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2022第三張。這張是下午的班上了一半溜出來看的。看完後想了好一陣這張我會打三星還是四星:三星是因為作為一張反戰名著改編的電影中規中矩 -- 名著的文字珠玉在前,這張劇情細節即使改動了大概走向也都知道,沒有太超出預期的震撼,而且裡面那個配樂我很讨厭(洛倫絲小姐也是一結束就說她不喜歡配樂)-- 講一戰的片子配着電子重金屬風格的三階音,時不時那麼噹啷叮噹啷叮的響一下,簡直像有朋克歌手在台子上甩長頭發,聽着出戲,還不如配交響樂或者幹脆管風琴,甚至就一把冰冷尖銳的小提琴也好。

四星是因為這張新版的德國佬自己做的《西線》在制作上幾乎堪稱完美。應該是投錢進去不太多的(選片主任說導演在拍别的片子沒空來,我懷疑是不是他因為版權給網飛買了沒機會上院線賭氣沒來),但是整個明顯看着是實景的拍攝,包括服裝道具煙火布景什麼的看着讓人覺得像特别昂貴的制作。這樣的視覺效果和音場是1930年那張再怎麼人海戰術也做不出來的效果。而且這群年輕的小演員做的娃娃兵個個演技都奇好。之前看過一篇“綜藝”還是“荷裡活報導”的文章,說這張《西線》簡直是在造星 -- 我再同意不過,希望他們将來都有大發展,去荷裡活拍那些美國人的什麼所謂大片兒戰争片,賺大把大把的美鈔回去。

這張德國鬼子自己的《西線》我最喜歡的一點,其實是他的克制。全片剪輯行雲流水,尤其是涉及到殘忍、毀滅、絕望、死亡的那些戰争場面。每次都是容不得你喘口氣回個神醞釀一下要不要嚎啕,他噌的鏡頭一切就已經進入下一個環節了。同看的帕蒂小姐字幕上來說特别喜歡,但有點抱怨就是導演沒留時間讓她哭 -- 每次都是眼睛一濕剛要找手帕絲巾抹眼淚刷一下就轉場了 -- 這恰恰是我以為的這個德國鬼子的珍貴之處:他冷靜而不煽情。真要把一場子的人煽得七葷八素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滿地打滾扯頭發嚎啕的話,就沒人有腦子和心緒與時間去思考了。說到這個我又覺得簡直可以打五星,所以綜合下來三四星。

散場後我們預備去吃龍蝦卷喝小酒。帕蒂小姐戴着鉑金色的披肩假發支楞着大長腿镂空蕾絲褲的立在戲園子門口台階上,招得來來往往好幾個直男盯着她看。她和洛倫絲小姐熱烈地談論着最喜歡看這類戰争片:1914?1918?我狠狠朝她倆翻個大白眼,晚娘一般兇巴巴嚎叫道《1917》啦!其實也怪不得她們 -- 帕蒂才他媽26歲,小盆友們的不稀罕去看蜘蛛俠來看這個已經是很罕有的了,洛倫絲是個理工女程序猿,習慣了德國人的那種線性邏輯思維的。其實我自己也不是不喜歡1917,但那張主要也就是炫技,給我的好感還不如《西線》。至于什麼《珍珠港》什麼《兵臨城下》什麼什麼國内影評人吵吵着要“跪着看”的那張《敦刻爾克》,也就當個荷裡活人肉版的變形金剛看看算球了。因為所有glorify戰争的、把戰争片拍成視效奇觀的我一概天生反感。視覺盛宴是太陽馬戲團擅長的事情,把戰争描繪得視效上美侖美奂看得人們群情沸騰熱血沖天恨不得自己上去叱詫風雲的那些,不是蠢,他們聰明得很,他們是壞。像那個長得像豬猡一樣的将軍,投降前夜壁爐前紅酒喝着雪茄抽着一口口豬猡一樣嚼着什麼肉,嚼不完再盤子裡挑出來扔給他的狗。明明知道再過幾小時停戰了,他送他手下的那些娃娃兵們去死 -- 去奪下巴掌大那麼大一塊地盤 -- 為了父國與榮譽。

最悲哀的事情是,他們也就去了。呆滞地,馴良地,面無表情地去送死了。沒有反抗,沒有起義,沒有什麼文章裡說的一戰哪裡的德國水兵嘩變。甚至男主角的死,他死在那兒後靜靜地齊整地坐着,像是午餐吃得太飽,盹着了。看着簡直“歲月靜好”。這種事情過去有,現在有,天天都有。再有人哪怕聲淚俱下聲嘶力竭地哀求着咆哮着說你們非要打那你們頂端的那些決策者去打好了、不想用棍子的話你們去用手指挖眼睛牙齒咬鼻子啃耳朵也行 -- 沒用,差不多的時候上面下來的人稍稍鼓吹煽動一下,他們還會去的。這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劣質基因。特别是男人的。

說實話我看完這張也有點覺得内啥,若有所失地“不解恨”。裡面人盡是一嘟噜一嘟噜地死成一片,但畫面竟然不感到特别血腥 -- 看來這麼多年荷裡活把我對血漿容忍度的阙值提高了不少,這點上還是謝謝他們的。吃着美味的龍蝦卷時我在想要是這張電影落子我手裡會怎麼拍。沒準我會安排個美麗的starry-eyed的娃娃兵,下巴給炸掉了,舌根還連着一點在上颚露在外面的那排牙後面,随着他嗚嗚唔啊啊還會顫動。他的眼睛因為綠色的介子氣已經爛掉了,正在淌黃色和淡粉色的汁水。他在泥漿邊上鐵絲網上摸着了挂在上面的自己的一截腸子,試圖從腹部開的那個洞把他露出來的腸子填回自己肚子裡去。

真要去這麼拍的話,南京南京就變成牟敦芾的黑太陽731了。所以我一輩子不會成為導演。

晚餐那一頓我胃口特别好。近些時候吃到好吃的都是感恩的心情,總擔心再過些時候就吃不到了。

...
Tiff Lightbox Cine2

...
三個摩登女性

...
好吃

...
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