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曆史學家,我們不需要還原史實(即便是曆史學家,任務也絕不是在某個人或某群人的價值觀上盡最大限度搜羅史料來複現某個所謂時間軸上的痕迹,因為這完全忽略了時間本身的結構和我們與曆史的關系,導緻人格缺失),但我們做出的影像得是一個切面,讓我們知道我們從何而來又要邁往哪去。預告片出來的時候,我點了想看,原因一是王安宇團隊營銷關鍵詞破碎的,我想看老王哥團隊是怎麼讓他在他的專屬賽道上被看見的;原因二這個劇的造型、燈光和後期的調色老師太平成日劇懷舊感了,太像平成懷念昭和的美那種感覺了,我們可以借鑒審美,但我更想活在我自己飛揚的青春裡,咱們拍小而美,能拍自己嗎。我帶着這兩個疑問和顧慮去看,先說兩大優點:

1.王哥王姐卯足了勁兒要演出新意,因為這劇制片上兩大立意第一就是偶像劇➕年代劇:小人物把大背景消解、大背景讓小人物立起來,就像這句歌詞:時光的河入海流,終于我們分頭走;第二就是苦難的風格化處理,但這個風格化想多說一句,因為不是年代劇、不是正劇,那麼在叙事上該如何處理苦難,後面兩大缺點時候細說,隔壁已經在“我永遠懷舊的手帕,在向藍色大海揮舞”,我們還在這讓王姐簡單地說一句不靠男人再去用扮演鐵憨憨的方法來刻畫純真善良美好呢。兩大制片立意下,王哥王姐就得拿出吃奶的勁兒讓人物落地,雖然還是很懸浮,但他倆就差演綜藝了。

2.編劇卯足了勁兒要推陳出新,因為沒有原著,又在“女性主義”元年的裉節兒上,我們不能再寫傻白甜了!編劇應該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所以連女主名字也都這麼有新意,第一集就手撕渣男。男主不能霸總和小奶狗小狼狗了,得提供情緒價值也得提供有效的情緒價值,什麼叫有效,意思是要給女人要靠自己來升級打怪留足空間;編劇還帶着命題作文的任務:偶像劇不能簡單的談情說愛了,得有理想,所以得北漂;除此之外叙事結構也得有調整,不能讓觀衆一眼看到頭。這種嘗試其實是有利于劇集市場的,成熟的劇集不應該寄生于網文之上,好的IP可以從影像開始。
但缺點就更明顯:


1.苦難的風格化處理到底得是哪種方式?首先要對得起苦難和那些承受過苦難的人,其次不要把苦難當成一種議題,那我們報道新聞就好了,我們拍什麼影視劇,最後我們不是不要通過影視劇作品提供給觀衆情緒價值,而是不要用把觀衆摘出來的方式提供情緒價值,把這三點一并做到需要不僅設置文學策劃、還要有曆史、社會和哲學策劃,把議題拆解成一個人的過去、一個人的動機和一個人的心理狀态并通過曆史和精神分析設置人物前史,讓人物是一個發生在過去并有能力往未來走的人,最後融合長短劇叙事。對于代大吉和周水的苦難史,更合理的風格化多刻畫代大吉小鎮青年的背景以及周水weirdo的特色,讓理想高尚,而不是讓理想成為二人的bond。


2.導演闡述很重要,creative producer很重要,他們奠定一個基調。在此基礎上,編劇、美術和後期才能服務于同一個目的。不是不能讓男女主對着鏡頭說話,也不是不能設置零零後旁觀者,是設置需要一個服務于男女主人格确立的理由,而不是單純抓觀衆眼球,不是不能用昆汀、magic hour這種文藝青年标簽,而是用了之後該怎麼完整它的作用,怎麼留鈎子、怎麼埋伏筆,不是不能讓男女主總背光,是這些美學元素是真得适用于角色出現的場景嗎,是真得符合我們想創造的那個屬于我們自己青春的影像審美嗎?
所以,我們該如何做偶像劇,絕不是補上之前踩過的坑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