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馮瘋子的這部作品,可以從兩個平行的維度來看。
 第一個維度,我會完全放下政治化的和生存經驗灌輸予我的固有認知,放下道德與偏見,放下我思考的某種傾向,歸于動物性本能。從這個維度來看,其實這部作品就是關于性本能,用性瘾這個形容詞反而不貼切。人類首先通過動物性的本能驅動一切,個體必然會有差異,這是生理層面的本能決定,但是身體湧出的最強烈最原始的性是其中最能深刻反應人本質的東西,它從生理層面作用于人的心理并驅動人的行為。馮提爾找到這種本質并把他作為電影的核心,然後在這基礎上附着他的思想,其實在這本質之上,因為導演的表達非常成功,所以它不具備被批判的空間,因為本能就是如此真實,如此沒有邏輯。
 第二個維度,我的思考維度,抛開性的本能層面,我們來看這個劇本,看馮提爾的思想。首先,劇本是高度自由化的産物,它嚴謹,精确,可控,兩部結合在一起,我其實認為它更傾向于是一部電視劇,類似于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戳破婚姻的謊言,女性瘾者某種意義回歸到的,是男性的性謊言,他們的性本能與其緻命的虛僞融合為一體。劇本是通過最後的也是作品貫穿始終唯一讓女主角交心的一個代表傳統宗教的、正義的男性化身為性侵女性的禽獸,為所有男性的性本質作結,我倒不認為這是諷刺男性的虛僞,而是男性無法真正的以一種坦然的方式理解性本能并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釋放性自由。電影中他們不論代表着誰,都無法将他們因本能産生的性沖動與其社會形象對應起來,馮提爾将一個私密性的主體坦然又直接的擺到了台前。馮提爾隻是因此提出一個觀點,男性在對性的認知和自由度上某種程度上不如女性,他們理解不了女性主動的性和他們強迫女性産生的性二者之間本質的區别。當然,這隻針對于這個創作本身。
 那麼再将兩個平行的理解融合起來,就成為作品本身,這部作品表達最多的性,反而隻是表達性的工具,而不是性本身,所以性瘾本身,我們可以視為一個在少數圈子裡常态化的事物,它病态但未必變态。而性的本質,或者說前提是,彼此基于自願的基礎上産生性行為。
 我認為這部作品與女權無關,隻是題材恰好是女性,當然如果換做男性視角,可能就是《羞恥》這部創作所表達的東西,但是後者離《女性瘾者》似乎又相距甚遠。
 兩部結合一起打分:
 影像80分
 劇本95分
 2010s代最好的劇本之一
 導演90分
 表演90分
 創新90分
 作品分89分
 内容系數0.9
 影史分80分
它關于性,但與女權無關!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這部幾乎将權力與人性剝個一幹二淨的戰争大片,很難說隻是拍給人看的,它也是拍給天看的。從一個極其愚昧的解讀視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為視角的電影。我一直極其讨厭戲劇類型電影,但是無論是伯格曼還是黑澤明,我都極其欣賞,因為 ...
 杜琪峰傾注靈魂的情懷之作!華語類型片的最高标準!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電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懷并不如這次在電影院裡所體驗到的那般濃郁。理性來說,綜合近兩年的院線觀影體驗,它高于花樣年華和小城之春,它不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華語類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紀世界影壇類型片 ...
 技術正在控制和侵犯我們的隐私,但它遠不止于此... 
 總是超前于時代的大衛柯南伯格遭遇審美與電影思維日趨簡單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謎,顯然可以理解。這個時代的偉大的導演們要是能從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觀衆發了瘋。柯南伯格依舊掌握着技術發展對我們迷戀與求索真實的不可控性,盡管過去那些最超現 ...
 在死亡面前,人性無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滿足的現實都被淹沒在步步緊逼的死亡和日漸膨脹的幻想裡,放大的欲望成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嚴和體面。我還蠻喜歡它切入教授主體的視角,“衰老”當真極其可怕,更可怕的是,這種臨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終究隻是 ...
 表演無關道德! 
 第二次看,視角會更成熟。叙事上,我認為這部作品畫了一個很中式的“○”,除了依舊沒有徹底被解答或者她就隻應該是如此的漢娜,它讓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為都給出了基于這個題材本身比較合适的一個解答。題材上,它關于集中營,關于大屠殺,其實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