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情概述 高中女生、乒乓球運動員索菲懷孕了。她與酗酒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同住,生活環境對新生嬰兒不利,同時,她還打算繼續參加訓練,參加職業比賽。因此,她想通過社會程序将嬰兒送養。按照法律規定,她有六周的考慮期,如果想改變決定,可以要回孩子。在家照顧妹妹、媽媽的過程中,天然的母性在索菲心中一點一點蘇醒,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 )
生育對女性意味着什麼?望着電影裡懷着疼痛分娩的索菲,還有她的家裡頑皮、活潑玩耍着的妹妹,我陷入了思索,好像總是有些難以将這些放到一塊看待和想象。
在電影裡,有處注意到的細節是,有對家境富裕,沒有生育能力,同時仍然期望可以撫養孩子的夫婦在和索菲、律師會面,一起簽署了送養協議後,大家來到電梯口等待下樓。等着等着,電梯來了,不過裡面的空間比較狹小,也已經有兩名乘客了,領養夫婦就讓索菲等人先走,他倆走樓梯下去。在和她們分别後,兩個人四目相對,喜形于色地笑了起來。這幕其實讓人感到有些難過和刺痛,因為他們的幸福和快樂其實是建築在索菲失去孩子的基礎上的,也說明,有時,身處不同生活境遇的人們的悲歡是并不相通的。可是要說他們有什麼錯嗎?也沒有,心願得償,感到喜悅也是正常的,這也是建立在雙方協商、法律許可的框架内的。
并不寬裕的家境、心地不壞,可是将生活弄得一團糟的母親、某些男性依仗着自己的身強力壯恣意給予她的欺侮,都是索菲遇到的困境。或許,也有一部分困境,是緣于她的有些躁動的性格,太過年輕,而有些不知道怎麼對待眼前的生活的生活閱曆。我覺得她像隻心懷憤懑,也有些無助的小野獸。是啊,她也隻是名少女,卻在這樣的年紀、生活裡背負了太多負擔。
電影裡,相對于那些她身上的躁動不安的描寫之外,還用一些其他的片段,呈現了另一個模樣的她。在靜谧的夜晚,她安靜地坐在卧室的窗口,注視着窗外的世界( 這段的攝影效果極其驚豔,索菲金色的頭發閃閃發亮,也呈現得特别清楚 );深夜裡,她摟着一隻抱枕,甜蜜地沉浸在夢鄉裡( 在懷中既輕柔又緊緊摟住抱枕的動作,應該是她心裡的單純和美好,以及期望撫育這個小寶寶的心思的體現 )。
“ 她從來沒有不想養過孩子,她隻是一直在逃避,逃避見孩子,她以為不見就可以沒有感情了,但并不是,她處于巨大的折磨中。” ( 引用藍色榮耀友鄰的短評裡的叙述,也感謝别的友鄰們在短評裡發表的見解陳述,讓我更好、更深地理解了這部作品的内容、想表達的議題 )
電影裡,最打動我的一處地方是結尾處,索菲在對孩子滿是想念的情感驅使下,不顧一切地闖進領養夫婦的家裡,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同時帶着有些激烈的情緒,意欲争回孩子的撫養權。在二樓的房間裡,她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寶寶。彼時,躺在小寶寶正躺在搖椅中啼哭不止,索菲抱起了她,想安撫寶寶,可是孩子依舊啼哭。收養寶寶的母親将孩子放回搖椅,輕輕撫着她,唱起了一首童謠。漸漸地,小寶寶露出了微笑,這稚嫩的臉龐上浮現的笑容是那麼地可愛和美好,讓人深深地喜歡和愛撫 ...... 索菲也靜靜地注視着孩子,她的眼角流下了兩行深深的眼淚,然後轉身離去了。* 她來到一處有着綠草坪的公園裡,注視着輕輕轉動着的旋轉木馬、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感到心情變得輕松舒展。這幕是欣慰,是對和自己誕下的這個小生命分别的接受和放下,也是對生活的和解。
感謝電影,感謝這些電影的創作者們,用這些作品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思索生活的窗口。
( * 這幕讓我想起《光榮之路》裡,那些法國士兵們在聽着那位單純美麗的德國女孩在台上唱歌時,一個個地流下了熱淚,也許美好、單純的事物總是可以在人們的心裡喚起對它們的向往,讓波動的心緒得到撫平 )