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也很慶幸自己在線下看到了這部電影。

簡單說一說起因:其實是我不太熟悉的長沙本地電影社區,叫做66号放映室,發了一條推文說周六會有一場驚喜放映,放什麼電影,在什麼地方放,都是前一天才通知,并且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其公衆号發的推文都是公布線索,還是挺有意思的。

但我本來沒有放在心上,是朋友突然來問我,這是什麼電影,于是一瞬間激起了我的表現欲和好勝心,當即我就開始認真分析起了那些線索。結果不出意外,我找到了,鎖定的方式也很簡單,公布的線索裡有一張畫的畫風,我過分眼熟。

《椒麻堂會》早在去年時,我就有所關注,當時主要是我所關注的博主都對這部電影表達了期待,并且也有一些好口碑傳到國内影迷圈。海報的畫風也确實讓人打開想象,先入為主,就有一些這部電影不簡單的味道。

雖然自信滿滿,但在片名出來的前一刻,我都生怕我自己猜錯了,在朋友面前丢了臉。

關于這部電影,我相信對于大部分影迷而言,是令人興奮的,因為它是獨特的,無論是它的視聽表達,還是故事底子,都是專屬于電影藝術的“流量密碼”。

全程美術置景注定這部電影的畫面創造力是無限的,是完全可以按照導演腦海中的畫面走的,更何況導演自己就是美術出生,同時作為編劇的他,我相信在寫劇本時已經有了畫面(據導演自己說,第一稿劇本有13萬字)

電影全長有三個小時,有幸在一個觀影團的氛圍裡看完,對我來說是尤為寶貴的體驗。還記得上次印象深刻的觀影團體驗是《過春天》,還有一次是《狗十三》,他們可能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商業,但正是這個特點,讓我的每一次觀影團體驗都十分美好。如果你實在無法理解這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那你隻用知道這是一群都對電影充滿尊敬的人聚在一起做的事。

他們可以不喜歡這部電影,但不會因此讨厭電影。

這次《椒麻堂會》放映結束,導演來到了現場,和66号放映室的主理人搬了兩個小椅子,坐在空蕩的影廳前坪上,背後是碩大的幕布。我坐在倒數第五排,導演的聲音很小,用麥克風我都聽得很吃力,所以我隻能把身子前傾,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有這麼專心的聆聽一個人說話了。

我還記得我看完電影的那一刻,心裡會有一些疑惑,這些疑惑到親耳聽到導演說出“作者電影”這幾個字時,才真正落地。我能夠辨認出這是一部作者電影,但我也因此思考了一下,可能是我太久沒看作者電影,竟有一些不适應,但我也樂于看作者電影,所以今天就想借這次經曆聊一聊,我們到底該如何觀看作者電影?

下面僅是一些個人看法,不一定對。

前:不用了解”作者“,但一定要了解故事梗概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前,我并未做太多功課,最多就是看了一遍預告片,對視聽風格有了一個初步了解,腦海中形成的初印象會是一個有一點童話色彩的電影,因為實在是看到了太多帶有繪畫感的布景,還有缺乏縱深的橫移鏡頭。

恰巧在前一天看到兩位博主算是盛贊了這部電影,于是在我心中拉滿了期待,但我仍然對電影講了個什麼故事一無所知。

來到當天,觀影前十分鐘,66号放映室主理人進行了簡單的發言,他說到這部電影是導演根據他爺爺的生平故事改編的。其實就是隻需要這麼一個底,就做好了看“作者電影”的準備。

想起幾年前看阿方索卡隆的《羅馬》,我提前知道了這是一部講述他童年故事的電影,内心裡便足以平靜而又好奇的看完整部電影。

因為在我看來,作者電影最注重的是某種表達,可能是導演對某段時期的懷念,也可能是導演對某些情感的寄托,總有一份意義。這份意義驅使導演去用盡渾身解數,時而高級,時而接地氣,把一段故事用他最喜歡的方式講了出來。

所以隻用了解一些故事梗概,便能略知一二電影的表達。

就像《椒麻堂會》,導演傾盡才華呈現了一個“戲班子”的大起大落,他爺爺身處其中,就像電影中的木船一樣被時代擺弄着,我想這大概也是導演聽完爺爺的故事以後得感受吧。

中:欣賞視聽語言的同時,别忘了故事

作者電影的定義,我下不了準确的,因為如果隻是單純地講述一個導演想要講的并且和自己有關的故事,那麼《你好,李煥英》也屬于作者電影。但明顯影迷們并不會把它歸到作者電影裡。

因為作者電影可能有個前提,它得具有藝術性,像個藝術品,它還需要有導演經曆的背書,并且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在觀影時,我們自然而然會把注意力就放在了欣賞導演視聽語言的層面上。

但我的個人感受是,還是千萬别忘了故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因為在《椒麻堂會》放映結束後的導演交流會上,有提問環節,前幾位舉手起來的觀衆都有同一個特點:全在解讀視聽語言。後來經過導演驗證,有不少是過度解讀。我承認解讀視聽語言無可厚非,但對于這部三個小時的電影,視聽語言我想是可以憑着後勁慢慢回味的,我可能更關心的是中間的許多故事情節,導演是如何考量和編排的。咱們說人的一生放在那,長長短短,想要用三個小時講完講好,何其容易,這對于一部作者電影而言,取舍一定是有,并且艱難的。據導演自己說,原來這部電影剪完有三個半小時,真的是自己割肉剪成了三小時。

其中有一位女生問導演說有一個場景,在畫面中有一個快睡着的小和尚,她覺得這個設置太妙了,似乎還涉及到了人性和神性的關系……具體我記不太清,但導演聽完以後就回了一句:我就是覺得畫面那個需要一個這個,沒想那麼多。

所以我覺得欣賞視聽語言的同時,别忘了故事。

這部電影其實看下來,在視聽上,可能也會有許多人有同感,它就像是一出話劇表演。每場戲每個場景,演員在台上,站在一塊單薄的背景牆前,左側和右側好像也被框住,唯一的就是保住不要沖破第四面牆。演員不會用背部對着觀衆,人的台詞走位都十分小心。但正如導演所言,這就是一個戲班子的故事。戲班子從誕生到結束的那一刻,永遠都在尋找舞台,那這部電影,不如就讓它長在舞台上吧。

後:帶着自己的解讀去碰撞導演的想法

這部電影放映後的導演交流環節,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對于這樣的作者電影,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對的,于是去主動驗證,也有的人無所謂真正的哈姆雷特是怎樣的,自己有自己的堅持。

我可能屬于後者,但我覺得前者的做法是更合理的。

因為很多時候,邏輯需要自洽,感覺總是虛無缥缈的,當我們有了自己的解讀以後,如果沒有作者本人的驗證交流,可能會陷入對于藝術創作的糾結。就好比如果這次沒有映後交流後,我可能會覺得《椒麻堂會》的結局是個開放性的結局,但這可能沒有看懂這個結局,當現場有人同樣提出了類似的疑問,導演表達出了他自己的想法,雖然并不複雜,但那就是作者電影的魅力——最終解釋權在導演心中。

其實看完作者電影後,最簡單,最合乎邏輯的做法就是去了解作者的表達究竟是什麼,但我認為最好是帶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如果這樣就會缺乏觀看作者電影的樂趣。

這就好比我們新認識了一位朋友,你對他很有興趣,想要多了解他一點,那麼你需要做什麼,除了真誠,那便是等價交換,你唯有對他的一些了解在心中,才能找換取到這些了解的真實情況,甚至更多。

以上,就是一些我的個人看法。

《椒麻堂會》我依然為它打了五星,可能有許多buff加成吧,比如這次觀影體驗,比如電影視聽的獨特性,比如電影故事的表達等等,buff越多,這部電影就越獨一無二。

導演最後說:當初拍這部電影是衆籌的,如今大家在這能看到這部電影也都是緣分。

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更多人能看到這部電影,但我希望想看這部電影的人都能看到它,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