在我知道它了,它能夠到處彈奏出來。”

說完這段話後,小姨開始拿着煙灰缸砸桌子,砸自己的頭,并且不停向Kurt發問,“聽到了嗎?”(這個音與影片中的公交車鳴笛聲也是一緻的)

雖然小姨的行為極盡瘋狂,但對Kurt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長大成人的Kurt身上跟小姨有着某些相同的特質。有一個片段是Kurt爬到高大的樹冠極目遠眺,然後仿佛想到了什麼,然後興高采烈地跑向父親,告訴他:“父親,你不用擔心了,我已經明白了,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麼?”父親問道。

“所有,一切。萬物是如何關聯的,萬物都是有關聯的,所有的一切,世界的公式。我,我不用再擔心了,不需要再害怕,我是不可動搖的。”

“真不錯。”

“不,父親,你沒明白,你也不用再擔心自己了,真的,我不再非成為藝術家不可,我能夠去從事任何工作,我将會一直發現真理和真相。”

“替你感到高興,真的。”

“我必須抓住機會,我必須想辦法抓住機會。”

這一大段隻有Kurt自己一個人真正能懂的發言,不禁讓人聯想到小姨,聯想到他們都提到的“世界的公式”。這段話也讓父親聯想到了他的妹妹,但是他還是堅定地認為Kurt是與伊麗莎白不同的。

而Kurt的身上雖然總閃過小姨的影子,但是他卻是在一步步将高不可攀的藝術,努力通過自己的方式讓常人能夠理解。他終歸與小姨不同,他的世界的開口雖小,但是始終連接着他人。

...

03母性反抗法西斯

因為小姨的瘋狂行為,家人帶她就醫的時候,醫生堅持要上報病例。我是看過了電影才知道,原來德國迫害的不隻是猶太人,而是所有被“診斷”為無意義的人。而上報後不久,伊麗莎白就被抓走,從此就被不斷迫害。

真正宣判她死刑的是Professor Carl,這個片段裡面有很多的細節,首先是伊麗莎白一進門就盯着Professor Carl辦公室裡的鐘表,看見了他辦公桌上擺的畫,一幅油畫棒兒童畫,露出不屑的一笑,她說:“看得出來你的女兒沒有藝術天賦,但是我有一個侄子,他特别有藝術天賦。”

這個細節在未來Kurt進入Professor Carl的辦公室時複現了,Kurt進入辦公室同樣直接盯上了鐘表,然後看見那幅兒童畫也露出不屑的表情。這裡導演通過靈犀般的動作強調了Kurt似乎跟伊麗莎白有相似的藝術天賦和基因。

還有一個細節是直接擊崩了Professor Carl的心理防線,小姨在向他求饒的時候聲淚俱下地跪下叫他“父親”,小姨還哭訴說,自己以後一定會生下孩子并把她獻給元首。這裡不僅體現了,在二戰中的德國,法西斯因為人口稀缺,母親的最大作用已經被宣傳為“生育工具”。這個細節引申了後面的兩條線,一條是Professor Carl的女兒也叫做伊麗莎白,後來伊麗莎白(Carl的女兒)告訴Kurt,大家都直呼其名叫她伊麗莎白,但是她的父親卻不喜歡叫她伊麗莎白,而是叫她艾莉。這裡我們可以推斷出,小姨聲嘶力竭的求饒不僅讓Carl覺得這個人毫無意義需要銷毀,還給他産生了陰影,甚至于過了三十年後依然看一眼畫像就能認出被他判定死刑的伊麗莎白。

...

第二條是反映了Carl的形象,Carl這個角色就是影片中法西斯的象征,他冷酷無情心狠手辣,這裡主要表現的是法西斯固執的“純種血脈”觀念,Carl根本不可能讓小姨這樣被判定為有殘缺的人有機會生兒育女,所有被認為是有缺陷的人,在法西斯看來都是被消滅的對象。小姨首先被做了絕育手術,再後來像猶太人一樣被關進秘密集中營被毒氣殺死。

影片中,這裡是一處法西斯對所謂“異類”的迫害,也是第一處母性對于法西斯的反抗,在法西斯的極端壓迫下,小姨被剝奪了成為母親的權力。

後來德國二戰戰敗,作為法西斯的一份子,Professor Carl淪為階下囚,在牢房中他聽到婦女難産的尖叫,他告訴守衛的軍官自己是婦産科教授,願意幫助。他救下的是剛好是俄國軍官的女兒。這位俄國軍官在審問Carl時曾經質問道,“難道如果我生了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他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嗎?”Carl十分冷血地回答:“在這個地球上,空間有限,資源有限,那麼該由誰擁有?有病的人,還是健康的人?。(這裡我們可以推斷出滅霸的原型是法西斯/手動狗頭)

...

這裡Carl救治俄國軍官的女兒,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出于醫生的職業道德,但是這一點跟後來的發展顯然不太符合,我在下文會提到。另一種解釋就是,失勢的法西斯卧薪嘗膽式的委曲求全和隐忍,這一點是有依據的,俄國軍官在Carl救了自己女兒和外孫後,把Carl當作朋友來對待,并且庇護他幫助他逃避罪行,但是二十多年過後,俄國軍官要離開時問Carl二戰時他的上司是誰,Carl依然不屈不撓不肯交代,可見在他的心理他始終是法西斯的一員,始終懷有視死如歸的歸屬感。

這一次是影片中難得的一次,法西斯向母性妥協,然而實質上是法西斯向政治的妥協。影片第三次反映母性反抗法西斯,體現在Professor Carl和自己的女兒上。

Carl的女兒,伊麗莎白,和男主相愛了。影片把這一段設置得如此巧合,但是這一切又不像是巧合,伊麗莎白這個名字和Kurt,法西斯和“異類”的對抗似乎就注定糾纏在一起。

Carl對Kurt的評價非常主觀和毒辣,他在知道自己女兒懷孕了之後,這樣對妻子說到,“她的年齡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那個男人,體型瘦弱,性情憂郁,一個因為要擦幾層樓就上吊自殺的男人的兒子,我父親會叫這樣的人“孽種”這不是我心中我們後代應該有的基因,我們必須阻止。”在他眼裡Kurt就是劣等基因的代表,是不能夠承載他的血脈的。

同時這段話還有幾個細節,首先Carl知道Kurt的父親自殺了,說明Carl對Kurt做了詳細的調查。然而Kurt的父親并不是因為不堪擦地的活才自殺的,Kurt的父親曾經是教師,雖然是黨員,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反對法西斯的人,拒絕為法西斯工作。在德國戰敗後,他始終無法抹去曾經法西斯黨員的身份,渴望得到理解而不得,最終上吊自殺。還有一個細節是,後來Kurt抛下榮華富貴帶着伊麗莎白追尋藝術時,由于收入甚微,Carl真的給他找了一份醫院擦地的工作,但是真正受不了擦地這份工作的實際上是Carl。Carl在醫院經過時,Kurt看見了正準備站起來給嶽父打招呼,但是Carl卻假裝不認識直接走掉了。如此極具諷刺的對比,法西斯瞧不起因為要擦幾層樓就自殺的人,其實不肯低頭認同他人,認同其他工作的是法西斯,讓法西斯如此厭惡和讨厭的是他們自己。他們的種族認同主義,傲慢的本質上是自卑。

...

由于無法容忍自己的女兒懷上Kurt的孩子,他用謊言唬住Kurt,并給自己的女兒堕胎。他原本料想着堕胎會使得女兒和Kurt逐漸疏遠,然而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而且,Carl不僅為自己的女兒堕胎,還破壞了她的宮頸機能,讓她懷孕無法超過三個月。伊麗莎白的一段台詞一針見血,“因為他太想讓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所以親手毀掉了自己的血統。”

這也是上文中,我為什麼認為Carl不可能是出于醫生的職業道德才給難産的俄國軍官的女兒救治的,為了所謂“種族主義”,他連自己的女兒都能痛下殺手,這樣的人隻會覺得醫生是一種值得炫耀的職業,而不會認為醫生需要懷有崇高的責任和道德。

二戰後的德國,法西斯依然存在着,或許在明面上已經被消滅,可是殘存的思想和惡魔依然在暗夜中蟄伏。

這一次,母性又一次被法西斯迫害。

泣不成聲的伊麗莎白這樣告訴Kurt:“我們沒法擁有孩子了,Kurt。你的畫作将會成為我們的孩子好嗎?”

影片中的兩位伊麗莎白,小姨極具藝術天賦,開啟Kurt的啟蒙,而Kurt的妻子雖然沒有藝術的天賦,卻是一直默默支持他,願意跟他從東德逃到西德,願意為了他忤逆父親,可以說兩位女性的光輝一直在影片中閃耀着。

影片中象征着法西斯的Carl第一次被全面擊垮是一次意外,Kurt在尋找創作靈感時,機緣巧合下,将兩位兇手和兩位受害者放在了同一張畫布上——Carl布置清除任務的上司,Carl,Kurt,小姨。

...

此時,各地在搜查法西斯餘黨,Carl的上司在蟄伏了近二十年後落網,報紙上赫然印着的“變态殺人犯”仿佛是對于法西斯最好的審判,而還在躲藏的Carl看見這幅畫後宛如一隻老鼠,驚慌失措急忙逃竄。

...

黑暗中伊麗莎白身着白衣,光從後面透過的那個場景,在許多影視裡都能找到類似的鏡頭,這裡的伊麗莎白,不由得讓人想到抱着耶稣的聖母瑪利亞。這是一次屬于母親的勝利。

...

04 細節和後話

一些細節:

Carl是一個很偏執狂的人,他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希望别人抽煙喝酒,而影片後段他開始抽煙反映了他在陰暗中躲避搜查的壓力巨大。

...

-演員塞巴斯蒂安·科赫演技特别好,他在《竊聽風暴》中演了一個富有才情的反抗鬥士,在《無主之作》中飾演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壓迫者Carl。

-那個年代的有一些偏見:年輕的藝術家才能有所成就,主角因此隐瞞年齡,30歲還在讀書的Kurt遭到嶽父Professor Carl的嘲笑

-解釋“無主之作”的幾句台詞特别精彩:

“所以自動拍照機裡的證件照也是一個道理?一張沒有作者的照片?”“對。”

“随意選擇的畫報照片,自動拍照機拍攝的證件照,家庭相冊裡的任意生活照,所有的都被模糊地臨摹出來,通過這些照片,具有不可名狀的真實的力量,預示着庫爾特·巴奈特已經成為他們這一代藝術家的佼佼者,繪畫藝術并未消亡,但是,就像他這一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沒什麼想要講述的,他擺脫了所有的傳統束縛,讓藝術不再是傳記式的記錄,在藝術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一部無主之作。”

...

-蒙德裡安很搶眼

...

-影片中把現代藝術講得特别精彩

...

-教授脫帽的時候,從不示人的傷口展現在鏡頭前。

...

-這一幕酷似電影《模仿遊戲》裡片尾的場景,特别有張力。

...

-電影裡Kurt從報紙上找到的靈感,酷似漫威logo(手動狗頭)

...

-這裡插的一段歌劇特别精彩:“吾王之力,橫掃天下,喚醒衆志,蓦然威懾,源于永垂不朽之冰魄。”

...

-這一幕總讓人聯想到燒圖女子

...

一些有趣小發現:

-我發現很多有精神病角色的電影裡都有伊麗莎白這個名字的出現,但不一定是患者,像《風雨哈佛路》裡的女主,她的母親是精神病,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女主說她不喜歡别人叫她伊麗莎白,因為那她母親發瘋的時候才會這麼叫她。

-很多演員在演“動情”這個表情的時候,有一個演法,就是瞳孔高頻率左右移動,這個演法在《海上鋼琴師》的男二,本片的小姨,《竊聽風暴》的主角上都出現過,這個其實挺有難度的,而且需要控制眼睛移動的幅度,《海上鋼琴師》的男二瞳孔移動得過于明顯,導緻整體甚至看起來有點滑稽,而《竊聽風暴》的男主和本片的小姨演得就恰到好處。

-筆者非常建議将三部電影《鋼琴家》、《無主之作》、《竊聽風暴》按照時間順序觀看,這三部電影從德國二戰一直講到了柏林牆倒塌,這樣可以了解到很多有關曆史,同時也能有很多體悟。

-法西斯的種族主義讓人不免想到另一部電影《千鈞一發》裡,基因就是每個人的簡曆的荒誕。

一些後話:

-這部電影總體上看,叙述特征是平淡的,娓娓道來的,但是該片卻在同類型的電影裡一騎絕塵。平淡叙事的電影,我們這裡拿兩部經典電影來比較,一部是名著改編的《故園風雨後》(2008版),一部是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駕駛我的車》。這兩部電影也都是平淡叙事的類型,但是均被《無主之作》在全方位碾壓。

《故園風雨後》緻命傷是它讓觀衆昏昏欲睡,然而它的故事情節實際上又特别drama,整個故事展開得宛如複古版《小時代》,男男女女仿佛長了戀愛腦莫名其妙墜入愛河,又在宗教壓迫下無病呻吟地撕逼。然而就是這樣抓馬的故事依然沒法擺脫沉悶感和無聊感,與導演朱利安的另一部作品《成為簡奧斯汀》一比,不免讓人覺得質量下滑。

《駕駛我的車》本身是一部挺出色的電影,隻可惜跟《無主之作》一比就高下立判。這兩部電影都是三個小時的大部頭,村上春樹的文學本身就有些晦澀難懂,原著裡又有很多對于契柯夫的引用,甚至于是從契柯夫的作品裡提取了内核。濱口龍介拍這部電影,做到的是相當程度地完成了村上春樹的作品,但是表現上就仿佛一個三連套娃。《駕駛我的車》裡也有很多的隐喻和象征,但都晦澀難懂,雲裡霧裡,幾段重要的對話雖然把台詞寫得極為漂亮,不免有渾水摸魚故作高深之嫌。整部影片就像是經過加密通話,用形式主義包裹契柯夫的内核,算是學院派的顱内高潮。

當然我們還可以拿94屆奧斯卡大熱門《犬之力》來比較,《犬之力》跟《駕駛我的車》都是學院派的推崇對象,不過個人認為《犬之力》的表現還不及《駕駛我的車》,因此就不再冗述。

對比之下,《無主之作》的劇情就設置的極為漂亮,小高潮不斷,三個小時的大部頭也不會引人生厭,同時就是它的象征和隐喻都極為準确明了,它需要觀衆用心思考觀察,卻不會讓人覺得雲裡霧裡。《無主之作》三個小時内包羅的内容十分龐大,不像《駕駛我的車》表現的内容那麼集中,對觀衆比較有挑戰性的就是理清《無主之作》整條貫穿的線——即主人公是如何完成“無主之作”的,而完成它的條件和前提,是從主角兒時就埋下的,草蛇灰線穿越了很長的曆史最終才得以成型。這其中包含了戰争,政治,藝術,親情,愛情……隻有在經曆了這些之後,主角才最終能夠完成“無主之作”。

微信公衆号:從半途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