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第一部,大概知道劇情。我還年紀小,慢慢來。
觀于加拿大
壯志淩雲2,一部制作精良、情節跌宕的美利堅空軍征兵大電影。從表面看Top Gun小隊有男有女,黑白棕黃膚色,外加印第安原住民。當特寫給到“組成多元”的小隊成員的時候,第一排坐着Marverick已故好友Goose的兒子,主配;第二排坐着也許是Fanboy,好像是拉丁裔;第三排在淺焦幾乎模糊不清的,就是我們親愛的沒有一句台詞的亞裔飛行員。
我想提醒大家我是在做推測,因為電影機智地沒有詳細介紹小隊人員的來曆和他們的族裔。他們也沒有展現這次對抗的敵人到底是誰(敵人都被面具遮得嚴嚴實實)。也許有朋友可以根據飛機型号推論出壯志淩雲的假想敵是誰,至少是一個“有下着雪樹林”的有核國家。對于下雪這一點我想說,人是不可能在極寒條件下步行跑得像阿湯哥那麼快的。感謝《獵殺風河谷》的科普,人的肺早就充血爆裂了。除了《獵殺風河谷》,我大概知道這是假的因為我住在加拿大。
不過這部電影不關心這些細節。你要想清楚你看的電影是一部頂級制作的melodrama,誇張化的戲劇。像Marverick這種頑抗軍律,拿公家财産冒險的,甭管你長得多帥,怎麼能混得下去呢?于是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享受那一段緻敬原版的沙灘足球蒙太奇,在搖滾、沙灘、阿湯哥的腹肌的加持下,感受電影帶來的最原初的快感。當然空戰的片段都極其具有沖擊力,發動機和音爆的突出使得空戰高度沉浸。
皆大歡喜的結局:阿湯哥抱得美人歸,與已逝好友的兒子和解,圓滿完成偷襲任務。這部電影提供了美利堅軍旅生活的一種圖像:反叛的個體、稍有餘地的體制、美人、肌肉、摩托、飛機、陽光、沙灘、事業和個人雙豐收。壯志淩雲之所以可以成功,便是因為他并不純粹是一部意識形态為大的電影,事實上,他甚至将意識形态擱置不談。他本質是一部制作優良、情節跌宕的經典好萊塢故事片。
然則擱置意識形态,必将迎來更深重的問題:原來這些士兵僅僅為戰而戰,為了戰争的刺激而參與戰争嗎?這是為什麼壯志淩雲不是一部戰争片的原因:好的戰争片,或者戰争片本身,必然是反戰的。然則壯志淩雲展示出的是一種好戰好鬥的青春活力,一種盲目尊崇命令(不質疑目标而質疑方式),且獲得回報的軍士生活。繞開戰争發起的理由不談,繞開阿湯哥父親留下的縫有民國/日本/美國國旗的夾克不談,這必然是每一個在劇院裡為阿湯哥殺出重圍而歡呼的反戰人士所必須警惕的。
最後,詹妮弗康納利是不老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