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和現實友人不會有交集對吧,所以請容我在這部影片下面放肆一回。
這部片子靜靜躺在我的觀影清單裡很久了,大約兩年前嘗試過,第一篇感覺有點莫名其妙,一名女性怎麼會邀請突如其來的男人到自己的居所來,即便是民宿,這可是在森林裡啊,如果有什麼意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沒能繼續看下去。這和我當時的處境有關。
兩年後偶然配着吃蝦看,不知為何非常順利地一口氣看了4集,看到後來開始嗑瓜子,配上第5集的上半部分。兩人開始唱歌跳舞時,我忽然磕掉了一粒瓜子仁,低頭在一堆瓜子殼裡找了好久,那一刻是晃神的。這瓜子,來自友人的回禮,背後卻有着使我難以覺察的困惑并五味雜陳。當我以為茫茫瓜子殼中再無法尋到那粒的時候,一枚完整的瓜子仁出現在視線中離我最近的地方。它就靜靜地在那裡,好像在等着我發現它。
我是一個對感情非常遲鈍的人吧。茫茫人海中,那些後來才明白的“特别”的好,我總以為是别人人好,從未考慮過自己是被特别對待的。直到有一日終于傷了别人的心,才會依稀明白那是怎麼回事。即使是這樣,也常常懵懂。這懵懂和年齡太不相符了。這樣下去的話,可能一生都不會有真正的緊密的感情吧。或者這樣說,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常常感到疑惑,人們的關系隻能存在于單一的層面嗎?
我想人與人的關系,是疏松而流動的,時遠時近也是常态,絕大部分時候的關系不能歸于某一個類别内,就像一個大池子,在不同維度會有不同接觸。這池子裡的水,有時會相互流通,有時就彼此獨立。這并不妨礙我們處在關系裡。但這個世界,總是要人“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被套在了一個又一個固定的圈内,隻能做這個圈裡應該做的事,絕不能超過規定絲毫。如若不然,世道難容。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人的精神是自由的。從《西瓜》到《面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再到《森林民宿》,同一位演員扮演的不同角色,都在探索人的精神自由。“自己變自由了,與他人的時間才真正開始。”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錯過的事情不會回來。錯位的感情意味着什麼,我還不知道。世上很難再有如劇中一般的重逢吧,需要彼此都有自由的心。前一陣與跨文化友人交流電影時,對方提到一個詞unfullfilled love,翻譯為“未被滿足的愛”,我覺得很适用于這篇主題。愛是一個個片段,愛不是永恒的,沒能被在那一刻好好接收到的愛,就是unfullfilled love,是充滿遺憾的。但不知何故,我忽然覺得,除卻遺憾,還有很深很深的力量。正是這些未被好好接收卻依舊要去表達的愛,證明着我們心中是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懷着走向未知的力量,可以接受一切未完和待辦,也可以接受茫然與無措吧。
所以我可能還是遲鈍的?對于來自别人的愛,我覺得平常。對于自身有力量時勇敢傳達的愛,也不計較結果。這樣才能愉快地嗑瓜子,懷抱着過去的溫柔記憶,繼續日複一日尋常而歡喜的生活。
我想這也是本片想傳達的意義之一吧。我們的生命,就像一間會接待許多不同人的民宿,有時談天,有時獨處,有時歡歌,有時沉寂。有人來,有人去。有人留下什麼,有人帶走什麼。我們會有離開的一天,好在生命的承繼與流轉從未停止。愛沒有留存或消失,愛來去自由,好舒适啊。
最後,僅以此文,獻與愛過我的人。那份未能及時被接收到的愛,謝謝你們送它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