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這個片子我反複看了3、4遍,從最開始的感同身受,到這一次的完全第三方視角。
Toni是女律師,看起來很精明,但其實戀愛腦。我覺得選角特别好,找了一個甚至在法國都不算漂亮的女演員。Toni定位就是那種努力、聰明但是長得一般的女生,在一個男權至上的環境裡競争,表面上叛逆不羁,實際上讨好型人格嚴重。
Toni最難的時候,總是弟弟和弟弟的女友在身邊。Toni弟弟是典型刀子嘴豆腐心,總是貶低Toni和女朋友,從一開始的說她倆長得醜、夜店撿屍都沒人要,到Toni演講完嘲笑她姿勢做作等。假設Toni的家庭氛圍也是如此,那麼她越是表現的堅強、無所謂别人的貶低,其實内心反而越自卑、越渴望被承認。而弟弟女友則是默認接受了這些貶低,順從型女友。
男主George就是個不負責任的渣滓,他喜歡扮演各種類型的人,唯獨沒有他自己。他根本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内心認為自己就是垃圾,所以總是扮演理想中的自己。
是不是渣男,男人最清楚,所以這次我仔細看,劇中的男人,對Georg的誇張表演都是冷眼旁觀。弟弟看不下去Toni戀愛腦還明着怼兩句,藥店老闆就是一副“看了100次還是要配合演出”的神情,産檢醫生一開始以為他初為人父很激動,但Georg演的太過,醫生都别過頭去看B超了。此外還有許多兆頭。
第一個征兆就是前女友。Agnes自殺時,從Toni的視角看到Agnes曾上過Vogue封面,是前十大模特,但是Georg說和她糾纏了8年,也就是模特最好的時光,她荒廢了,而且染上可卡因、抑郁症。在一起後從名模堕落成吸毒抑郁自殺,Toni但凡仔細想想都可怕。但是她沒有。後面和前女友藕斷絲連就更不用提了。
第二個不對勁的地方,是他們交往期間,男主沒有介紹Toni給他的朋友們。Toni介紹Georg認識她的弟弟弟妹、律師朋友,參加婚禮的也隻有Toni的朋友們。Toni對男主其實一無所知,見過的隻有一開始結婚的那對夫婦、前女友和藥店老闆,甚至除了前女友與其他人都沒有對話!就這樣一個人,和炮友有什麼區别?Toni但凡要求一下,渣男的面目都會提前掉一下,可是Toni沒有。
第三個也是最令人惡心的,是他在讓Toni懷孕前沒有結婚,懷孕後匆忙市政廳領證。未婚先孕,沒有教堂婚禮,沒有戒指,Toni未必不在意,但是Georg高興,她就高興。這是不是讨好型人格?結婚時連婚戒都沒買,參考大S和光頭就知道這婚結的多有誠意了。隻能說Toni在愛情中隻看得到戀人,看不到其他人,而孩子也是她悲劇的開端。
為什麼說男主是表演型人格,就是因為他和每一群人的交往,都是沒有過去的。Georg就像從天而降進入Toni的生活,在Toni的眼中,他溫柔體貼,贊美她,承認他們的關系,想和她有孩子。在Toni的理解中,這些都翻譯成他愛她,想和她在一起。但是在Georg隻是想扮演一個幸福中産階級家庭中父親的角色:有一個可愛的孩子讓他扮演慈愛的父親,僅此而已。他并不想承擔婚姻和家庭裡的負擔和責任。涉及柴米油鹽,他就以照看Agnes為由,去扮演一個照顧弱者的強者,扔下懷孕的Toni自己在家。在Toni孕晚期,他更是要求分居,孩子出生後就和他人共度良宵。
Georg熱愛表演,但他并不聰明,所以拙劣的謊言總是被戳穿。Toni的聰明令他羨慕,也令他嫉妒。比如Toni和開餐館的Georg關于鲑魚生活水域的打賭,弟弟和弟弟女友都看出Georg輸了很不高興,甚至罵了Toni,Toni低情商的毫無感覺,弟弟提醒她她也聽不出來。她自以為她找到了一個可以平等對待她、欣賞她聰明的男人,這個男人還很帥、很溫柔、很愛她。這是每個高知女性的夢想,仿佛隻能出現在童話中。
Georg也演的如此。他渴望擁有Toni的聰明,所以他想要一個孩子。他以前交往的都是漂亮但不聰明的模特,不是吸毒就是抑郁,Toni是他接觸不到的中産階級女性,是他提升後代基因最好的機會。仔細想想,他先說的是“我想要一個孩子”。正常男人能說得出這種話嗎?這和代孕有啥區别?但是戀愛中的女性不會這樣理解,Toni聽到的是:他好愛我,所以他想要一個和我的孩子。要不怎麼荷爾蒙可怕呢,理解都出問題。
Toni其實就是Georg衆多戲台中,屬于家庭play的那台。他想要了,就回來演一下好丈夫、好爸爸,但是大部分時間他是缺席的。從相識到懷孕初期,感覺也就幾個月兩人見面密集,後面都是Toni生活,Georg偶爾出現,又離開。他以過客的身份,不負責的給出重大建議,比如讓他兒子叫辛巴(好像讓你小孩叫包拯)。Georg就是個Cherry Picker,永遠想要最好的最完美的,又不想付出。
當Toni一個人,懷着孕,忍受着丈夫晚歸照顧前女友、丈夫和自己分局,還要承受丈夫因債務破産,自己的财産也被清收。可是男人從頭到尾都沒和她說,事後不痛不癢求原諒。這時候Toni可能已經後悔了,可是她還有孩子。
可是更惡心的,是男主要和Toni在臨盆前做,直接導緻羊水破裂。反正也是夠虎的,男主都這樣了,她還不懂得保護自己,萬一真出事,能指望Georg幫她?
後面就是渣男變成前夫,兩人繼續糾纏的故事了。在這個過程中,Toni是一直在家人的陪伴下成長的,事業也有了起色,成為了知名的律師,收入也很好。視角中的Georg逐漸滄桑,不再有魅力。這就是冷靜下來的Toni眼中的男主,和兩人的關系。
男主是不願放棄Toni的,因為她是他向往的美好中産生活的代表,一種他無法承擔責任有渴望擁有利益的生活。Toni是勇敢的,她選擇了離婚,而不是繼續忍耐。Toni是糊塗的,她10年不曾走出這段感情。Toni是強大的,她能死而後生。這段關系中,雖然是Georg控制着Toni的情緒,但Toni才是二人中更堅強的那個。當男主發現自己不再能掌控Toni的時候,便開始争奪兒子的愛。如果兒子沒有被Toni養育的那麼好,我好奇Georg還會要他嗎?
我的國王,我愛你的時候,你就是我的一切,直到我不再愛你。
影片最後,那種視角,在我看來,是審視一個陌生人的視角:對他說的、做的那麼熟悉,卻又訝于自己今日好像才發現一樣。有人說那是愛的視角,但是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愛這樣一個男人什麼。
愛情從來卑微,卑微并不可恥。我為愛焚燒了自己的靈魂,又在灰燼中重塑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