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北影節個人的最後一部,看完隻覺得:啊!太青春了…s體暖暖的…

影片的結構是最外在的,概括起來就是拍高中生拍高中生拍電影,并借助take(鏡号)作為循環的标記,通過循環一方面能夠達到最美好的結局,一方面也讓主演們對“未來”這件事産生更深的理解,應追求流動而非靜止。這樣的循環結構實在是太常見了,就不說《羅拉快跑》等一系列有名的電影,這樣的模式也幾乎是日本的galgame的直接搬眼。即使結構俗套,但我還是很推薦這部影片,這就得深入影片内在了。

這部影片可能是我看過的青春片中“最青春”的一部,這青春感從何而來呢?首先導演應該特意選取了幾位真實靈動的學生作為素人演員,捕捉最真實的拍攝狀态,一方面群戲,尤其是學生時代朋友間一起完成一個任務這樣的事也實在太容易拍出“青春感”了;另一方面,影片徹底的站在高中生視角,并非是大多青春片成人回溯式的表達,也并沒有那麼多苦大仇深的童年陰影,避免了那種“油膩感”。再者,這部影片刻意用非專業的設備進行拍攝,估計就是男主手上的gh4,明顯看出拍攝非常粗糙,快門速度會設錯,打光幾乎沒有,調色也不考慮匹配性,收音更是亂七八糟忽大忽小,但這恰恰讓影片呈現出了最真實的“學生作業”的質感(想起自己高中時拍片的那種青澀55),也讓人信服這部影片是由高中生拍攝的,那種素人演員不自然的演技也顯得生動可愛了。

當然,影片的結構還是太簡陋了,表達也非常直白簡單,當抽離出學生的語境,導演還是顯得過于讨巧了一些。

不過片尾曲真好聽啊,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