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每一集都看,正好在給學生講朱自清的《經典常談》,第一篇就是《說文解字》。昨晚看完後,很感謝編劇組沒有把各種民間傳說放進許慎的故事裡。其實許慎作為戲劇人物,不太好表達,和往期相比,戲劇創作難度比較大。因為許慎史料記載少,一生就是潛心著書,沒有什麼戲劇沖突的點。昨晚的節目看完,還是挺好的,編劇把故事的核心放在《說文解字》最為了不起的分部編類上,再借此表現許慎的治學态度和性格,典籍和人物都立住了。

當然陳曉的表演也是加分項,很喜歡他就是因為近年來覺得他的情緒感染力和分寸感都越來越好。這期節目他能主動請纓,挑戰年齡跨度很大的曆史人物,很不容易,完成得也很好。許慎這樣一個生平比較簡單的人物,在戲劇表達上,是要挖掘内心的,而對于表演者來說,必須有很強的共情力和表達力,才能感染觀衆。

我覺得這不僅是對青年演員的挑戰,也是對節目組的挑戰,因為我印象裡是《典籍》基本以中年演員為主,如果是年齡跨度大的人物,會用兩位演員來分别飾演青年和中老年階段。而這次的陳曉,是目前為止《典籍》主演中年紀最輕的演員吧,他能很好地完成許慎從青春少年到古稀老人的塑造,個人覺得,挺欣慰的。

這期節目編排中,唯一感到有點遺憾的是,時間長廊上這次隻有一個南唐徐铉出現了,把他兄弟徐锴給省略了也就算了,清代是《說文解字》研究熱潮期,隻剩了段玉裁一個名字讓撒君提了一下,更别說其他乾嘉學派之類。如果說清代人物妝容比較難辦,那可以讓近代的章太炎出現一下吧……這期就一個人物出現在時間長廊,是不是有點太單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