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2》是該系列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卻也因此是該系列中最特殊的一部,吳宇森将自己的個人風格帶給了這個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美國特工,即便長發飄飄的阿湯哥個性十足,《碟中諜2》還是輸給了前作和後作,《碟中諜2》有哪些優點,他又輸在了哪裡。
法國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對于吳宇森的創作産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吳宇森在梅爾維爾身上學到最多的東西,就是服化道和造型設計,我記得《獨行殺手》裡,冷面的阿蘭·德龍身着一襲灰色大衣,舉手投足間透露出冷酷,盡顯殺手本色。回看吳宇森過往的作品,演員身上也是相似的深色大衣,衣擺在風中肆意飄揚,再戴上墨鏡,帥氣且潇灑,吳宇森把這套審美帶到了《碟中諜2》,一襲黑衣,戴着墨鏡,黑色長發的阿湯哥用喜聞樂見來形容都不過分,神奇的是,阿湯哥跟這套形象竟還有幾分适配,造型的線條感和肌肉感還是呈現的比較明顯。
一提到吳宇森,就會想起“教堂白鴿”,升格鏡頭裡到處飛的白鴿以及跳到半空中射擊的槍手是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他用幾乎質樸的方式诠釋了一個“帥”字,吳宇森對于飛鴿的使用真是到了偏執的地步,在反派基地裡那群鴿子真是相當有辨識度。如果吳宇森是這麼想的:“飛鴿又帥又可以加重緊張感”,那我覺得他的目的隻實現了一半。哦對,說到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在他過往的作品裡的剪輯功不可沒,但在這部裡,對于暴力鏡頭的剪輯就差強人意,稍顯淩亂了。
布萊恩·德·帕爾瑪在懸疑方面給《碟中諜》系列開了一個好頭。在第一部《碟中諜》裡,德·帕爾瑪在劇本上下了一番大功夫,從故事開端的小隊全員被殺,到内鬼的現身,再到高潮的火車決戰,都被梳理得井理有條,給影片留足懸念,也給伊森留足挑戰,而在這當中德·帕爾瑪又很善于利用時間差和空間差來營造緊張的懸疑氛圍,多線的交叉蒙太奇成為了《碟中諜》系列的傳統,在優秀劇本的加持下,德·帕爾瑪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懸疑+動作的商業答卷。
而看到吳宇森執導的《碟中諜2》,劇本就顯得薄弱了很多。吳宇森對于動作戲的側重,或者說偏執,讓整部影片的筆墨分配得并不均勻,除此之外角色的工具化更加嚴重,女主絕大部分時間就是個花瓶,在她做出全片最重要的一個選擇後,她本身就變成了正反派争奪的麥高芬,想想還蠻搞笑的,凸顯人物弧光的設計因為前後的處理而顯得潦草,影片也從此徹底走向了除了動作戲之外的災難,路德這樣的工具人就更不用說,簡直是毫無存在感了。
所以,我仍然喜歡吳宇森的個人風格,但能讓德·帕爾瑪放棄執導的劇本,确實是十分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