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是枝裕和的溫情,是是枝裕和最特殊的一部電影。
影片的音樂是教授最後的絕唱!很難不讓我動容。
《羅生門》式的電影結局,都是很簡單的一個故事,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個男孩的出櫃曆程。三幕式,多視角,但和《羅生門》有着本質上的區别,《怪物》到最後是完成了故事主人公們的一一洗白的,到最後為我們構建出一套關于“怪物”的規則,它活在我們的認知中、生活裡、話語裡、我們被迫活着這樣的牢籠了,我想是枝裕和關注的并不是這一小部分群體,是電影裡面的“母親”們、“校長”們、“保利老師”們。
星川優裡從小就被當成“怪物”,被父親打罵,被同學霸淩,但他并不覺得委屈,甚至把自己稱作“豬腦”。直到他遇到了麥野湊,命運中似乎出現了一線光芒,兩人的相遇也現實了相互救贖,星川優裡會向麥野湊分享自己的零食,會願意帶麥野湊來到自己的秘密基地,會把自己和麥野湊寫進作文裡。麥野湊在上課時那個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眼神,或許在關于将來的這個規劃當中,包含了星川優裡。是枝裕和說過,兩個男孩最後還活着,就這樣吧,讓時間定格在此刻,麥野湊和星川優裡一起大笑着、奔跑着、向着那個宇宙爆炸後充滿希望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