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以來看到有一種聲音,說不理解男主怎麼就開始追女主了?莫青成怎麼就一上來就認定顧聲了?他好像是個隻會說菜譜的奇怪的人。

我想說的是《很想很想你》背後兩人相愛的邏輯其實是相當落地的。這并不是一部需要觀衆不帶腦子去遷就的童話,相反它有着相當經得起推敲的現實感。

我在看原著小說時其實也有着這樣的疑慮:兩人難道不會懷疑聲戀+網絡認識這樣戀情的可靠性嗎?他們的相愛不去考慮其他的綜合因素嗎?
這幾乎是這個時代現實的女性一定會警惕和懷疑的事情。

其實莫青成和顧聲都懷疑了。

在第一集,莫青成在說完“我愛你”之後,顧聲在這樣的蠱惑下也說出了“我愛你”卻又緊接了句“的聲音”。
像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混淆現實。
第三集莫青成也說:不要因為迷戀聲音太投入喜歡誰,我們永遠不知道網絡的另一端這個聲音的所有者是什麼人。
是在對粉絲說,也是在對他自己說。
聲戀不是一件反智的讓人抛卻警惕的事情,相反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其實都很清楚。

在這樣的前提下兩人一直小心翼翼的去接觸去認識,莫青成甚至化身“菜譜癫公”。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隻知道說這個顧聲好像不會反感。
兩人作為半公衆人物,因為粉絲數量的差距一定會引來一些質疑的聲音和争議。
在這點上莫青成作為入圈已久的老師,想得比新人顧聲更通透。
如果網絡上的語言讓你不開心了,關上電腦它就什麼都不是。作為一名配音演員,最值得在意的就是作品。除了作品,别人說什麼都沒必要在意。
這讓顧聲有了勇氣,才有了接下來的見面:“聲聲你好,我是锖青磁。”

甚至在相見之後,任憑莫青成表現自己的其他優點,女主角顧聲的顧慮還是一直帶到了第八集莫青成對她告白之時。
身為粉絲的本能讓她感到疑惑,我究竟喜歡的是這個人還是他的聲音?
所以她對莫青成問到:“你就不怕我喜歡的是你的聲音,而不是你的人嗎?”
莫青成卻覺得,“不開始,怎麼知道結局?”
兩人就此開啟一段前路未知的戀情。

兩人帶着現實的疑慮去勇敢相愛,因為現實中已經有太多失敗的先例。

用靠近對方聲音的本能去抵抗懷疑,去進行一場反理性的冒險,這是莫青成和顧聲這場“網戀奔現”裡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它讓人重新相信可能。

聲音是兩人一開始相戀的原因,但後來的現實因素是兩人一起去共同挑戰和慢慢克服的,他們的後來都是循序漸進慢慢才有的。
就像片頭曲《slowly》裡唱的那樣:
Slowly slowly we fall in love(慢慢的 慢慢的我們相愛了)
Slowly slowly I can't leave you(慢慢的 慢慢的 我離不開你)

我知道《很想很想你》作為一部源于配音圈古風圈這些專業性較高圈子的小衆題材劇,在那個年代主流聲音的還原上肯定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男主的聲色條件在當年是否能出名?是不是當年最受歡迎的那款聲音?

相信混過古風圈網配圈的人心裡都有一些自己的答案,但我想說的是男主演的表現絕對是在盡善盡美的及格線之上的。那個最好的年代已經過去。大浪淘沙沒有誰再能還原那個時代的經典,沒有誰能取代誰心中的最好。所以帶着這個去看的觀衆多少就要令你感到失望了。

但如果你能接受锖青磁是聲聲慢的锖青磁,是顧聲的頭牌大人,那你一定能在這部劇裡得到一個很完美的觀劇體驗。整部劇的音樂制作和細節打磨都是一等一的用心在對待版權的态度上也諸多在意,你會感覺到整個制作組對小衆圈子的尊重。

聲音隻是他們一開始相愛的一個理由,是锖青磁和顧聲結緣的開始,而他們在相愛這條路上還有很多很多集,請一起來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