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是我看过大鹏导演电影中(除《吉祥如意》之外)最好看的一部影片。后来无意间在廖博和卡斯柏的微博里看到,大鹏面试舞者时将《吉祥如意》播给他们看,卡斯柏在大鹏家沙发上睡着了的趣闻。哈哈哈很难想象面试睡着的卡子心有多大,同样,大鹏由此还能挑选卡子成为凯文的扮演者,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选择。

正是如此,这部影片的每个角色都和他们原本的形象和气质契合,因此影片浑然天成,在影片结束前我都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说在前头,我并不认为本片没有缺点,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我更愿意根据观影后即时的感受做一篇“观后感”,而非批判。

首先,恭喜王一博拥有了独属于他个人的惊叹号,拥有了是谁都无法替代的代表作。他本人的内敛和陈烁契合,看似什么事情都扛得住的脸庞下,对喜悦和悲伤的隐忍,对喜怒哀乐的隐藏是王一博也是陈烁。

故事乍一听是十分俗套的励志片,无非讲述一个男孩为追逐梦想不断执着向前的故事。而大鹏这次的处理出乎意料,并没有对观众爹味说教,在一个个细节和反套路里将我进影院前的犹豫击碎。就像果戈理在一八四八年一月致茹科夫斯基的信中写的:“布道不是我的工作。艺术用不着布道...应当通过人物展现生活,而不是解释生活。”真诚地讲故事,大鹏做到了。他把目光投到小众的街舞领域,做出了非典型性的类型片,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而热烈的并非青春,并非舞蹈,而是努力生活、追求梦想的“他们”本身。

陈烁,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一个不知所措的年纪,低声下气、无所适从;赶着最后一班地铁、习惯性说句对不起,也面临着被选择。可是当他说出这句:

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陈烁已经是一位强者了,并非是弱者的自我妥协与安慰。经过时间的锤炼,他已经是能让他人义无反顾地为他赌上一切的人了。

陈烁对于家庭的变故、梦想的阻碍从未抱怨,只是不论何时何地咬牙坚持、努力赚钱、用心跳舞。像每个普通人一样,拼命生活,坚持热爱。

而丁雷是陈烁的对照组,人到中年,梦想之外还有现实,计算名利,算计舞蹈。面对金钱或许还有解决的方法,但面对国家队教练的身份会犹豫。这里的故事幸好不是口号式的推进。丁雷的犹豫和暂时性的“抛弃”更符合人性,面对凯文模糊的态度,以及看着陈烁和队员们一起练习的影片会流下眼泪。原来陈烁是“初心”一般的存在,唤醒大家的记忆与青春。随之二者碰撞,热血难凉。

而我第一次眼泪夺眶而出是妈妈对着什么都说可以的陈烁,说出“不可以也是可以的”。我们看过太多强者为王、英雄主义的故事,也被灌过不少你必须勇敢努力的鸡汤。我总以为家长说出“妈妈相信你可以的”是一句正向的鼓励,但往往是一句无形的压力。可是,像陈烁这样本就默默努力、不懂喊苦喊疼的小孩,其实更需要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热烈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不必成为别人,并非一路向前才是人生,踌躇不前也是人生。热烈的并非青春,而是每一个匍匐在地依旧努力活着的人。

而这也是影片的另一个优点,群像刻画同样细腻。用惊叹号的成员,去表达不同舞者面临的生存困境:单亲妈妈辣椒、舞技不佳选择回家发展的彪彪、脾气暴躁的大龙、被丁雷接来支持他跳舞的大个儿......并非每个人都有陈烁的毅力和天赋,为梦想坚持向前也没有错,选择现实回家发展更是另一种选择,曾经热烈地坚定过何尝不是一种热烈?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道:

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平凡如你我,不论街舞也好,其他梦想也罢,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你大胆走吧,向前也好,后退也罢,你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