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工作日都要重複無數遍“應對中國”,周末隻想既不“應對”,同時拼盡全力遠離“中國”概念,不論南海、台海、釣魚島、空間站、疫苗外交、一帶一路、新大西洋憲章還是司法部“中國行動計劃”。

改編自百老彙歌舞劇的新電影《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臨時逃生艙,感覺呼吸到了新鮮氧氣。故事設置在曼哈頓最北頭、喬治華盛頓大橋下拉丁裔移民混合部分非裔的社區,電影裡基本沒有出現華人面孔。華人不太會選擇這種學區未必特别好的地段,大家不會滿足于每天看哈德遜河的日落。我們無法在此安身立命,這裡的年輕人不太關注分數、成年人沒在IT發展、老年人不打麻将。他們解決各種問題的終極手段是拼街舞,而不是拼微積分或者拼單詞。我對舞蹈的了解比月球背面還少,但總算知道有“拉丁舞”這個詞,而沒有“華裔舞”或者“亞裔舞”類别。“廣場舞”尚未成建制地出口到美國。從我的觀察看,華裔在美國有很多可以閃光的地方,舞蹈領域可能需要留給其他族裔,唱歌當然也不太行。

不過導演是華裔,電影中主要場景之一的街角小雜貨店bodega還跟正參選紐約市長的楊安澤有關。拉丁裔運營的bodega在紐約成千上萬,它們扮演着“支部建在街上”的非正式小型社區中心角色,居民去買日用品和小食品,同時聊天社交偶遇。楊安澤拍了條選戰視頻顯示對bodega經營狀況的關心,結果觀衆發現他去的并不是真正的小店bodega,而是一間大不少的熟食店deli。指責他紐約生活根基不夠紮實的競選對手有了新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