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近年來官方翻譯的質量是下降的。
《碟中諜7:緻命清算(上)》原名 Mission:Impossible– Dead Reckoning Part One,副标題dead reckoning 意為“航位推算”,航海學上指不依賴于天文觀測或其他外部信息,通過計算船隻的航速、航向和時間來估算船隻的位置。這既對應了電影開頭的潛艇事件,也象征了在數據控制下,主角團摒棄科技隻能依靠自身經驗摸索前行,結尾盧瑟的躲避更是直白地說明了這一點(這一部也是第一部之後又一次提到了盧瑟“網絡騎兵”的稱号)。
個人認為這是近幾年國外電影标題中不多得的優秀案例。


但是國内這個翻譯是個啥,要不查一下詞典呗,原名的主語是主角團,即使硬要說緻命清算是指ai血洗人類,也是把原标題的主語換了,信達雅是一樣都沒占。哪怕讓反派ai親自翻譯也翻不成這樣,就好比“貓着腰”總不能譯成catting waist 吧。


至于“碟中諜”這個名字,其實放在續作上也是不恰切的,但是由于有了品牌效應沿用下來可以理解。
“碟中諜”作為首部中文标題堪稱中譯片名的經典,首部電影圍繞着争奪光碟裡的諜報人員名單展開,碟中諜這個翻譯信達雅全占了。但是正因如此,這個片名沒法指代後來的任務了,畢竟系列原名直譯叫做“不可能的任務”。
回到第七部,片中官方翻譯IMF為“碟中諜任務組”我難以接受,“Imopissble Misson Force”,簡稱IMF,直譯不可能任務組都是更加恰當的。碟中諜任務組這個名頗有一種“你有個項目幹得挺好那你以後就叫那個項目名吧”的草率感覺。
片中反派名稱Gabriel取自聖經中的天使加百列,官方竟然翻譯成蓋布瑞爾。片中有類似“真實姓名未知,自稱為Gabriel”的台詞,也出現“信使”,伊森也說過要“毀滅你的上帝”,指涉相當明顯了,這種翻譯問題實在不應該。再想到碟中諜7有許多對碟中諜1的呼應,而聖經正是後者的關鍵元素之一,想必這個名稱誤譯會讓很多人少了很多觀影樂趣。


聯想到另外三個知名的特工電影系列,007作為最古早的系列,早期的譯名多為直譯,無功無過,海底城,锘博士等等,布魯斯南時期提一部die another day 譯作擇日而亡,我印象特别深,很棒的翻譯,後來的no time to die無暇赴死也不錯,頗有當初的韻味。最要吐槽的是克雷格的最初幾部引進統一用了“大破”“大戰”句式,格調不高,我也十分懷疑這種地攤化的翻譯真的會讓電影多幾塊錢票房嗎。尤其skyfall,直譯作天幕墜落堪稱完美,原标題的雙關也能夠很好展現,但官方譯名非要自作聰明地叫做“大破天幕殺機”。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原名kingsman:the secret service實在不好翻譯,典型的沒法直譯的電影,總不能叫做王的男人:秘密服務,也是難為譯者了。我當時第一印象是“皇家特工:機密任務”。


諜影重重三部原名直譯分别為“伯恩的身份”“伯恩的霸權”“伯恩的最後通牒”,聽起來确實沒有諜影重重四個字有吸引力。啊對了,很多國外續集是不帶數字的,但是咱們引進喜歡加個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