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错误答案也好过什么都没有——鸡汤,这当然是错的。

讲个笑话。一个小男孩看到校门低下了头,身体却习惯向前,结果被车起飞昏迷不醒。男孩的母亲在床边说“快醒来继续做妈妈的好孩子吧”。相比后者,前者比跳楼好很多。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跳出这两个“答案”。粗略说,在我这个城市我小学时,小学生跳楼翻翻或许有。坚持的心里碎;顿点的迟到着。

在这部电影中,从女主一开始的梦里,作者就明说了他的意思,一种优先性作用于他人身上便是甩不掉的梦魇。那位没读过小说的家庭养殖者写起了小说,写着他儿子的故事。那他儿子的记录作为一种努力又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我们欠谁一个道歉且不是随口一句话?假设电影里面这些角色是二次开始活,ta们选择自身生活方式时该如何考虑到别人的身体?还包括哪些?

若观看者心里想着改善点什么,从不再把“治愈”丢给这类日影。道人哥可是替父报仇的人,或者说我们是谁的孩子?

ps:昨天看的时候想了很多,写这些只是假模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