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幾乎是不刷抖音的,首先我不喜歡碎片化信息,對構建完整的認知系統幫助不大;泛娛樂化會讓人沉迷于虛假的狂歡,實業除了短暫的哈哈哈,一無所獲;商業化的裹挾,讓很多人失去思考的能力,一切以流量為中心,充斥着各種可笑的行為。

最後一點就是,好吧,我一刷起來就停不下來,是我自己自控力不行,所以,還是不要刷了~

作為九零後,張韶涵和張信哲兩位歌手都是矗立在神壇上的存在,抖音裡選出的唱作人的有些評論,把兩位從神壇上“拉”下來,站在人群之間對音樂進行重新思考,讓我看到了神仙對待藝術的态度,對待音樂的态度和思考。

每個人都有說話和表達的權利,也許很膚淺,很露怯,很沒有水平,但這是基于他們的審美水平的表達,基于自己的思考,基于對抖音碎片化“時代”的認知,給我們這些觀衆帶來了一些新的視角。

有些人表達的觀點或者表達方式可能會引起觀衆的不适,但是想一下,說話的每個人,都坐擁着萬數以上的粉絲,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發聲也代表了一些群體的聲音,這種發聲是很少有機會直接讓觀衆看到的,所以,這個綜藝也給了像我們這種不怎麼玩抖音的一個平台,去看到實際存在的一些現狀,好或者不好,都是時代的一部分。

此外,可能有些人會擔心,或者吐槽,大衆的音樂的鑒賞力會不會因此而被拉低,或者“碎片化”的沖擊會解構主流對音樂的原有鑒賞和認知,我覺得這個倒不必擔心,因為藝術自有其發展規律,不需要我等凡人對此操心,二是這僅僅是一檔綜藝節目,它無法反應整個時代音樂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背景,看看就好,不用較真。

——————

更新:今天看了第三期,我有了新的感觸。

阿雲嘎的《變形計》得到了最多的音符數,這代表這首歌會被廣度推廣,讓更多人聽到音樂劇,了解音樂劇。

我一開始在考慮那些抖音創作者們憑什麼決定舞台上專業歌手哪個好,哪個不好,現在明白了一件事,他們不是在判斷哪個好,他們是在選擇去推廣哪首歌,他們希望哪首歌能夠被更多人接觸和了解。

這本來就是這個節目的規則,是我後知後覺了。

劉柏辛改編的《火紅的薩日朗》,聽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很喜歡這種表達,簡直了!

——————

再更新一下:

這個節目吧,我覺得不隻是聽到熱歌改編,也不隻是聽到歌手的新歌,更多的還有歌手對于音樂和藝術的感知與碰撞,百贊團裡質量很高的發言,還有一些沖擊與反思。

其實裡面有一些選手,他們不是“選手”,他們是來讓觀衆知道,藝術是什麼,藝術作品是什麼,我們這些人,包括百贊團其實是沒資格評價的。

像廖昌永老師這樣的音樂家,拿獎都拿到手軟了,人家說來節目之前心裡也在猶豫,在思考年輕人是否能夠接受美聲這樣的音樂形式,竟然聽到了百贊團傳出一個聲音:“你很棒!”

???

人家國際大獎都拿過的演唱家,說那些話并不是在表達對自己水平的懷疑,說白了人家是在說理解美聲唱法以及其中的文學性是需要審美門檻的,人家沒覺得自己不棒好吧。

還有啊,劉柏辛的《有嗎炒面》,整首歌是挺容易理解和代入的,有些人就說理解的那些人是覺得劉柏辛高級,就想着硬靠高級,說白了就是虛榮心。

倒是挺欣賞她的直白,但是确實也露怯了。最起碼,超過歌詞本身,通俗文字之外的内容,對她來說,理解起來是相對困難的,說白了還是審美水平沒到。

看了五期還是挺喜歡的,應該會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