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看完电影写的短评,过了一年才想到发出来。虽然文字很mean但还是挺痛的。
虽然但是 我还想写点关于好东西-不太好的感觉
抛出问题 回避现实 享受消费型娱乐 它肯定是会被更多人所prefer 能让你快乐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但快乐这个词很妙 在我看来它更容易被偷梁换柱 变成审美色彩的商业流
就好像前夫哥婚姻逻辑 小马性格阴影很难经得起打量 吗呀不知道导演是不是真没跟文艺男父权逃逸大他者女权男fake又抖擞几滴体液的样子打过交道 而主体观众又会天然地代入进去 “还是有好男人嘛 就是比较少的呀”“做成我夫这样的已经很好了知足的伐” 这是最中我yue感的😅 软化接受度的底线结果就是允许烂的没下限 当然故事发生在上海 小资情有可原 但是——
面对诸位女性主角的生活状况 我只是发自内心地请问收入流水呢😅横向拉一下 女主人公们住的小洋房只能在静安中心区 小叶住的房间如果是一室一厅一卫(加露台加阳光)独居没有7k下不来 如果年龄在23-27岁间livehouse均收入我是不确定的 尤其是复利情况我也是更怀疑的 至于精神状态和生活节奏 我比较怀疑导演有没有真的跟这些人打过交道 她是还是只觉得“看起来很美”呢 铁梅的角色就更值得讲啦 真实在你沪工作过的文科女不想被这样书写个鬼的事业理想😅今天如果是文艺类本硕大学生去找个编辑岗位大概是静安那几家半死不活挂个牌子 月薪4-6k 三年1w 5年1.5w给你真是仁至义尽(税前🥹这里的参考路径还是奢侈品公司线 传统编辑我真的笑了 ps 你追求新闻理想干嘛来上海?好怪 好扯 要新闻去北京要说话去广东最灵妙的文艺工作者到阿拉上海都是进广告公司赚钱的虽然这年头钱也赚不多但30岁怎么也得拿个cd总监当当了 做编辑也不是不行 但养起两室一厅的房子(8k-1w/月)加上小孩就有点超现实了 ohh 仔细一想还有个前夫 吗呀 真实路径是什么跳出来的铁梅有几个你沪伪上流的精致氛围也就默默搭建了一套富家女劝丫鬟好服侍中老年男的娇妻流真想跳出来骨头都酥了做梦呢😅
最后 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就是对小叶和眼镜医生的关系美化 好像所有美貌破碎有才华女孩的终局都是为了钓海龟精英小开 没有社会身份没有学历收入和daddy你真的知道这个浪漫故事在男的眼里会怎么看吗?他们怎么看当然不重要 重要的是 她不知道、她们不知道背后的残酷性 而电影就用这片模糊 巧妙地讨好了主体(反正后面被骗被吃干抹净的弱势者女孩也拿不到社会主导话语权 何必在意呢
所有人都陷入了这种黏着侥幸精明的浑浊情感里 接下来进入社会价值体系与主流利益的分配模式 漠然继续每一方的经典循环
干他爹的 我们文艺女才不是这样!!!!!!!!!!!为什么她们要住那种洋楼?我实习薪资3k的时候才住那种破烂的地方 后面实习翻了几倍就住精英男的市中心高层公寓 楼下有门房老头 落地窗看苏州河的云朵 为什么没有人拍真正的文艺女在沪生活?!!!!
2025.10.1再看,发现转码之后的自己已经成了这部作品的真正收割对象,所以再一次警醒。有很多理工高女姐跟我讲,每个人就管好自己的事,接受这个世界的平行宇宙。但我做不到,可能是因为真的处于过那样的境地里,做不到冷漠地心安理得。警惕自由下滑的诱惑,背后的逻辑是真正持续向上的动力缺位,对应这部作品里,也是没有真正挖掘出母女关系、女性友谊深度价值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