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載,作者:鄭無極

讨論張莉版寶钗:一個不喜歡、不理解寶钗的女子,意外地在一部仇視诋毀寶钗的反原著劇作中扮演了寶钗,形塑了一個與脂本寶钗截然相反且遭到嚴重抹黑的“寶钗”影視形象,卻因為演員高顔值,意外地受到觀衆喜愛,被錯當成了寶钗的化身。這就是87版造成的陰差陽錯的訛緣。

所謂“認可大多數人的藝術鑒賞标準,包括多數學者大家的标準”雲雲,是靠不住的。因為:第一,多數人是沒有認真看過《紅樓夢》脂評本原著原文的,包括很多“紅學家”實際上也從未認真看過原著原文。第二,多數人的好惡是随時可變的。比如,87版被現在的擁林派追捧為“經典”,但在初播之際卻在擁林派當中惡評如潮,包括衆多官方紅學家也公認87版為失敗作品。所謂“大多數人的藝術鑒賞标準”,你要依哪個時期為準呢?又憑什麼以你所指定的時期為準呢?所以,我認為這是靠不住的。《紅樓夢》題材的影視作品,要判斷是否符合原著精神、原著氣質,當然應該是以脂評本原著原文為準。而在這一點上,87版恰恰是非常反原著、反曹雪芹的。比如,對寶钗、黛玉的思想性格的設定,87版就與脂評本原文的設定截然相反。包括钗、黛二人的服飾打扮,87版的設置也是钗、黛反色。張莉作為演員、作為一個小姑娘,當然不必為此負責。但也因此可以看出她當時是不理解、不喜歡寶钗這個角色的。

87版當初的定位是政治宣傳片,而非一般意義的文藝片。也不存在什麼“億萬紅迷三十年認可”,隻是認可的恒認可,不認可的恒不認可。藝術上是否成功,或許可以見仁見智。但87版的主題思想反原著,钗、黛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定位跟脂本相反,這是确鑿無疑的。87版的反原著特征并非細微,而是整體上都與曹雪芹的設定南轅北轍。比如,對寶钗的設定,87版的定位是“虛僞”、“崇尚功利”的“美女蛇”,這與曹雪芹以寶钗為群芳之冠,強調寶钗高尚正直,深具憤世出世思想和憐愍衆生的法愛精神,完全是截然相反的!如果87版明确承認它就是反原著的戲說,如何改編确實是編導的創作自由。但87版一面自稱是忠實原著,一面在重大問題上處處與原著相反,這就不能不說是對觀衆的刻意誤導。而不幸的是,87粉恰恰都是一群根本不看脂本原著原文的人。所以我認為87版在這方面必須受到批評。我們必須指出87版在根本方向上是一部反原著、反曹脂的作品。

至于說到張莉,我并無苛責演員的意思。87版在整體方向上反原著、反曹脂,這是編導、紅學顧問及整個劇組的問題,而非演員的問題。張莉在飾演寶钗之前,甚至連職業影視演員都不是,并無這方面的表演經驗。更重要的是,張莉并不喜歡寶钗這個角色,對飾演這個角色也并無思想準備。臨時接到任務,才開始琢磨如何進入角色。她的表演自然不能不跟着編導、顧問确定的方向來走,從而塑造了一個與曹雪芹筆下寶钗完全相反的“寶钗”。這不是她的錯。我也無意指責張莉。我所要指出的隻是一個事實,即張莉當時不喜歡也不理解寶钗,故此未能塑造出一個符合原著寶钗精神的影視形象。至于張莉本人是怎樣一個人,都不重要。演員是演員,角色是角色,完全是兩回事,更何況張莉當時還不喜歡、不理解她的角色,愈加不能混為一談。

我在專門期刊上發過钗學文章,也出版過钗學專著,自然有支持我的學者。至于你的“有多少紅學大家多少人支持你”雲雲,應該先問問你自己當初又有多少“紅學大家”支持你所鐘情的87版?不過,按你的邏輯,支持你的就算“紅學大家”,不支持你的就不算?另外,張莉當時并不喜歡、不理解寶钗這個角色,是張莉在各種訪談資料中已經得到了證實的一個事實。遠不止一個訪談,能夠說明張莉對飾演寶钗這個角色是不情願的、沒有思想準備的。承認這個事實不是你所謂的“曲解”、“诋毀”、“不禮貌”、“不文明”。你硬要否認這一事實,才真是在曲解曆史,是對曆史的不尊重、不禮貌。

你(注:“你”指某些87粉,下同)那種“學界主流=正确”的邏輯很是奇葩。一個基本的常識,《紅樓夢》乃是曹雪芹寫的,并由脂硯齋抄錄代言的,而不是你所謂的“學界”所寫。對《紅樓夢》的解讀、改編是否正确,隻能依據脂評本原著原文來評判,而不是“學界主流”認為如何如何。如果“學界主流”的觀點悖逆于曹脂原文的立場,那隻能說明整個“學界主流”都是錯的,走上了一條違背《紅樓夢》本意的歧途。豈能因為錯的人多了就自動變為“正确”,反指曹脂本意是“偏執”。打個比方,全世界人都相信“地心說”,難道太陽就會自動圍繞地球轉?更何況,你所謂的“學界主流”是可變的,此一時的“主流”與彼一時的“主流”經常有截然相反的情況。譬如,從曹雪芹生前一直到清道光中期之前,評紅界的主流皆是尊钗抑黛。早期系統評家如脂硯齋、張汝執、東觀閣、王希廉,皆盛贊寶钗而批判黛玉,與清道光中期以後才盛行的捧林誣钗風氣完全相反。又譬如,87版在三十年前初播之際遭到官方紅學會惡評如潮。白盾等擁林派紅學家皆公認87版是一部失敗的作品。這也跟如今擁林派熱衷于追捧87版的風氣完全相反。你要拿哪個時期的所謂“主流”當标準呢?你要不要檢讨一下你所認可的如今這種追捧87版的“主流”是否偏執了,怎麼跟當年的學界主流截然相反呢?再進一步,當年擁林派紅學家之所以對87版惡評如潮,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87版是一部“弱化、淡化黛玉精神”、“大贊寶钗淑女之賢德”的電視劇。如今擁林派熱衷于追封87版為“經典”是因為他們看出87版是一部竭力抹黑、诋毀寶钗的同人作品,相比之下,近年來的不少紅樓題材作品反不像87版這樣熱衷于捧林誣钗,最起碼沒有像87版那樣将寶钗塑造成陰險、虛僞的美女蛇。比如,2015年版川劇《薛寶钗》、2017年版昆劇《紅樓别夢》都是從正面盛贊寶钗的紅樓戲。如果你認可當下擁林派這種風氣,那張莉所飾演的不過是一個虛僞、庸俗的反面角色,又有什麼值得你這樣歪曲事實去加以維護?說白了,你所愛的不過是張莉版寶钗的高顔值。因為這個你自動忽略了87版對寶钗這個角色的極度惡意,又強拉當下擁林派追捧87版的誣钗風氣當所謂的“主流”給你壯膽。實際上,你那些說法根本經不起任何一方面的事實檢驗!

你又開始自相矛盾。當年87版初播之後很多年間,你所謂的“學界主流”皆對此劇惡評如潮,公然其為“失敗的作品”。對此,你說“紅學研究論調很多,不乏有奇談怪論,也不乏有在細微之處大做文章鑽牛角尖的”。等到我舉出客觀事實,指出87版是一部竭力抹黑、诋毀寶钗的同人作品。你又反過來打出“學界主流=正确”的奇葩邏輯,指責一切不符合“學界主流”的觀點皆是“偏執”。呵呵,看來整個紅學界應該尊你為“主流”方才合适?符合你的需要,你就說“學界主流=正确”,不符合你的需要,你馬上變臉說紅學研究都是“奇談怪論”、“在細微之處大做文章鑽牛角尖”?那麼,請問又有誰給閣下冊封了這麼一個絕對正确的權威地位?不好意思,我認為閣下沒這個地位,“學界主流”也沒這個地位。就《紅樓夢》來說,隻有曹雪芹、脂硯齋的原文有這樣的權威。所以,讨論87版是否改編成功,也隻能看它是否符合脂本原著原文。而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87版異常濃烈的捧林誣钗立場,是與曹、脂尊钗抑黛的本旨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87版竭力诋毀寶钗“虛僞”、“陰險”、“功利主義”、“美女蛇”的傾向,與曹雪芹盛贊寶钗為全書“豔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和脂硯齋盛贊寶钗“隻以品行為先”、“高諸人百倍”的立場皆是水火不容!故此,87版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一部還原《紅樓夢》的作品,而隻能說是一部反原著、反曹脂的同人改編。這不是你巧言令色所能改變的一個基本事實。至于三十年前“學界主流”惡評87版,以及現在的擁林派論者熱衷于追封87版為“經典”。我認為兩者都是錯的,兩者都是建立在對脂本原著的刻意曲解之上。所不同者是因為三十年前“學界主流”不僅誤讀了《紅樓夢》原著,也誤讀了87版,誤以為87版是尊钗抑黛的。現今的擁林派對87版的理解大體沒問題,知道此劇是捧林誣钗的,卻把87版的反原著立場當《紅樓夢》本意來散布。

至于說到張莉,我已經說了我對演員沒有任何批評指責的意思,但我必須陳述一個事實,就是當年張莉不喜歡也不理解寶钗這個角色。我當然不認為這是張莉的錯,我的矛頭始終對準的是87版編導,而非演員。但87版寶钗畢竟是由張莉來飾演呈現的。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自然關系到87版對寶钗這個人物的定位。所以我用張莉對寶钗的态度,很自然地引申出了87版劇組對寶钗這個人物的定位錯誤和反原著傾向。我已經引用過當年公開發表的資料。而且我還有更多資料也可以相互映證,張莉當初對飾演寶钗這個角色是不積極、不情願、沒有思想準備的,而且對寶钗的理解也跟曹、脂完全相反。如果你拿不出更有力的證據來否定當年的資料,就不要扯什麼“沒有必要小題大做去考證”、“更何況你的引用是真是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曆史事實并不是事後抵賴狡辯可以搪塞過去。至于你說的“之前的認識會随着學習而改變呢,畢竟是二十來歲的青年”,我認為沒有任何意義。我關注的是87版的寶钗這個角色的塑造,而不是張莉這個演員的個人情況。就算張莉事後對寶钗的看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也是在表演、拍攝結束之後,對定格在銀幕上的人物形象再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我沒必要跟你談張莉是怎樣一個人,張莉事後怎麼認識,以及你是不是張莉未婚夫之類的話題。那是張莉的私事,不是我關注的内容。所以你所謂的“對演員的不尊重甚至是不道德”,完全是捕風捉影的欺人之談。我對張莉個人沒有任何批評之意,我所要陳述的是:張莉所飾演的寶钗完全不符合曹雪芹筆下的寶钗,其思想性格、個性偏好皆與脂本寶钗相反!

87版極端仇視寶钗,所以塑造了一個與脂本寶钗完全相反的“美女蛇”。在前面30集中,87版不僅幾乎全部删光了原文表現寶钗憤世出世、高尚正直的情節,還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鏡頭來展現擁林派胡噴給寶钗的所謂“虛僞”、“陰險”、“庸俗”雲雲,到後6集則完全是放飛自我,捏造了一大堆不着邊際,瘋狂诋毀寶钗的爛污情節。

在87版拍攝期間,張莉曾明确表示她不喜歡也不理解寶钗這個角色。她對于寶钗的評價極其負面,而且幾乎全部來自于擁林派對寶钗的造謠诋毀之詞。同時,她也明确表示了對飾演寶钗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可見演員與角色的内心是全然隔膜的。故此,張莉在87版編導(王扶林、周雷、劉耕路、周嶺等人)、顧問(王昆侖、周汝昌等人)指導下飾演的隻能是一個與曹雪芹筆下脂本寶钗的思想性格、個性偏好完全相反的人物形象,一個人設崩壞的同人角色。本來按照王扶林等人的預計,張莉版寶钗會遭到觀衆痛恨的,卻因為顔值高,意外地獲得了當時衆多觀衆的喜愛。劇組刻意設置的衆多誣钗情節和鏡頭,遭到了這部分觀衆的無視,氣得王扶林等人大罵觀衆“覺悟不高”。張莉也由此改變了對角色的說辭,以後多次表達了對寶钗的喜愛。隻是這屬于事後諸葛亮,實際上對早已定格在銀幕上的影視角色再無任何影響。

官方紅學會捧林誣钗從1954年紅學大批判就開始了,比蚊割還早十幾年。87版就是這種大批判的産物。

如果賈府一直榮華富貴下去,寶玉一輩子享樂并不是太大問題。像賈赦、賈珍、賈蓉、薛蟠等人還不是隻知道驕奢淫逸?寶玉好歹沒作惡,沒那麼多惡心的嗜好。但又有兩個問題,第一,賈府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寶玉無力謀生養家,則必然落入“貧賤難耐凄涼”的境地,成為世俗社會口中的笑料。第二,跟妻子寶钗相比,由于寶钗是精神高遠與能力強大的完美結合,寶玉就被自己妻子遠遠比下去了,成了曹雪芹所說的須眉遠不及裙钗的局面。這兩點相加,又導緻寶玉貧窮後唯一的生路就是吃軟飯,靠妻子寶钗養活。而寶玉的不忍心導緻精神崩潰,又使得寶钗不能不引導丈夫悟道出家,從而使寶钗半生孤獨守節。在世俗眼中更是造成了寶钗的“薄命”。所以脂批屢屢提及曹雪芹“罵死寶玉,卻是自悔”。

前一陣被一個張莉粉糾纏了很多天。起因是我發貼指出張莉不喜歡也不理解寶钗,87版實際上表現的是一個與脂本原著寶钗完全相反的、人設崩壞的同人形象。該張莉粉就不幹了,鬧死鬧活地胡扯了很久。實際上,87版就是一部抹黑、诋毀寶钗的反原著改編劇,證據确鑿,根本沒辦法洗。第一,87版官方宣傳片造謠攻擊寶钗說“道貌岸然的薛寶钗”。第二,導演王扶林曾說他對寶钗的設定是“美女蛇”,還因為觀衆喜歡張莉版寶钗,批評觀衆說“群衆思想落後”。第三,87版總顧問王昆侖極端仇恨寶钗,熱衷于造謠诋毀寶钗,說她“虛僞”、“陰險”。顧問團隊中的李希凡、周汝昌也都熱衷于誣钗。第四,周嶺劇本中有自己捏造的大量誣钗情節,比如寶钗訓斥紫鵑、寶钗把玩對牌、寶玉最後不見寶钗等。雖然周嶺抱怨說後6集很多情節沒拍出來,但隻要是此類誣钗情節,王扶林都拍出來了。第五,楊樹雲在其回憶錄中大罵寶钗“嫁禍”、“迎幸”,又刻意炫耀其設計的“黛素妝”、“钗華妝”,完全是钗、黛反色。第六,歐陽奮強在其回憶錄說,導演告訴他寶钗是反面角色,與寶黛陣營對立。歐陽奮強因為仇恨寶钗,連帶着憎惡張莉,經常在拍戲時故意欺負張莉。第七,張莉本人在拍攝期間對寶钗的評價極其負面,說她“崇尚功利主義”、“事不關己不開口,以此換回‘賢惠’美名”、“她的寬厚、端莊中透着虛假”。雖然在87版播出之後,張莉逐步改口,對寶钗評價發生巨大變化。但張莉明顯是因為看到該角色受觀衆歡迎,能給她帶來聲譽,才改口的,并非表演拍攝時的想法。彼時87版對寶钗的誣蔑诋毀已經定格在膠片之上,再不會随演員态度改變而改變了。第八,據我所知,87版劇組人員中表示喜歡寶钗的,僅有作曲王立平一人。但王立平寫了很多首歌詠黛玉的曲子,而87版中連一首歌詠寶钗的曲子也沒有。所以我指出了很多觀衆經常會因為張莉版寶钗的高顔值而自動忽略掉87版對寶钗的惡意,但真正盯着劇情看的觀衆不會,尤其是黛鼠,往往會以87版的誣钗情節為據來進一步造謠诋毀寶钗。那個張莉粉嘴硬說大多數紅學家和紅迷認為張莉版寶钗形象陽光,但我請他看各視頻網站上87版的彈幕,看看擁林派是怎樣拿87版的劇情瘋狂诋毀寶钗的,此人就完全回避不談了。

說及87版對寶钗的極端仇視,這個是87版劇組自身的問題,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沒必然關系。同樣是八十年代的作品,1981年張之的《紅樓夢新補》就敢依據脂批寫寶钗、寶玉婚後的夫妻恩愛,1985年譚愫的川劇《薛寶钗》也敢于正面歌頌寶钗(雖然王玉梅版寶钗是2015年演出的,但劇本最初是1984年的,而且1985年也有演員演過),即使北影89版雖然也誣钗,但也認為寶钗無意與黛玉争婚。唯有87版一定要将寶钗抹黑成陰謀家、美女蛇。這是王扶林、周嶺等人的問題,不能推诿給時代。

87版對钗黛的設定根本就不是什麼“完美貼合人物”,而是“完美地反原著”,書中明明是寶钗憤世嫉俗、淡泊出世,隻愛樸拙素淨,不喜歡富貴俗豔,而黛玉重名重利,熱衷于邀寵獻媚,喜歡紅色系衣裝。87版硬要颠倒過來,弄成钗、黛反色,又恬不知恥地自吹忠于原著。可笑之至。

87粉以此為圭臬,正說明它們跟87版劇組一樣存心要歪曲《紅樓夢》,跟曹雪芹本意唱反調。

因為原著中寶钗在家世、容貌、品格、才智、學識、精神境界等各方面都全面碾壓黛玉,所以擁林派是以一種又自卑又嫉恨的心态看待寶钗,恨不能将寶钗所有的優點和優勢都搶給黛玉,包括寶钗的高貴門第、憤世思想、出世精神、法愛佛性等等,同時又恨不能将黛玉所有的陰暗面和劣勢都栽贓給寶钗,包括黛玉的寒微出身、重名重利、獻媚邀寵、刻薄自私等等。所以擁林派紅學的本質就是反原著、反曹脂的,處處跟《紅樓夢》原文唱反調。87版的钗黛反色就是擁林派紅學颠倒黑白、肆意歪曲《紅樓夢》的一個最直觀的體現。87版劇組和87粉以此洋洋自得,說明它們就是刻意要反逆《紅樓夢》、反逆曹雪芹!

87版的钗黛反色是該劇反逆于《紅樓夢》原著的最直觀體現。87版劇組連寶钗、黛玉最基本的衣着妝扮特點都要颠倒篡改,可想而知對人物思想性格的設定也都是跟原著人物完全相反的胡編亂造。所以張莉當時不喜歡也不理解寶钗,我認為這也是當然的。演員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紅樓夢》原文,編導和專家顧問給她灌輸的又都是誣蔑诋毀寶钗的那套謬論謊言,她自然厭惡自己的角色。隻是張莉版寶钗意外地受觀衆歡迎,氣得編導大罵觀衆,同時也就導緻了張莉的改口。

我不認為87版有什麼出色的地方。87版最大的優勢是平台優勢,除此而外,87版在很多方面都相當差勁。87版主要是有CCTV和廣電總局這兩個高級别官方平台加持,在拍攝的時候,資金和時間特别充裕,可以不計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來進行制作。在拍成以後,可以在CCTV和各地方電視台反複播出,從而給衆多年輕一代觀衆造成先入為主的洗腦優勢。這是其它影視戲劇所不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但離開了這個兩個平台優勢,87版則未見有什麼出色之處。比如服裝道具,雖然87版遠遠優于10版,但考究程度并不及北影89版。又如劇本,87版即使按捧林誣钗的标準,也編寫的非常爛,甚至不能有效達到編導所希望的誣钗效果,以至于當年官方紅學會公認87版是失敗作品。跟同時代的張之《紅樓夢新補》、譚愫的川劇《薛寶钗》相比,87版劇本就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又如演員,87版選角重容貌輕演技,很多演員演技都很差,除了鄧婕較好之外,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演技都很生硬,比起89版的陶慧敏、傅藝偉則遠不如,當然也不如後來的王玉梅等人。87版隻有音樂作曲是一個特長,但可惜王立平雖然喜歡寶钗,但87版中連一首寶钗的專曲都沒有。這就不如89版有寶钗的《柳絮詞》,也不及王文訓為川劇《薛寶钗》譜寫的大量樂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