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原著黨來說也是酷刑,别看,去看原著。)

影院亮了,朋友終于張口,語氣遲疑:“我們剛才看的那個偵探是誰來着?”

我沉默了一下,“是波洛。”

“看的電影是?”

“......尼羅河上的慘案。”

說完我倆互相點點頭,一句話都沒說,起身回家去了。

然而我現在坐在電腦前,越想越覺得不對:這根本不是阿婆的《尼羅河上的慘案》!

這個喪愛人而苦大仇深的暴力冷漠中年(美國人)叫波洛大偵探?不!

這個東删西剪、支離破碎的故事叫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不!

肯尼思,求求你不要再拍了,故事講不好,角色脫離原型,單看鏡頭無趣、乏味,三流裡的三流。

故事

首先故事。

其實我看預告片就感覺有點不對勁,宛如新蜘蛛俠拍成了青春疼痛,數學變成了物理,要說有關系那還是有關系,小蜘蛛也是高中生,物理裡也要用到算式。但這個苦大仇深的氛圍和深沉的腔調,總感覺哪裡不對。

以至于正片剛開始我迷茫了。我在哪裡,我怎麼在看一戰?

過了一會我才明白,哦,這個機智的小兵是波洛!

行吧。等等......為什麼啊!

《尼羅河上的慘案》從頭到尾半句話都沒提到一戰,更沒提到白月光。

我開始疑惑,接着看,然後......波洛你怎麼跟蒂姆認識——不對那是Bouc——溫德爾沙姆勳爵,為什麼這裡有他——我的瑞斯上校,好科妮利亞,弗格森人呢——我放棄了。

知道原作人物多,但人際關系并不複雜,而電影版肯尼思導演一刀切,也不知道是為了省事還是水平不行,人全沒了。他删完還洋洋得意地畫了個圈,來吧,都來參加琳内特的婚禮,結果原作裡本該是“陌生人“的乘客們全都熟悉上了!明明毫無交集、各自有各自登船理由的嫌疑人們才是本作的樂趣!

從這裡開始這故事就和阿婆的小說沒有了一丁點的關系。角色沒了,東牆西補,填上;瑞斯上校的查案沒了,雙線直接變成單線。還剩下什麼?哦,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角色删得就這麼幾個人,比起上流社會的香槟派對更像春節見三姑六姨,帶着自家閨女。

全片的氣氛也不像度假。這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我覺得《尼》的一個特點就是看起來有多輕松愉快,就有多少激流暗藏于水面下。旅途是美好的,充滿陽光和沙子,優美的的異國風光也讓讀者心情愉悅,我猶記得埋在沙子裡的幾個小孩。明面上大家還是在好好玩的,波洛也是真的來感受風土人情,“而他度假的時候是不辦理案件的,”無案一身輕。而電影變成了波洛上來就有工作,要幫Bouc看對象人怎麼樣。那Bouc你面子很大啊?

加班和勾心鬥角讓氛圍不像書裡那麼自在,直接把大事放到台面上,反而太直白,沒什麼意思。電影整體深沉又黑暗,波洛不像笑眯眯的外國小老頭,反倒像絕命毒師。

肯導你敢動波洛的小胡子我跟你拼了!

角色塑造

說到這裡必須罵一罵角色塑造。

爛到看不出誰是誰。

我還記得電影裡路易莎對波洛說,“Don’t be a cool detective, be a human。”當時我就生氣了,她說波洛沒有人情味,就像有人跟我氣焰熏天地跟我說阿婆不會寫人性,過于離譜。肯尼思的波洛沒有一點一點原著的從容自若,電影裡他舉着槍瞪着眼睛,不知道的人以為還是什麼暴力保镖。他也沒有幽默,也少了紳士的風度,這不是那個懇切,富有人情味,時而俏皮,但永遠正義機敏的比利時人。

琳内特也是。電影裡沒展現出她的強大、自信和機智。她是遊刃有餘又高傲的女人,習慣享受贊美,雖然對波洛展現過自己的脆弱,但沒有第二次。這個一直紅着眼睛的人是誰?沉迷于戀情,簽文件都要人提醒不能太草率的傻姑娘是誰?琳内特是女王!

所有的角色都沒能展現出半點原著的魅力,傑奎琳矛盾的人格,西蒙的稚氣,鮑爾斯女士本該是冷靜沉默的護士。什麼都沒拍出來。尤其是傑奎琳,她的魅力被概括在一支舞、一小段談話裡,實在是太過草率。

她大笑,學着租驢子的人的吆喝聲說道:“那是一顆壞星星,先生!那顆星星會掉下來……”。

這句名台詞去哪兒了!

鏡頭

最後說鏡頭。

一句話:電影不是舞台劇。

我看膩了掃過衆人臉的鏡頭,對傭人跳舞一般的姿态無語,也不想再看到角色排排坐,各自拍特寫,就好像全家福。刻意不說,我隻覺得無聊又低級,流水線影業都不會這麼拍了。群像戲拍得确實難,但你就算跟着原著故事視角走,也比舞台劇拍得好看,沒有金剛鑽,别攔瓷器活。

終于我發出了這句感慨:為什麼要把原著改得這麼面目全非?看得出來導演野心很大,但為什麼不去寫原創劇本,要來糟蹋它?沒有阿婆的餘味,也沒有浪漫的場景,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麼?

希望不會再有下一部《尼羅河上的慘案》,不再有我們這些可憐的原著黨們哀嚎。

願全世界改編電影都能埋頭幹事,不要添油加醋,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