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這麼一部正經科普心理知識的劇,立馬看了,才三集,短短的,可是每次都是靜下心才會看,拍得用心的劇,值得慢慢看。
最有共鳴的是第三集,心理學知識常學常新,永遠都有未學的知識點。小伊也可能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前面的幾十年,過得很艱難,明明不缺吃不缺穿,卻常常哭泣,内心的批判者瘋狂責備自己,有一個控制焦慮型的母親,最常說的話是,“别人怎麼怎麼,你怎麼不這樣”,她會為了達到自己控制的目的,刻意把情形誇張到焦慮的程度,就像長大後,為了勸女兒在商場買下衣服,會故意嘲諷,“大家都會分辨你穿得好穿得不好”,營造職場環境的不安全感,似乎同事都在心裡批判她穿着廉價,卻不說。小孩自己也會内化母親的話,内心形成一個嚴格的批判者,一旦達不到既定的目标,就會斥責自己,不如别人,哪裡都差,忽視自己的正常需求。直到那時候,完全撐不下去的時候,疑惑為什麼自己永遠在黑暗中哭泣,好像被所有人遺棄,遇到的戀愛也是這樣子,極端瘋狂,明明是捕風捉影的戀愛,明明知道他人并不愛自己,卻好像瘋狂的愛戀。會有離開家的分離焦慮。害怕和人相處,後來發現原來自己随身攜帶一面棱鏡,照出自己怯懦自卑的樣子,和劇中一樣,别人對自己好的時候,好像春暖花開,把人上升到聖人的地步,一旦通過放大鏡找到一絲不好,他人被判死刑,還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所有人都是自私的。世界在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眼裡傾斜。在痛苦中長出血肉,決定相信自己一些,給予自己多一些信任和鼓勵,保持運動,維持多巴胺,自我批評時,立刻糾正,“這是不對的”,即使還沒做得很好,世界已經回到平衡狀态。回到平衡态的世界,發現身邊人也沒那麼危險,不爽的時候,不必忍耐,有脾氣就發,他人也會增加邊界感。堅持自己的需求,即使因此會和别人不一樣,對自己更寬容,因為理解一路走來的難,一旦有了理解,其實也沒什麼,不必恐慌,失眠,早上一樣可以起床,夜裡痛苦得要死,清晨照樣神清氣爽,不要躲在夜裡瘋狂自我譴責,都不是什麼大事,像無賴一樣活着,沒有正确态的人生。
還是有分離焦慮,對伴侶有控制欲,控制不住會發脾氣,但是可以隐匿在人群,平常生活了。愛裡才會長出真正的血肉,跪着向在初中被欺負,惶惑的自己道歉,安慰她,她好像才從坑裡爬出來走掉,不然她會一直呆在原地,不知道去哪裡,一被觸發就會哭,就會情緒失控。我也想變成大人,不是因為大人很好,隻是好死不如賴活着,還得走下去。
這個劇拍得太好了,其他人往往不能理解心理上的障礙,第一集的恐慌症,類比強迫症,心理上的問題真實存在,不是開個玩笑,鼓起勇氣推向害怕的事物可以解決。慢慢來,接受它,不要過快推進,執行baby step,過快的世界留給人們過重的壓力,留一點耐心給周圍的人,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