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這裡是彎彎字幕組。奧斯卡頒獎典禮剛剛結束,當我們都在慶祝楊紫瓊突破年齡的限制奪得桂冠時,另一位著名導演也正在突破他年齡的桎梏,創造出一部叙述自己人生的半自傳電影。他就是著名導演史蒂夫·斯皮爾伯格,而今天我們将一同走入他最新的電影《造夢之家》的世界。

01情節概述

小男孩薩米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有一個精通電腦的天才爸爸,現全職家庭主婦的藝術家媽媽,父母善解人意、溫柔,雖然并不富有,但是也不貧窮。父母相愛、對孩子尊重、耐心,有才能,度過了一段獨生子的生活,薩米還迎來了3個妹妹。

童年的一場電影《戲王之王》,第一次讓小男孩薩米感受到了戲劇的魔力:一個人開着車想要阻止列車的行進,最後人和車劇烈相撞,這個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薩米。

...

媽媽幫助薩米用攝影機錄下了玩具火車和玩具小人相撞的影片,這是媽媽和薩米的第一個小秘密,也是薩米第一次發現:感覺可以留存。

...

薩米漸漸長大,他們的家庭随着父親的升職一路搬遷,薩米開始面臨世界帶給他的許多難題:

藝術不能夠創造真實的、能用的東西,他是否要去專心學校的課業,像父親希望的那樣追求一些切實的東西?

...
...

有着藝術天分卻為了家庭隻能一直當全職主婦的母親與父親從前很相愛,但是在一次又一次因為父親的追求搬家後,她越來越不能體會到幸福的感覺。薩米也在一次露營中發現了母親隐藏着的秘密,陷入了糾結。

來到新的學校,薩米進入青春期,開始面臨青春期的欲望。然而學校卻有反猶的學生對薩米進行了霸淩。

難題層出不窮,而夢想的聲音聽起來是那麼微弱,但是它即使不曾在生活中大喊,卻讓人不停的發現它的蹤迹。在用攝影機創造自己的“夢”時,電影也讓薩米重新看見了生活的另一面。

02導演生平

《造夢之家》是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半自傳電影,而提起斯皮爾伯格的大名,在好萊塢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我們不知道他本人,那麼報出幾部電影,我們多少應該都聽說過它們的名字:驚悚電影《大白鲨》、發掘了關繼威的《奪寶奇兵》、《外星人E.T.》、《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西區故事》......

斯皮爾伯格出生在1946年,在此前不久,許多猶太人被納粹屠殺,納粹甚至建立了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這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場恐怖的悲劇,人們屠殺自己的同胞、區分人種的所謂“優劣”,讓人在集中營裡妻離子散,不停地面臨毫無理由的死亡與惡毒。

斯導的父母都有親人在大屠殺中死亡,巨大的動蕩剛剛過去,随後技術革命出現,電影裡他的家庭情況與現實中基本是一緻的,父親是在電腦方面極有能力的一位工程師,母親則富有藝術細胞,個性特别。在年少時,他對電影的才能和熱愛就已經顯現,但是他卻極其不愛讀書,與父母的希望背道而馳,産生許多矛盾,自己也對人生陷入了迷茫。

03 “電影是用來觸及人們内心的,即使是商業電影,它也觸及了人們内心對于刺激的需求和欲望”(以下有劇透)

《造夢之家》之中最大的主題,無疑是薩米對人生道路的确定。雖然他很早就喜歡上了拍攝電影,但是他一直在困惑: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如何面對欺淩、夢想是什麼、真實是什麼、電影的意義是什麼等種種問題。

如果電影無法實際創造某種真實的東西,它對人們到底有什麼用?它能撫慰一個人的情緒,心理學也可以,它能娛樂大衆?恐怕沒有手機遊戲等等來的迅速、直接。從事藝術,需要一種激情、一種欲望。人幹所有的事都需要欲望,但是藝術所呈現的欲望總是顯得最“無用”的“個人化”。

但是,通過“電影”,薩米面臨了更多人生的失控和崩潰之處,也看見了生活的另一面。

他在自己記錄的影片中發現母親出軌的秘密,并且在母親身上看見了與自己相似的藝術特質,他害怕自己追求藝術時會傷害自己的家庭,對可能會傷害到家庭的母親更是又愛又恨,糾結的薩米故意激怒母親,并且決定放棄電影。但是,他卻在母親痛苦的淚水中理解了她的行為。

搬到新家後,他被同學欺淩、毆打,在寂靜而冷清的雨夜裡,他又拿起了自己的相機。剪輯的影片被放映後,他讓霸淩者成為了電影中的英雄。看完影片,霸淩者竟然停止了霸淩,甚至幫助了他。

“我不用語言,而是用我的攝影機,我發現它是一個如此适用于自我檢驗和自我表達的一種手段、工具及武器……”“那一刻我終于明白,電影就是力量。”

那一刻,他接受了自己的夢想。

電影也許是滿足了人們希望複現自己幽深情緒的欲望,也可以讓人們在已經太過通常的生活中尋求不同的情感體驗。藝術不止是複現真實,也不是完全地想象創造。它吸引着人們墜入一種迫切的情感之中,對自己的心靈、生活、需求進行審視、想象,創造。

夢想則是内心不停的暗示,是無關真實和理性的抉擇。是我們無法控制地追逐失控,卻在失控後才能發現對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我很幸運18歲時我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我壓抑了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對我說話,所以我聽不到我的想法。一開始我幾乎聽不見我内心的聲音,也幾乎很難注意到。但後來我開始注意,并且直覺也開始發揮作用。

我想說明的是:你的直覺和你的内心是不同的,它們是協同工作的,但是是有區别的。你的内心在呐喊你應該這麼做,而你的直覺卻在悄聲暗示你可以這麼做,聽聽那個告訴你可以做什麼的聲音。

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直覺,并且終有一天,你會接受它。直覺和想做的事,就是你所做的夢。斯蒂芬伯格在自己的夢和幻想中度過了一輩子,而現在,我們也可以通過電影,通過體驗他人的人生,來審視自己的需求,發現自己的夢想。”

感興趣的小夥伴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