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是誰,我就不說了,畢竟搞拉踩不好,我怎麼說也是女神的忠實粉絲,所以,我怪來怪去,隻能怪編劇,讓女主角不務正業,不是生病,就是在跟前男友拉拉扯扯,要不就是一群人拉拉扯扯。

我說,這樣的話,那還不如幹脆去治病或者像隔壁那樣,隻談戀愛呢。

本劇靈感來自清水潔的兩部小說,呃,怎麼說呢,剛好這兩部,我都看過,我隻能說,原著吊打本劇。而且是兩本都吊打。

女主角,也就是我們的女神飾演一位瓶頸期的女主播,因為一樁戀情,從一線被扔到了十八線節目。在十八線,她不再風光,每天莫名嘔吐,一吃就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遇上了廢材男主,男主出生在律師家庭,在這個十八線節目裡當一個沒有話語權的基層制作人。某一次,廢材男主在勾搭助理主持的時候,留下了證據,被服化威脅,要他開始查一個陳年冤案。

當服化老師還是小孩的時候,離家出走,被一家好心的獨居大叔收留,但沒多久,這個大叔就卷進了殺人案之中,被判死刑,正在坐牢等服刑。服化老師堅持認為這是一樁冤案,要他去調查,并做成節目,幫大叔洗刷冤屈。

廢材男主角一個人完成不了任務,所以他拉了女主播一起,女主播敏銳的新聞嗅覺很快就發現這案子确實有問題,開始和男主角一起展開調查。

這個設定我覺得是有趣的,我以為這是一個事業救贖人生的故事。

結果怎麼着,全劇在幹什麼呢?除了第一集和最後一集,大部分的時間,他們不是在查案,而是在——拉拉扯扯。

先是女主角和前男友的拉扯,然後,女主角和節目組的拉扯,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拉扯。且每集都要拉扯,當你以為,啊,總算拉扯完畢,達成一緻,要開心專心揭開查案的時候,下一集,又開始拉扯。當你以為,啊,女主角回到了一線了,這下女主角可以發揮他的作用是,下一集,又開始拉扯。一集裡調查的部分百分之二十,剩下的時間全在拉扯,這條能播,這條不能播,要麼就是,我幹,我不幹了。

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原著的兩本故事大概在說什麼。

首先第一本《足利女童連續失蹤事件》,dna的冤假錯案,該案因為當時的dna技術不夠成熟,導緻一開始就抓錯了人,而在兇手入獄之後,繼續出現了受害少女,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了dna的bug,警方不願意承認當時辦了冤案,拒接重審,就這樣記者開始和警方博弈,并不斷把調查結果甩到警方臉上的故事。

第二本《桶川跟蹤狂殺人事件》,被害少女從被人跟蹤開始就報警了,但警方這邊忌憚對方勢力而選擇視而不見,甚至無心調查,記者死咬,他們才不得不做做樣子,到最後,甚至在翻案之後,還把被害人塑造成了風月女的形象。

這兩全程聚焦的是記者調查的經過和與警方博弈的過程——記者調查發現線索,警方推拒,記者方放料,警方做樣子,但從頭到位都圍繞案件本身。調查過程是非常精彩,緊湊,和警方的拉扯也是非常的引人入勝。叙事性一流,寫出了調查記者這個職業的榮光,非常值得一看。

看過就知道為什麼拉垮,因為原本可以借鑒的東西可以說是非常得多。但是呢,在這部電視劇裡,和警方的拉扯變成了電視台内立場的拉扯,女主角和前男友意見上的拉扯,甚至到最後變成了保事業還是保真相的拉扯,各種人拉扯的内心戲多到你想哭。

這感覺就好像,當你在看一部職業國産戲,他怎麼也不寫職業,老在談戀愛一樣,這一部也是,一開始的追查隻進行了一會兒,馬上就有其他的東西出來影響,導緻整個調查的過程變得非常的零碎,松散,跟原著那種一股腦兒針對案件在進行的節奏完全不同。

再加上,女主角一開始的各種病症,男主角的各種童年陰影,再就是調查過程中,一會他放棄,一會你放棄,一會他崩潰,一會又你崩潰,一個在堅持,另外一個就會出幺蛾子,一個說好了不報道,前腳剛把報道給别人,後腳,就被人提前出了負面新聞。一集裡面盡是一些你看不懂的操作。

越看越讓人覺得,這到底是在幹什麼?要知道監獄裡頭可是有個人分分鐘就會被拉出去行刑啊。

你想都想不到,全劇最好看的部分,居然是第九集記者的線人被謀殺時老制作人操起了椅子,在演播間裡一頓大砸特砸的場景,他的氣憤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因為這就是我看這部劇看到第九集時,最想做的事。

如果是喜歡案情的朋友,我還是去看原著,雖然這裡的案情和原著的案情存在偏差,但是,查找真相的過程是非常精彩。

當然,如果你想看的是女主角和男主角在這個案子中完成的自我救贖,那好吧,畢竟我最早也是追着女神來的。

btw,第十集還是蠻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