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雲之上是什麼,是萬裡碧空,是雲淡風清?隻是因為頭上有一層烏雲籠罩,所以覺得暗無天日,殊不知,烏雲隻能擋住一時的陽光,如何能與日月相争呢。縱有烏雲蔽日,但總會有雲破天開之時,陽光最終依舊會照耀大地,帶給我們溫暖;何況,若在烏雲之上,所謂烏雲,不過隻是下方的一縷暗影,豈能攔你萬丈光芒。

  沖着迷霧劇場,沖着孫俪,沖着羅晉,我看了這部劇,昨天晚上看完了全劇,确實不好看,有點拉垮,有點砸招牌,就算是孫俪和李小冉那場精彩無比的對手戲,也拯救不了這部劇的拉垮。看完全劇我屬實有點失望了,在這部劇之前我看完的最後一部劇是《黃雀》,但是說實在話,看完這部劇我比看完《黃雀》更失失望,可能是因為本來對《黃雀》并沒有抱太高的期望,所以看下來也就恰如其分,而這部劇因為有了迷霧的加持,有了孫俪和羅晉,所以期待值反而高了,因此看下來之後,不達預期會讓它給人的觀感大打折扣。

...

  我一直喜歡迷霧這個廠牌,我原來也一直喜歡另一個平台X劇場的廠牌,之前它們的劇我倒沒有一起看過,分開看好像也沒什麼,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喜歡,但是這次好死不死,《烏雲之上》和《棋士》撞檔了,于是我一邊看看着《烏雲之上》,看完最新一集後沒得看了,我又轉頭去看《棋士》,這下兩兩相看,有點高低立判的感覺。

  X劇場之前我看過并且極度喜歡的是《漫長的季節》,那也是一部破圈且封神的開山門立碑之作,所以極愛,也就給整個X劇場做了一個定調,這次的《棋士》總體感覺不如《漫長的季節》,不過我現在還沒有看完,所以等等再去評論它,但是就目前看到十來集的狀态下,沒有《漫長的季節》帶給我的感覺,但是因為它跟《烏雲之上》幾乎是相互交錯地看,說它吊打《烏雲之上》恐怕一點都不過分,僅從這兩部劇這樣來看,X劇場可以後來居上反壓迷霧一頭了。

  當然,它們的風格不一樣,雖然都是懸疑劇場。相對而言,迷霧的劇産量會更高,一年總能出個幾部劇出來,演員的咖位其實也不低,但是總體而言,迷霧劇場的水平其實有點參差,這幾年看下來,感覺有點慢慢變得平庸的感覺。就像在這部劇之前看的《漂白》,也遠沒有之前《沉真》或者《隐角》帶給我的那種震撼了。

  X劇場相對的劇目要少得多,《漫長的季節》之後,2023年它出了《歡顔》和《繁城之下》,然後就是這部《棋士》了,這後來的幾部雖然不如《漫長的季節》封神,但是口碑也比較不錯,就我看過的《漫長的季節》和《棋士》,感覺X劇場的劇看起來會相對厚重少許,會更需要聚精會神一些,相對而言,迷霧會顯輕浮少許。當然,我說的是當前這兩個劇場帶給我的總體感受,會嚴重受最後這部劇的觀感影響。

...

  《棋士》我還沒看完,等後面看完再專篇另述,這裡就不再贅叙了。

  回來這部《烏雲之上》。總體的觀感,很拉垮,如果不是迷霧,也許還行,但是放在迷霧裡看,确實很一般。劇情方面,當然,還是迷霧喜歡的那種碎屍分屍棄屍藏屍之類的套路,但是它把整個劇情都去套到一個大的販毒集團的大案裡,所以的小劇情都成了一個大案某一個延伸或者分枝,這其實有點舍本逐末了。

  比如《塵封十三載》裡的那種殺,其實不需要什麼大案,一個案子有足夠的吸引力,它本身就是一個大案要案了。《烏雲之上》直接去搞販毒集團去了,殺一兩個人,對于販毒集團來說,反而成了梢枝末節了,但是它卻以這梢枝末節來作宣發,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麼。

  也許,現在你直白地告訴我們,這是一部要去抓販毒集團的劇集,它對受衆的吸引力遠不如迷霧慣有的碎屍案,但是它其實忘卻了一點,沖着碎屍案來的人以及沖着販毒案來的人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如果你宣發做的是販毒案,可能大夥并不會很失望,因為本來就知道是來抓毒販的不是,但是你卻挂着羊頭賣狗肉,盯着碎屍案而來的小夥伴就會感覺被坑了呀——你想,你的店招牌上寫着牛肉火鍋,那我是進來吃牛肉火鍋的,但是進來之後你卻給我上了一盤魚生,這是我看錯了招牌走錯了店,還是你上錯了菜,又或者,你本來就是個賣魚生的,卻非把牛肉火鍋的客戶給坑進來。

  看完這部劇,我就是這種感覺。

...

  販毒集團,剛剛把一個本地的大毒枭的網絡給吞并了,但是看着這個所謂的販毒集團,可謂是人才凋零呀,一個幕後大老闆,帶着一個殺手,然後還有一個整天尋花問柳的健身房老闆,還一個租賃挖掘機的小老闆,就這樣組成了它的整個核心班子,說實話,這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迷你的販毒集團吧,當年古惑仔靓紳的實力都要比它強太多了。

  劇情的設定一開始是由羅晉在追查這個案子,但是全劇羅晉出鏡無數次,一直神神叨叨叨叨神神的,基本上一開始就推斷他應該是死了的,不然老這麼閃現,除了鬼魂還能是誰,另一個推斷是不是孫俪的角色已經開始處于一種精神分裂的狀态,所以才會不停地看到幻象,也一直有幻聽呢。

  這部劇,其實是浪費了羅晉,他就一直在耍帥,一直在走來走去,一直在說着一些不着邊際卻似乎很重要的話——看到最後他确實是死了,那麼,孫俪所有的看到的一切,皆是幻象?

  整部劇,說破了就是李小冉和孫俪這對同父異母的姐妹幾十年來的相愛相殺,所以整個劇情的底層邏輯,一場由原生家庭悲劇引發了所有一切。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孫俪和李小冉的那場對手戲,孫俪向李小冉坦誠當年父親車禍的真相,孫俪的那場哭戲簡直是教科書式的表演,她把自己完全哭崩了,情緒以及面部,全部坍塌,這是極富張力的一場表演。

...

  但是就算是這種教科書級别的表演,同樣拯救不了這部劇。太多的神來之筆,太多的牽強附會,從茶樓到五金店的暗通款曲,我第一次看到這麼顯着來的暗通,并且在五金店老闆自殺之後,警察對他住所的調查竟然沒有發現中間的暗門,這怎麼可能。

  王學華說,我是最毒的毒蛇,我要保護樹,什麼人敢來砍樹,我就咬他。這句話聽起來,遠沒有那句“告訴老默,我要吃魚了”來得深沉與震撼。可以說,這是一個頂着販毒集團的帽子做着過家家遊戲的迷你小集團,刻意制造出來的緊張感顯得如此舒緩,所設置的所謂懸念幾乎從頭到尾都是明牌,隻要看過幾部懸疑劇可能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而那種姐妹仇深的戲碼竟然把這對姐妹推得這麼遠,似乎也有點無的放矢。

  綜上,若無期盼,仍可一看;若有期盼,則必然失望。以上,2025-04-10 12:33:16;乙巳蛇年庚辰三月己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