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第一次看到《我本是高山》的海報和宣傳物料時,我的初始印象就不好,因為我的第一反應是“又來消費張桂梅校長了”。

雖然早已預料到該片會帶來大量的非議和口水,但我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兇猛、這麼全面……上上周末我沒去看點映,這一個多星期來已經完美錯過熱點,本不想去看了,可再轉念一想“沒有觀看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昨晚我還是去補了一張票。

可能是因為大家已經全方位地批判過了,自己的預期也放得非常非常低,所以我倒覺得此片不算太爛,至少沒那麼十惡不赦,應該說是“目前正常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的水準——但我樂于見到《我本是高山》現在的惡評如潮與票房失利,對現在某些越來越偷懶的創作者們來說,給點這樣的教訓是件好事。

...

還是簡單聊幾句電影的事兒吧。

《我本是高山》上映前一段時間,關于影片的各種節奏已經相當多了,參戰方來頭還都不小,有針對女性形象的女權與反女權的,有針對黨員形象的正本清源者,有針對現實情況改編的認真人士等等,其他借題發揮和陰陽怪氣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就我的觀影感受來說,上述問題當然都有,但并不見得都到了要趕盡殺絕的程度,比如佩戴黨徽和對黨宣誓的戲,拍得确實不怎麼樣,可至少是有的,教育局領導談不上是反派,像女生逃校打遊戲、酒鬼媽媽等争議點,在影片的叙事中也是勉強成立的。

甚至于大家批評最多的“張校長靠追思亡夫董老師來獲得動力”這點,我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張老師的動力來源當然是對女孩們的牽挂和對黨的信仰,而亡夫時常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片段,更像是張老師在困難時的自問和拉扯,這種反襯也是能接受的拍法。

但是,下面該說“但是”了。

...

《我本是高山》放着張桂梅校長那麼多、那麼好的真實事例與感想不去拍,偏要舍近求遠用“通俗”的手法去展現她的精神,是不願拍,還是沒能力拍?

就拿反複拍亡夫的戲來說吧,明知道會有銘記愛情啊排遣寂寞啊之類的争議在,還是硬着頭皮去做,是不是因為路徑依賴習慣了,而不敢去展開更知名、更難拍也更容易出好戲的“信仰領域”呢?

本質上,這就是一部擰巴的縫合電影,一方面不得不守住“主旋律”的高地,一方面又老想用商業化的手法去提鮮,加上主創的能力又不夠,最後便是陣地沒守住,味道也不行。

其實觀看《我本是高山》時,我有好多次差點哭出來,但都很快收住了——以我情緒充沛的愛哭鬼本色,隻要是水到渠成的抒情,早該哭個稀裡嘩啦,說到底,還是因為影片的“淚點”都是簡陋的煽情,幾乎完全依靠優秀題材驅動,若是把張校長和華坪女高拿掉,這片子恐怕就沒多少東西能剩下了。

《我本是高山》的口碑票房雙失利多少有點“倒黴”,畢竟真要算起來,近幾年還有一堆水平差不多或者水平更差的主旋律電影都應該得到這種“禮遇”,誰讓該片碰了張校長的題材引爆大雷呢……這便是我樂于見到的教訓。

...

希望所有想借主旋律題材創作分一杯羹、撈一筆業績、賺一波快錢的人都能夠多想想:作品是不是真要立項?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敬畏之心?觀衆們到底想看什麼?

就拿《我本是高山》來說吧,張桂梅校長還好好地在華坪女高,而且還有許多故事性更棒的精彩經曆,如果拿不出一點夠新穎、有特色的硬貨,大家為什麼要去看電影而不是多去看點紀實報道呢(當然了,電影自有電影的語言邏輯,這一段主要是給被題材吸引的觀衆說的)?

新時代的主旋律不好拍,創作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願《我本是高山》的境遇能讓創作者們多一些敬畏和審慎,有些題材若是啃不下就别硬啃了,一别兩寬對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